1、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迟顿 局促不安
B.拂拭 一丝不苟
C.开僻 五彩斑蓝
D.既将 形态各异
2、下列各项中对课文理解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走月亮》一文写作者与母亲在月明之夜散步的幸福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B.蟋蟀大约在十月份盖房子,盖好房子的秘诀是它的身体就是特别好的工具。
C.盘古是我国寓言故事中开天辟地的人。
D.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3、下面哪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A.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B.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C.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4、下列横线上依次应填写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
A.鲜亮 舒适 匀称 缝隙
B.鲜亮 舒服 均匀 缝隙
C.新鲜 舒服 均匀 空隙
D.新鲜 舒适 匀称 空隙
5、“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句话应读出( )的语气。
A.傲慢
B.坚定
C.害怕
D.担忧
6、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拆除围墙 动听的音乐
B.发射卫星 深沉的大海
C.保护秩序 好奇的心情
D.冲出重围 灿灿的金晖
7、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重叠 艰定
B.体想 衣襟
C.身躯 发颤
8、诗文素养,精彩回放。
(1)学会观察,我可以看到王维在《鹿柴》中描绘的“______________,复照青苔上。”树林幽深之景;我可以看到白居易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像弓箭一样挂在空中。
(2)学会提问,《礼记》让我知道“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___________。”
(3)惜别朋友,高适和董大告别之际,鼓励朋友:“莫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塞风光,王翰被戍边将士们粗犷爽朗的豪气深深地所感动,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看到边塞连年战事,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
9、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__________)
(2)江海汇合之处。(__________)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①在朝着阳光的提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横线上:语段①介绍蟋蟀住宅的________(外部 内部)环境,语段②介绍蟋蟀住宅的________(外部 内部)环境。选段中作者观察的顺序是_______(从上到下 从外到内 从内到外)。
【3】将蟋蟀住宅的设计与好处连一连。
倾斜的隧道 隐蔽,有安全感
出口有一丛草半掩 有排水功能
门口有平台 不仅能安居,还有休闲娱乐功能
11、阅读
让钱塘江大桥站起来
钱塘江大桥长1453米,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双层铁桥。它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多年前设计建造的。
那时候,架设在中国江河上的大桥都是外国人造的。茅以升要替中国人争气,建造一座结实美观的现代化大桥。
钱塘江水流很急,江底流沙多,潮水来时,潮头有八九米高,冲击力极大。有人说:“在钱塘江造桥是不可能的!”面对种种困难,茅以升造桥的决心毫不动摇。他翻阅了大量资料,经过半年的勘测,提出了大桥的设计方案。1934年8月,大桥动工了。
造桥先要打桩。他又请造桥工人献计献策,大大加快了建桥速度。
1937年9月,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钱塘江大桥终于“站”起来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___ 结实——___ 美观——___
【2】题目中的“站”有几层含义?
__________
【3】建造钱塘江大桥有哪些困难?茅以升是怎样想办法克服的?
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________,看着非常________,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________,没有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________。一阵风________,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按原文填空。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________,看着非常________,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________,没有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________。一阵风________,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爬山虎的________和________。
【3】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
A.嫩红→绿得新鲜→嫩绿
B.绿得新鲜→嫩红→嫩绿
C.嫩红→嫩绿→绿得新鲜
13、仔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个问题后面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答案,并把这个答案写在指定位置上。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②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③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④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⑤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⑥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他为什么会失去工作是( )
A. 工资太低 B. 左眼失明 C. 右眼失明 D. 妻子可以挣钱养家
【2】老父亲住在老年公寓的原因是( )
A. 老年公寓有吃有住还有玩。
B. 父亲为了捐眼角膜给儿子。
C. 父亲不想成为他们的负担。
D. 父亲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老年公寓都是老人,可以有个伴。
【3】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
A. 动作描写。
B. 心理描写。
C. 外貌描写。
D. 神态描写。
【4】第⑤段中,一股看不见的潮水指的是什么( )
A. 父亲的爱。
B. 儿子的泪水。
C. 父亲的泪水。
D. 儿子的爱。
【5】“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这个最坏的打算是:( )
A. 父亲去世。
B. 和妻子离婚。
C. 没有人捐眼角膜给他。
D. 没有工作。
14、课内阅读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shān shàn)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jī jǐ)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牛和鹅》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啪嗒啪嗒(ABAB式拟声词)_______ _________
又哭又叫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3】细读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画出表示“我”被鹅咬住时狼狈样子的句子,用“﹏﹏﹏﹏”画出表示“我”极度恐惧的句子。
15、改写句子。
1.一棵棵柳树挺立在池塘边。(改写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粱熟了。(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地球上的恐龙大约一定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岸边裁着无数数不清的倒垂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语段。
《中国古代神话》是2013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珂写的。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chī)尤的战争,帝俊、帝喾(kù)和舜(shùn),羿和嫦娥的故事,鲧(ɡǔn)和禹治理洪水,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坏的中国神话做了全面、完善,通俗的讲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5处错误)
“哈利·波特”这本书写得深动形象,我很早就想看。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书,坐在座位上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向哈利·波特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有两道作文题,任选一题)
1.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会遇到让你惊喜的事,紧张的事,委屈的事,着急的事……请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
2.寒秋时节,树叶纷纷落下,不知不觉树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片树叶。这片树叶会遇见谁,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展开想象,以“最后一片树叶”为题,写一个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