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预防疾病 一块树皮 玲珑的面孔
B.翘起尾巴 一种动物 敏锐的动作
C.横渡山路 一条尾巴 光滑的树皮
D.踏平苔藓 一篇传说 晴朗的夏夜
2、《水浒传》中在十字坡卖人肉包子的是( )。
A.蒋门神 B.阮氏兄弟三人 C.张青、孙二娘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哪个故事与他无关( )
A.三英战吕布
B.三打白骨精
C.三借芭蕉扇
D.三探无底洞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除部首外还有______画。“幽”字在字典里主要有四种解释:①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②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③囚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④隐蔽的;不公开的。词语“深幽”中的“幽”应取第______种解释;“幽居”中的“幽”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5、请你先补充词语,再结合语境,将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______)不自(______) ②(______)(______)勃勃 ③跃跃(______)(______) ④(______)有成(______)
在班级辩论会上,同学们一个个___________,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小明___________地站起来慷慨激昂地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同学们听得心服口服,___________地鼓起掌来。
6、看拼音,写词语。
fán zhí hǎn jiàn jiào huì shǔ jià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lí míng zào yīn ding zhǔ fáng à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要求把词语填在横线上。
( )然自得 成家( )业 相依为( ) 狂风( )号
同心( )力 不( )其数 无穷无( ) 兴高( )烈
(1)以上词语中,与“患难与共”意思相近的是___________,与“得意忘形”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
(2)我能模仿画“ ”的词语,写两个ABAC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_________的科技工作者_________取得的辉煌成就。
(4)请你把画““ ””这个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去年的树》的作者是日本作家______,课文讲述了____和____荡气回肠的友谊。
9、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我”强烈的___________,对读书的____________。
5、“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会抓紧时间,做事讲究效率的人。
元旦那天早上,爸爸带我去买菜。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爸爸忽然对我说:“咱们先到电影院去看看有没有好电影的票吧!”我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跟着他向电影院走去。路上□爸爸向我解释道:“现在刚早上8点,电影院买票的人还不多,咱们就趁这个时候去。要是等买完菜再去,买票的人多了,提着菜又不方便,工作效率不就低了吗?”我这才恍然大悟,爸爸又用这个实例给我讲了“运筹学”,告诉我刚才我讲的那些就是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样,我又接触了一门科学,并对它有了初步认识。
来到菜市场,爸爸排到了买鸡的行列中。他见我没事干,就叫我到别的柜台转转,看看哪个柜台人多,哪个柜台人少。
我在菜市场里东瞅瞅,西看看。当看到顾客们一张张的笑脸和售货员一个个忙碌的样子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爸爸让我到各柜台转转,不也是运筹学吗?一来让我看看节日的气氛,为我增加写作素材;二来让我看看各柜台的售货情况,回去告诉他,他好决定再买点什么。嘿,爸爸的运筹学用得真妙!
我转回来,把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情况仔仔细细告诉了爸爸。他见我把学到的知识掌握了,满意地笑了。
平日,爸爸下班一回家就开始做饭。他在厨房里来回忙碌着,一会剁肉,一会煮饭,一会炒菜,厨房里传出连续不断的“劈劈啪啪”的声音。不到一个小时饭就做好了。每天晚上,我们都是7点钟准时开饭。我问爸爸:“咱们干嘛非7点钟开饭不可呢?”爸爸回答说:“咱们7点开饭,就能边吃边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完了,咱们也差不多吃完了。要是吃早了,看新闻时就空着手,什么也干不成;吃晚了,又耽误你们学习。”
吃完饭,爸爸关了电视,坐在写字台旁边进行紧张的翻译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我和弟弟也拿起书本,开始复习。时间一长,我们也养成了抓紧时间的好习惯。
爸爸工作讲效率是远近闻名的。到我家做客的李阿姨对妈妈说:“到你们家就见老黄里里外外地忙,恨不能一天跑200里,真讲效率,真出活!”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按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心里不明白,不理解;困惑。 ( )
(2)形容忽然醒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 )
(3)一个接一个,不间断。 ( )
【3】把文章中概括叙述爸爸讲究效率的句子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本文缩写成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坦率 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满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的,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动 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 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
【2】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3】从文中摘抄三个你喜欢的词语,再连起来写一段话。
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①段和第④段首尾呼应的句子,用“﹏﹏﹏”在原文中画出来。
【5】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我举了两个事例进行反驳,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________)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2)这篇文章说明(________)
A.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家长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2、趣味故事:
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1)诗中的“你们”指____________,“我”指____________。
(2)诗的第二小节用________句式写出了太阳所给予人们的美好事物,这些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其中________可以滋润万物,________和________能使人神清气爽,________能让人感受到光明,________可以为人驱除寒冷。
(3)用“____”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4)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上“√”。
①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
②“让我进去,让我进去”是祈使句,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
③作者写这首诗,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13、阅读乐园。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___________”也好,“___________”也好,这两个___________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___________下,我___________向前驶去。
1.把课文片段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交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谨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股风”指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14、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啥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的伟大。
(节选自 贾平凹——《丑石》)
【1】文中写“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这“好些人”具体指哪些人?选择答案中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村里村外的人。
B.看热闹的人。
C.关心丑石命运的人。
D.对天文学有研究的人。
【2】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下列哪一项( )
A.表明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表明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表明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3】对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屈”字做出准确解释的是下列哪一项?( )
A.理亏
B.弯曲
C.屈服
D.委屈
【4】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 )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
B.我感到自己的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
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心翼翼”写出了人们把“丑石”视为了无价之宝,发现了它真正的价值,对它倍加爱护,与之前的“咒骂它,嫌弃它”形成鲜明的对比。
B.本文“丑石”的“丑”表现在相貌丑陋;没有多大用处,甚至妨碍生活。
C.我们对丑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遗憾、讨厌、赞美、惊奇。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无论是石头还是人,都不应该只在乎其外表,或许外表丑陋,但必有一长。我们不能仅凭事物的外表,去评论它的价值,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并用心去感受,就足够,就美好。
15、阅读理解。
焐 手
冬天到了,很冷。我们去一个朋友家小聚。
我们围坐在那只壁炉旁边烤火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的事情。有人说那时候天比现在要冷,常常为了取暖,把手放到母亲的怀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格外温暖。聊到这儿,那个朋友突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有关焐手的故事吧。”
有一个少年,家里很穷。有一年春天要开学的时候,家里怎么也筹不齐新学期的学费。他就拾垃圾卖,但那个年代又有多少垃圾可捡呢?眼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心急如焚。那天,他卖完了拾来的一点儿垃圾,坐公共汽车回家。
中途,上来一名妇女,站到了他的面前。车继续朝前开。突然他惊讶地发现那名中年妇女的上衣口袋露出了钱包的一角,可能是她刚才买票之后匆忙之间没有放好。那一刻,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的脸莫名其妙地变得绯红,呼吸也急促起来。然后,鬼使神差一般,他的手颤抖着伸了出去。
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贼。他非常紧张。就在他的手伸进那位妇女的口袋里碰到钱包的时候,钱包的主人发现了异常。她回过头来,看到了他。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等待着她的呵斥与责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名妇女看了看他后,脸上却涌上了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温和的微笑,轻声地对他说:“孩子,你想焐手,是吗?”少年惊慌失措……
少年下车后大哭了一场,为自己的行为,更为中年妇女的那句话,那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温暖的话。少年后来渐渐长大,到青年,到中年,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是这样一句话,教会了他怎样好好做人。“你们知道那少年是谁吗?”最后,朋友说,“就是我。”在炉火的映照下,我看见,那个朋友的眼里溢满了泪水。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1)超出了事先对事情、结果等的估计。( )
(2)迷信的人对于某些凑巧的事,认为是鬼神暗中指使,形容发生了原先没有想到的事情。( )
(3)事情很奇怪,没有人能够说明它的奥妙或道理。( )
【2】不改变意思,给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
但那个年代又有多少垃圾可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原文要求回答问题。
鞋绱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了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买布只差几分钱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 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作抵押。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1】“我窘极了”中的“窘”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 “窘”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①穷困;②为难。在这里选(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没有地方让自己藏身。形容羞愧到了极点。( )
(2)形容女子甜美动人的微笑。( )
【3】用“~~~~”画出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4】你喜欢这个小姑娘吗?为什么?
17、阅读短文,做题
爱书的爸爸
爸爸最爱书,书简直成了他的命根子。
我和爸爸每次出门,见人挤的地方他总是皱皱眉头,赶快离开。然而在书店门口,人再多,他也要挤进去。有时买到一本好书,他会情不自禁地说:“挤也值得。”
爸爸每次买书回来,总是先把手洗干净,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小心翼翼地用纸把书皮包好,然后认真地翻阅。即使是七八年前买的,也是崭新的。
爸爸的书总是放得整整齐齐。有一次,我从书橱里拿书,把书翻乱了。爸爸下班后一走进屋就板着脸问:“谁来翻过书了?”我支支吾吾地承认了。从此,爸爸给我定下一条规矩:要看他的书,要先征得他的同意才可拿。
爸爸平时是不发脾气的,可是谁要损坏了他的书,那可不得了。有一次,我不留心把饼放在他的书上,不一会儿,书上满是油迹。爸爸瞪着眼训斥道:“你这死小鬼!不是读书的,是吃书的!”说着,还挥着拳头。当时我真害怕。
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了书,看到书就想起了爸爸,爸爸与书是不能分离的一个整体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支支吾吾:___________。
训斥:____________。
【2】阅读本文时,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是__________地读,带着问题读和边读边想,抓住_____,很快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短文从四个方面写爸爸爱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前后照应的两句话。
【4】文中对爸爸有很多的细节描写。请你用“﹏﹏”画出其中一处,并说说此处抓住了对爸爸的什么进行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 亲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厉( ) 悲哀( ) 勇敢( )
【2】理解词语意思,并用词说话。
无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想为母亲写一首诗,写了好久,还没写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_的女儿。(根据理解,填写恰当的词语,)
【3】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读这句话,圈画出细节描写,细细品味,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4】记叙的顺序有多种,第④段属于( )
A. 顺序 B. 倒叙 C. 插叙
【5】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 人们称之为碧莲山。(加上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小娃娃当作礼物送给妹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秀峰是桂林市内的一座奇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班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比较便宜的不同意思,并根据要求写句子。
便宜(表示价格低廉):________________
便宜(表示不应得的利益):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句,想象下列情景的具体画面,写一写。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忙: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必须保护师父西天取经。(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兴奋地告诉妈妈:“爸爸给我买的钢笔终于寄到家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很多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没有比这更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自从上学以来,你肯定写过错字或病句,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写的吗?是谁给你纠正的?回忆当时的情景,把这件事写下来。
题目:那次,我写错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语句通顺,叙事清楚、完整。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