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亚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词语聚会,并选择其中两个成语写一段话。

    前功尽____ 别出心____ 弄巧成____

    威风________ 虎视________ 得意________

    ____风云 ________有味 ________有词

    ________ ________ 自言自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形似字组词。

    晴(   )   喊(   )  

    倩(   )   减(   )

    靓(   )   缄(   )  

     

    悄(   )   赚(   )  

    峭(   )   谦(   )  

    俏(   )   嫌(   )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凭借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

    2.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3.形容身体虚弱,连风都禁不住。(

    4.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 4、积累填空。

    (1)朱自清叩问自己:“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长歌行》中写道:“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句子都在警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2)《腊八粥》一文中,______这部分写得详细,其好处是将_____________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腊八粥的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展现了一幅腊八节的风俗图景。

    (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是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是_________

    (4)爸爸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检验人心的尺子。”他还说:“‘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只有多接触,才能真正了解某种事物。”

    (5)阅读名著,我认识了很多特点鲜明的人,比如,调皮可爱又正义善良的尼尔斯,___________的鲁滨逊;我还跟随____________(谁)来到神奇的纸牌国历险,为____________(谁)在山洞中迷路而担心。

  • 5、请你写两个与土地有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作者辛弃疾是_________朝的豪放派词人。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

    B.“稻花香”和“听取”两句,写诗人闻着稻花香,看着丰收的景象,欣悦之情,尽在言表。

    C.“七八个”和“两三点”两句中,七八个写出“星”的稀疏,“两三点"写出雨的细微。

    D.“旧时”和“路转”两句表现出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 7、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漫道:莫道。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精神。

    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_____________;夕阳鲜红,艳若__________。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__________、绿草如_________等。

    4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喜悦 B.壮烈 C.悲凉 D.哀怨

  •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唐)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 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2.第一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李凝居处的   ,暗示出了他隐者的身份。

    3.第二句诗中“僧敲月下门”是   衬。

    4.最后一句诗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不负言”表示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推敲”一词的典故源于诗句: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与理解。

    中国对联文化

    (对联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远溯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分类)

    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对话春联)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________”。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1下列关于对联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的字数仅限于四言和六言,上下联讲究对仗。

    B.唐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C.对联按内容分,只有春联、寿联、婚联。

    D.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远溯先秦。

    2请你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在“对话春联”中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下联。(填序号)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暖风几缕

     

    3下列不属于对联分类方法的是(   )

    A.按所用之处分 B.按韵律分

    C.按字数分 D.按技巧分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的发电形势

    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非常关心的两件大事。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电力生产以利用矿物燃烧的火力发电为主。但是,这种发电方式效率很低,大量的热能被浪费掉,并且还带着严重的硫污染和热污染。于是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cm,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的,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的。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值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此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装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微型发电机等供电。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将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

    【1】“利用矿物燃料进行发电”这一发电方式存在的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短文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其具体说明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经典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雨来他们拿着纸条和粉笔,一个个脸上带着庄重、严肃、紧张兴奋的神情,往回跑了一段路。从村东头路口开始,在大路上,漫地里,用土块压下红绿纸条。用粉笔在每个纸条周围画个圆圈。纸条上有的写着:“喂!小心地雷!”有的写着:“请日本皇军吃点心!”有的写着:“请皇军坐飞机!”二黑用手提了提滑下去的裤子,两眼瞧着大路一处坚硬平坦的土地,皱着眉头,嘴里吸溜着气,说:“应该在这儿写几个大字!写什么呢?”

    大伙都翻动着眼皮想词句。雨来把军帽往后脑勺推了推。双手又腰,岔开两腿,寻思了一会儿,说:“把课本上的一句话写在这里吧!”

    他摆出架势,两腿劈成八字, 弯腰拿粉笔在那块坚硬的地上,(       )写了几个大字:_____

    【1】根据本文内容,选择以上文段的括号里正确的一个词语是(     

    A.美观大方

    B.歪歪斜斜

    C.工工整整

    【2】根据本文内容,选择以上文段的横线上正确的一句是(     

    A.我爱我的祖国!

    B.请日本皇军吃蛋糕!

    C.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3】以上文段写的是雨来和一群小伙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他们是跟着 ________(填人名)来到这儿的。

    【4】这个故事发生在雨来为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的故事(①之前,②之后),发生在雨来参加游击队(①之前,②之后)。(请在正确的选项序号处打“√”)。

    【5】这个小故事表现了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 12、快乐读书吧。

    [语段一]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语段二]

    刷的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1】[语段一]选自名著《____________》,语段中孔明指的是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关于他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二]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语段中两个舅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架。

    【3】这两个语段都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前者写出了孔明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者从“狗咬般地出了牙”可以感受到“我”对两个舅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或高或低的青山挽着手臂,背倚着漫天白云,静静地、庄严地围绕着那泓碧水,好似迷恋着碧水的宁静与妩媚。碧水微波,也好似心仪着青山的伟岸与苍翠。

    青山与碧水之间,有棵(   )的高山榕。它没有青山的(   ),没有碧水的(   )。它只是在万千青青小草的(   )之下,默默地向天地撑开自己的一片苍翠,呼吐晨风,吸纳朝阳。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

    2从选文中第二自然段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

    32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高山榕与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较,借以突出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盼》节选

    ①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bèi   bēi)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chōng   chòng)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②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 好扣, 上帽子。我 着脖子,小心翼翼地 下了楼梯。

    ③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选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正确的注音,打“√”。

    【2】给文段②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动词,正确的选项是(       

    A.系               

    B.绑               

    C.系               

    【3】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缩句)

    【4】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表达方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这“笑”说明_______________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到“我”当时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7】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我”会对小雨点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 17、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反问句)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仿照例句,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写几句话,写出人物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例: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弟弟摆弄新玩具                    小海在观察蝴蝶                       小珠在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课文《鹿和狼的故事》中,由于美国总统的错误决定,森林中鹿和狼的命运都很悲惨,请你以鹿或是狼的身份给美国总统写封信,诉说狼和鹿的委屈和辛酸。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