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比一比组词语

    满分5 manfen5.com

     

     

  • 2、选词填空。

    激烈

    1)精彩的演出一束,观众以(  )的掌

    2是一  )的斗。

    3)不管谁来,我都   )地接待他。

    失望  希望  盼望  渴望   企盼

    4小明十分(  )有一本童话书

    5同胞(  )早日回到祖怀抱。

    6雷棣正在成,一  世界和平作贡献的孩子正在奋发努力。

    7不愿出兵救援,赵国只好(  )地回到谷。

     

  • 3、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1)奶奶家门前有一块cǎo pínɡ_____,墙角搭着一个丝瓜架,绿叶连成一片从上面垂下来,如同绿色的pù bù_____

    (2)因为没看天气预报,我今天出门穿着duǎn xiù_____,冷得我瑟瑟发抖,zuǐ chún_____变乌了,身体紧紧地suō zhe_____。突然我看到妈妈拿着衣服站在lóu tī_____那里等我,就fā fēnɡ_____似的冲了过去。

  • 4、照样子,写词语。

    1.深深的(AA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高高兴兴(A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东张西望(含反义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8、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雨知时节 (  )

    A. hǎo   B. hào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锦官城(  )

    A. chóng   B. zhòng

    3解释下列字词。

    乃:   发生:  

    潜:   润物:  

    4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第一句写了   ,后面三句集中写  

    5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赏析。

    题奉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我的心( )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 ),泪水( )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 )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 )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 )。

    【1】按照原文填空。

    【2】把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画下来,看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问题。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最先映入(眼lián)的,也是一片(yínɡ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看见那两扇(红chuānɡ)。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按顺序应该是(     

                              差(                  

    ①zhuō       ②zhuó      ③shēn       ④cēn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按照笔画顺序,“拙”的第四笔是(     

    A.

    B.?

    C.亅

    D.丨

    【3】“直透毫端”中的“直”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成直线的

    B.挺直,使笔直

    C.公正的,正义的

    D.一直;径直、直接

    【4】根据语段中的音节,在下面(     )里写出正确的汉字。

    ( )        ( )        ( )

    【5】这段话出自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檐前的“积雪”指的是____________;“直透毫端”中的“毫端”指的是____________

  • 11、阅读冲浪。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也许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由得觉得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雅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传授(  )  提高(  )  (  )的大海  (  )的涛声

    2.伯牙是如何谱写《高山流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明白,最好的老师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春天,两鬓(bìn  bìng)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Shǎng  shuǎng)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nèn nùn)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jiāo  qiáo)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老师的办公室,伤心的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他身上的养分都输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像芭蕉,我呢,是一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戏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第二自然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补充在横线上。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厉害——( )  哺育——(   )

    反义词:枯萎——( )  和蔼——(   )

    4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芭蕉为什么越来越憔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通过芭蕉在赞美什么人的那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 13、阅读并回答问题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地理和政治的阻隔有时反而让两岸民众对彼此的骨肉之情和手足之爱表现得更加浓厚。一次,记者和一位教授约好去采访客家民居,由他讲解带路。没想到,采访当天,他的太太一定要带着上小学的儿子一同前往,在闷热天里陪了记者一整天。那种感觉,就好像多年不见的亲人来了,一定要带全家都来见见。

    亲不亲,一家人。无论分隔多久,血缘中注定的亲情还是让两岸民众一见如故,没有任何人能改变两岸同胞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共同的历史记忆,当然,还有共同的未来。

    (1)解释词语:

    注定—— 一见如故——

    (2)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 14、非连续性文本

    【1】图书漂流活动海报的副标题还空着,请你取一个别致而又吸引人的副标题。

    “图书漂流”——___________活动

    【2】根据海报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B.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不能捐赠。

    D.教师和学生不能捐赠图书。

    【3】“注意”的第2点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改下句子

    (1)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听了老班长的话,小战士不得不咽下鱼汤。

    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为反问句)

    (2)蚁穴可以毁坏河堤。)(改为字句)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语句)

    (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把病句改正过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夏天是悠闲的。夏天是有趣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把下列句子中的“说”换一个说法。

    小明一家去桂林游玩,看见美丽的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真美呀!”

    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字句: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牛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缩句)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修改病句)

    (4)阳光洒满校园。(扩句)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用关联词联句)

    (6)我们不能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开展体育活动。(将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 20、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2)这条干涸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修改病句

    (3)这是一条河流。(扩写句子)

    (4)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一叶扁舟。(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选题一:记叙文

    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有一些经历很难忘,也许是甜蜜的,也许是酸楚的,也许让你感动,也许引你深思……成为那一抹难忘的记忆,请以“抹不去的记忆”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语句通顺,事例具体,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不少于450字。

    选题二:想象文

    你观察过大自然中可爱的小生命吗?它们当时在干什么?请你把白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说说你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你眼中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要求:题目自拟;运用多种手法大胆想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