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横线上。
优美—________ 迷糊—________ 摇荡—________
瘦弱—________ 猛然—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简·爱》的作者是______,她的两个妹妹是______和______,她们的长篇小说分别是《_____》和《_____》。
(2)钱学林被誉为“_____”,他是从_____国归来的爱国科学家,他为我国_____、_____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学与问》一文举了______和______的例子来说明学与问是______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______。
4、换偏旁,比一比,再组词。
班(_____)__(_____) 爆(_____)__(_____)
铃(_____)__(_____) 陡(_____)__(_____)
5、文化常识填空。
1.__________是我国戏剧文化的瑰宝,享誉海内外,在舞台上的角色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2.鲁迅,原名__________,著名小说集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在横线上把古诗补充完成
【2】解释下列词语。
发:________ 朝:________ 辞:________ 还:________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______ 歇: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他的诗作创作风格被后人称作“诗中有画,_____。”这首山水诗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____生活的向往。
【3】颔联和颈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颔联主要写景,而颈联主要写__;两联把动态和静态描写相互结合,以动态衬托静态。其中____、____等动词的使用不是为了突出场景的热闹,而是反衬场景的幽静。
【4】动态和静态描写除了以动衬静,还有动静对比的手法。比如我们在语文教材中学过的《____》。
9、请把《草房子》前3个章节的内容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第一章 秃鹤:一个名叫秃鹤的男孩,战胜秃头的自卑。
第二章 纸月: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白雀(一):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朗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本文作者肖复兴,在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
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点标出文中两处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5】用“﹏﹏﹏”画出第②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用“ ”画出第⑦段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舒伯特
11、品读课文
花之歌(节选)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 ,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 ,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
【1】将选文补充完整。
【2】用“ ”画出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 ”画出写关注花的句子。
【4】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从第一自然段的“蹿、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体会出来。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动作、语言、________描写,写出了老汉动作的___________、形象的____________,表现出老汉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3】选文写了老汉的两次“吼”,这两次“吼”分别站在什么角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有许多像老汉一样的人,如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昌保民、排雷战士杜富国。他们都有着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精神。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堂,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文中的“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指_______,写出了它的特点______,破折号表示______,最后的感叹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
【2】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来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因为他们担心客人迷路。
B.蒙古族人迎接远客一定会穿着鲜艳的衣服,以表隆重。
C.“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说明蒙古草原很空旷,常常不见来客。
D.写“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实际上是为了表现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14、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 在舰桥上,也没有做 ,也没有说 ,随着轮船 。人们透过 ,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作者把船长比作了一尊“ 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忠于职守”四个字在《船长》一课里有千斤重。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心读读划横线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话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7、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源的籍贯是湖南省隆回县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用一句话描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
②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③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④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20、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本单元学习了三个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虽然故事是虚构的,却折射了生活。现在请你创设一组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创编一个500字左右的故事,题目自拟,情节合理,内容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