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①。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②。
(注释)①行杯:浮杯,流觞。②回:回荡,摆动。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岳阳尽”“洞庭开”,既点明诗人和朋友登临的地点,也写出景色的渺远辽阔。
B.颈联中的“云间”、“天上”等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
C.诗中的“愁心”、“凉风起”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写作时愁苦、悲凉的心境。
D.“好月”、“行杯”、“醉后”表明诗人是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喝酒赏月。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蛮横(hèng) 赋予(yǔ) 翌日(lì) 轻歌慢舞(màn)
B.缄默(jiān) 彷徨(páng ) 肤浅(fú) 袖手旁观(xiù)
C.缅怀(miǎn) 目睹(dǔ) 绚丽(xuàn) 不修边幅(fú)
D.衷爱(zhōng) 奠定(diàn) 寤寐(wù) 自园其说(yuán)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滑翔 羁拌 水尤清冽 窈窕淑女
B.静穆 晦暗 人情世故 戛然而止
C.雾霭 怅惘 海枯石烂 哀草连天
D.狩猎 邀请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
4、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检测 衍射 泛大陆 B.膨胀 缓慢 岛屿链
C.漂移 流逝 不解之迷 D.地震 构造 天衣无缝
5、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1】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的形式。
【2】这六小节主要写________。
【3】理解下列诗句。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4】“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故乡亲人对________。
【5】“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________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母亲之间________的关系。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和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驗,不能洗刷!
上面一段文字出自《_____》,这部著作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_____及夫人写给孩子_____、_____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晩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 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摘自“新华网”4.16)
材料二:
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 日子” “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企业家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
(摘自《人民日报》4.16)
材料三:
国家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仍然需要劳动者的奋斗与拼搏。正是中国人的勤劳与奋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推动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奋斗与拼搏,仍将是我们这个快速前进社会的主题词。而996的讨论则启示我们:未来中国的活力,将来自于快乐地去劳动,让劳动者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诉求,不再是温饱时期的拼命工作赚钱,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获得更多价值,发现兴趣、陪伴家人。因此,正确打开996话题的方式,不是要不要奋斗拼搏,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奋斗拼搏。
(摘自《人民日报》4.15)
【1】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企业应如何正确对待“996”?
【2】三则材料都以996为话题展开讨论,每则材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问题。
9、请补全题目“ 真的不容易”,并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