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读了《森林报·春》之后,我知道学校庆祝会的入场券是(  )

    A. B.烤云雀 C.椋鸟房

  • 2、将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诗人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    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柳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    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来的乔木是垂柳。    ④你再看,大多数树木刚睡醒,而垂柳已经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⑤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信息。

    A.①②⑤④③

    B.⑤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⑤①

    D.⑤④②①③

  • 3、与“杆、肝、秆”识字方法相似的一组是(  

    A.     B.     C.     D.   

  • 4、下面不适合作为《奇异的海底世界》的写作素材的一项是(  

    A.海底有长得奇形怪状的生物。

    B.我来到美丽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的国王亲自接待了我。

    C.海底一片黑暗,什么都没有。

    D.海底有会移动的树,它们能为其他的树木传播种子。

  •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量(shǐ劲(chòng B.suò墙(

    C.摸()亲 D.好(qià盖(

  • 6、对号入座。(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地读音)

    jīn jìn

    地( 受(     止(  

     

  • 7、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安静,不嘈杂。(清净)

    B.过重的负荷。(重荷)

    C.光彩鲜明耀眼。(灿烂)

    D.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景观)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潮——______ 重叠——______ 徜徉——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交叉——______ 胆怯——______ 炫耀——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追黄蝶,

    【1】补全古诗。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___图。其中“____________”和结句中的“_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_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读一读,做一做。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我知道悲叹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根本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2.读了这句话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用如果……写一句话。

     

  • 11、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石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看_____黑暗_____

    3“——”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4“~~~~”画出写内洞很宽的句子。

    5结合短文内容,你能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鸟雀在竹枝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致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惊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大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芬芳。低头看去,一簇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窜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草木茂盛润泽,颜色浓郁得好像要滴下来一样。____________

    (2)指各种颜色。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总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竹林的感情。

    【3】作者以游览为顺序,依次描绘了竹林间的鸟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4】作者为什么说“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扰: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狗尾巴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也是一种草。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忧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光溢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_______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______________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_______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麦田里的_______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_______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_________

    【3】除了文中列举的几种草,你还知道哪些草会开花?写出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校长为什么要对我们说“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纳米纸

    ①纳米纸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用纳米材料制作的纸,或者是采用纳米技术对纸张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而制造出来的纸张。

    ②“以后要捅破一张纸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句话说的是一些高强度、超韧性纳米纸。这些纳米纸的共同特点是柔韧性极强,虽轻却具有超出钢铁的强度。

    ③2008年6月,瑞士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强度的纳米纸。该纸的发明人伯格伦德博士表示,这种纳米纸韧性极佳,很硬,是利用传统纸张中发现的生物材料——纤维素制作而成。机械测试显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

    ④不要认为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纳米纸了。2008年10月,有报道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它看上去像复写纸,比重是钢的1/10,强度却达到了钢的500倍。这种纸是由一种被称作“纳米碳管”的碳分子制成的。这种神奇的纳米纸中的纳米碳管的直径仅有十几纳米,约为人头发直径的五万分之一。

    ⑤除了上述的纤维素、纳米碳管纸外,2007年7月,英国《自然》杂志还报道了石墨微粒制成的纳米纸。这也是一种比钢铁还硬但极其柔韧的超级纸张。该种新型纸张由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造成功。研究人员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中将碳纳米膜氧化物微粒驱散,然后用滤膜过滤。他们发现,水能够使这种微粒在过滤器表面形成一种纸状薄层;该纳米纸比由碳纳米管制成的纸张还要强韧,并能加工成各种尺寸。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纳米纸怕水,浸泡在水中会慢慢分解。

    ⑥既然这些纳米纸的重量很轻,韧性优越,强度又高得出奇,那么,它们自然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防弹衣、太空服,还有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结构材料,都必将成为这种纳米纸的用武之地。

    【1】下列不属于纳米纸神奇之处的一项是( )

    A.重量很轻

    B.韧性优越

    C.保存时间长

    D.强度高得出奇

    【2】读第⑥段,“用武之地”在文中指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采用了列具体数字和把不同事物进行比较的写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

    【4】画“﹏﹏﹏”的句子中的“整整”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你的校园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记忆?仿照诗歌写一写。

    繁星(七一) 校园

    这些事——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藤萝的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的膝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要分辨出这时候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但是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上面的病句。(有两处错误)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教室是我们快乐学习的地方,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宁静的夜晚,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各种文具等,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编写一个童话,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