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诗句作为谜面,猜一成语。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
2.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
3.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
6.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____)
2、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像一尊石雕似的,手里还抓着一个球,一副随时准备砸出去的样子。 (_____)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_____)
3.她实在忍受不了了,世界上哪有这样狠心的教练? (_____)
4.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寻诗扫叶”的句子。 (_____)
3、文言文回顾。
(1)“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在这里应读_____________,“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的正确译文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出自文言文《学弈》,《学弈》选自《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从两个角度表达)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1)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__________,南锣鼓巷__________,什刹海__________。
(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__________,热情的杜鹃花__________,美丽的海棠__________,到处花香醉人。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选自《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这个故事表现了两个小孩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孔子_________的态度。孔子说过的一句话“_____”正表明了他的这一态度。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
不要人夸好颜色,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先解释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满:__________。 清气: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梅花的特点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此诗的前两句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素净、雅洁;后两句_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说明梅花不是为了要让_________,只是_________________。
【5】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联想到了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三章节“节日内涵探究”中有关“中秋”的内涵呈现。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②。
未必素娥③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隅:角落。③素娥:嫦娥。下句中的“玉蟾”即嫦娥居住的玉蟾官。
【意象摘取】
【1】(诗歌意象)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在本诗中,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烘托了孤寂清冷的气氛,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情感分析】
【2】(主旨情感)对比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说说两首诗情感上的相同之处。
链接材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外文段。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
①英国少年艾金森,愁头愁脑,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成了同学们的戏滤对象,甚至老师们都不愿意给他上课。虽然艾金森是个按时交作业的好学生,但他滑稽的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每堂课都会被他搅成一锅粥。艾金森的父亲更是认定了他不是白痴就是智障,甚至从不跟他说话。
②走向社会的艾金森因此而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苦恼至极。
③只有文金森的母亲认为他是优秀的。艾金森的母亲是个花匠,她将儿子带到她的花园里,指着各种各样的花说:“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是还没有遇到适合你的时机。但是,花在没有到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时,需要吸收养分和阳光,储蓄足够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季节来临。所以,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那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属于你的季节一到,你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
④艾金森从母亲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目光中站了起来。他深深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不是他无能,只是适合他的季节还没有到来。
⑤后来,英国《非9点新闻》剧组的导演看到了艾金森的表演,决定由他饰演憨豆先生。他的表演有一点笨拙、幼稚、单向思维(脑筋不转弯)和腼腆,深受观众喜爱,于是他在英国迅速走红。
⑥如今,憨豆先生傻乎乎地飞往全世界,《憨豆先生》票房在欧洲已突破1亿美元,在美国公开放映时好评如潮。
⑦艾金森终于等到了自己开花的季节。
【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的能量”中“储蓄足够的能量”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
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变色龙通过变色吸引同伴、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的原理着迷。
②今天,科研人员宣布他们掲开了变色龙变色的秘密,而这一发现让他们大为震惊。
③科研人员发现,变色龙不是通过色素来改变颜色的,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
④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学家米尔・米林科维奇说:“我们十分惊讶,人们曾认为它们是通过色素来变色的,但真正的原理完全不同。
⑤雄性变色龙变色,可以让自己的外表更加华丽,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或是让自己的外表更加不起眼,从而躲过捕食者。
⑥大多数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黑色素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它们改变的是色的亮度而不是色调。
⑦研究团队称,此前人们也一直用该原理解释变色龙的变色过程,但这个说法,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
⑧对变色龙皮肤的分析显示,变色龙的变色是由透明的被称为“光子晶体”的纳米物质控制的,光子晶体位于虹细胞层,在变色龙的色素细胞之下。
⑨日内瓦大学在一份报告中说,变色龙可通过“调节”虹细胞内的纳米晶体结构来改变光线的折射。当变色龙状态平静时,纳米晶体呈密集网状分布,折射出蓝光。而当变色龙兴奋时,纳米晶牛结构会变得松散,因此折射的光线呈黄色或红色等其他颜色。
⑩他们发现变色龙还有更深一层的虹细胞,这些细胞包括“体积更大、更不规律”的晶体,可折射强光,实质上是一层智能隔热板。
⑪研究团队说:“虹细胞呈两层分布是进化的新特点,这令变色龙可以迅速在有效保护色和鲜艳颜色间转换,同时提供被动热防护。”其他爬行动物体内只有一种无法变色的虹细胞。
【1】文章第①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色龙变色原理的传统解释是什么?科研人员指出这种认知的误区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科研团队探明变色龙变色时,纳米晶体结构变化和颜色变化有何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⑩自然段加点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雄性变色龙通过变色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
B. 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黑色素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改变其色调。
C. 变色龙的变色是由位于虹细胞层的“光子晶体”这种纳米物质控制的。
D. 变色龙的虹细胞呈两层分布,这是其进化的新特点。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大树道歉
钱星博
在美国纽约有家快餐店,外卖十分火爆,所以就用自行车送货。美国的自行车都不单独配锁,为防自行车被盗,老板丹尼尔便让送货员把店里的自行车用铁链锁在门口的那棵大树上,没想到此举惹恼了爱树人士。他们给纽约市的公园管理局写了一封检举信,揭发丹尼尔虐待树木,说:“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戴上手铐脚镣无异。”
不久,丹尼尔便收到一张公园管理局的罚款通知书,罚款金额为1000美元,罪名为“虐待树木”。丹尼尔知道自己违反了国家有关绿化和保护树木的法律,但又心疼1000美元的罚款,便向管理局认错求情。管理局局长为教育丹尼尔并且警示大家,提出了一个方案:丹尼尔必须在指定某一天的中午12时,向那棵树公开赔礼道歉。此外,这棵大树的管理工作今后由快餐店承包下来,丹尼尔一口答应下来。
一星期后,“向大树道歉日”到了。这棵大树早已被管理局请来的记者围得水泄不通。丹尼尔走向大树,先向它鞠了三个躬,然后高声说:“大树,我的好兄弟,我对不起你,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把氧气赐给我们,还给我们遮荫,而我却用铁链锁住你,虐待了你,今后我绝不干这样的蠢事了,请你原谅!”说完后上前几步把树抱得紧紧的,并把脸颊贴在树上。
围观的群众响起了一阵阵掌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警示:________
②水泄不通:________
【2】“没想到此举惹恼了爱树人士”这句话中的“此举”指________,惹恼爱树人士的原因是________。
【3】管理局局长最终处罚丹尼尔的方案是________。
【4】丹尼尔是怎样向大树道歉的?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围观的群众在此时响起了一阵阵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大树会说话,它听了丹尼尔的道歉会说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孔子游春》节选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
【2】真君子的意思是_______。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
【4】这段话孔子以“司空见惯”的流水为喻,引导弟子如何做人,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_________的老师。
【5】孔子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名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交通规则就是其中之一。5月12日起,西安市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活动。斑马线前的“车让人”( )是个交通安全问题,( )是对生命的尊重,直接反映着城市文明程度。“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片秩序,让出一个文明的大西安;“人守规”,守出一份温情,守出一份理解,守出一份和谐。只要人人都能行动起来,努力营造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大西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1】与“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的是( )
A. 难道我们不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吗?
B. 我们非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可吗?
C. 我们不能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在上文括号里填入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 )( )
【3】将“①遵守规则②礼让和睦③敬畏规则”按正确的顺序填在上面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14、阅读。
半瓶阳光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了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短文写了“女儿捉阳光”和“‘我’感受到的阳光”,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能够抓住阳光的诀窍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3】“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我体内的那条河流指的是___________
【4】对“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即将告别这梦幻般的童年,成长为少年。瞧!我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孝心,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自信……请你以“瞧,我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①用具体事例展开叙述,表达真情实感;②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③别忘记把题目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