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内外积累内容填空。
1.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有许多人物感动着我们,有_______的桑娜和渔夫,_______的老支书 ……
2.诗中有美景,宋代的_______在泗水之滨游玩,看到各种颜色的鲜花竞相开放,吟出了“_______,_______”的佳句;诗中有真情,唐代的_______在老年回乡后,用“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儿童笑问的场面,抒发了心中的无限感慨 。
3.《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_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_____的成长故事。《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_____外祖母,_______的外祖父,____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等。
2、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威风(_____)(_____) 满(_____)(_____)火 悬(_____)绝(_____)
(_____)钉(_____)铁 热血(_____)(_____)(_____)高(_____)下
(_____)落山(_____) (_____)身(_____)骨 (_____)首挺(_____)
3、按要求写出ABB式的词。
(1)描写颜色:红彤彤 ______ ______ ______
(2)描写神情:笑呵呵 ______ ______ ______
(3)描写滋味:甜津津 ______ ______ ______
(4)描写外形:矮墩墩 ______ ______ 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wū yán qí zhì huī xié páng bó
( ) ( ) ( ) ( )
zī xún jǐn shèn liàng jiě kǎng kǎi
( ) ( ) ( ) ( )
5、看拼音,写词语
chǔ bèi zhù cún mó gu shī zōng
( ) ( ) ( ) ( )
diàn wō diàn wō chú guì dūn zuò
( ) ( ) ( ) ( )
6、课内短文。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游
风雨送春归, 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 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 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 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 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 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 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 只有香如故。
【1】两首诗在题材和体裁上的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形象有何不同?借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各长在什么地方?这么写各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两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
A. 前一个指精神的永存,后一个指肉体的生存。
B. 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存。
【3】两个“死了”的含义是( )
A. 前一个指虽生犹死,后一个指失去了生命。
B. 前一个指失去了生命,后一个指虽生犹死。
8、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_____ 逶迤—— _____
磅礴—— _____ 云崖——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欣赏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中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儿,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在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用心读文,完成填空。
(1)文中描写大西洋的四字词语有 、 、 ,这种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2)“规劝”的意思是 。船上人规劝的原因一是 ;二是 。
(3)孩子“跪”是因为 ;老船长“跪”是因为 。
【2】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划出和题目相照应的一句话。
【4】根据文中对老船长的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请写一段四十字左右关于老船长的描写。(提示:文中关于老船长外貌描写的词语一定要用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天上的街市(18分)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2分)
(2)诗句“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采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第2小节中有两个“定然”,举例说明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想象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3、4小节,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生活,主要采用了( )的表达方法,这样写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紧扣“____”字,____次写到鲁迅的外貌:________的脸,________的头发,________的胡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和____________的性格。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苜蓿和中午的妙境(节选)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听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A ……令耳朵听得更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B ……令眼睛望得更远更细,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蜜蜂把它传给旁边的野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 )得蜂儿直( )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 )回原位,( )直了花梗。(有改动)
【1】结合文章,说说你对“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个句子。
【3】在第③段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4】第③段的写作顺序是( )
A. 动—静 B. 静—动 C. 静—动—静 D. 动—静—动
【5】体会并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蜜蜂把它传给旁边的野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音和词语。
【2】文中有两个表示“绿"的意思的成语,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了_________,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_________。
【4】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瓶盖上的童年
①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不但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强大的整个过程,两且亲身感受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②我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根本就别指望父母会花钱买玩具。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任凭物质再缺乏也抹杀不了孩子的天真和童趣。
③有一年暑假,永然的叔叔从城里回家小住,带回来一副中国象棋。永然的叔叔有时也带我们玩几盘,小孩子学得快,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马走日字象飞田,炮打过去一溜烟”等基本走法。那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
④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似的,玩什么都感到没意思,于是四处琢磨谁家有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
⑤用什么做棋子呢?32颗棋子,不但形状一样,还得分成两种颜色,一下子凑这么多不容易。我们先用硬纸片,太薄,拿着不顺手;用小木块,找不到那么多……最后,想到了瓶盖。当时在农村,夏天流行“格瓦斯”——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2角钱一瓶,大人干一天活都爱买上两三瓶消暑解渴,所以瓶盖很好找,而且每个瓶盖里都有一个白色的皮垫,上面可以用圆珠笔写字。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找了50多个瓶盖,从中又挑出来32个新瓶盖。永然从他当老师的父亲那里找来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我们在瓶盖里面的皮垫上写上“将”“车”“马”“炮”等字,就做好了棋子。
⑥用什么做棋盘呢?我家的草棚里有一个盛石灰的牛皮袋,我从上面剪了一大块牛皮纸,裁成大长方形,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楚河汉界”。棋盘也做好了。
⑦由于人多,大家都想玩,我们就先后用瓶盖做了三副象棋。从此在整个暑假,我们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在树底下、在房顶上、在门洞里……肆无忌惮、快快乐乐地玩着我们的象棋。痛痛快快玩了一段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不再慌着下棋了,兴趣又转到别的方面了,童年的时光就这样在如斯的欢乐中悄然流逝。
⑧回想过去,尽管贫寒的日子曾带来许多遗憾和沮丧,但“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的童年也不乏快乐。其实,穷也罢,富也罢,生活总不是圆满的,快乐要靠自己去找。
【1】如果阅读目的是“象棋的制作”,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是第( )自然段。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2】作者和小伙伴们制作象棋的直接原因是( )
A.生活在农村
B.家里非常穷
C.象棋被带走
D.爱玩的天性
【3】“夏天流行‘格瓦斯’——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话题转换
D.表示提示下文
【4】如果将“找瓶盖自制象棋”这一情节插入文中,应处于( )
①永然的叔叔带回象棋②和永然的叔叔下象棋③永然的叔叔带走象棋④和小伙伴们下象棋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5】对文章结尾段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篇末点题,点明中心
B.篇末点题,深化中心
C.篇末点题,首尾呼应
D.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6】对本文以“瓶盖上的童年”为题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瓶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透露了情感主旨,表达了童年时期虽然贫穷,但生活充满了快乐的情感
D.透露了情感主旨,表达了童年时期很贫穷,生活没有快乐的情感
【7】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在树底下、在房顶上、在门洞里……”改为“在任何地方”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17、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少先队员们都在注视和倾听辅导员的讲话。
修改病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
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反问句
4、“我们不能无谓地死亡,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5、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赞美是一朵花,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 ……
19、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微笑、诚信、梦想”中选一个话题写作。 在写之前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