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记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锺子期( ) 汤汤乎若流水( ) 戴嵩( ) 蜀中( )
拊掌( ) 搐( )谬矣( ) 奴婢( )( )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想象画面是理解古诗词意思的好方法之一。读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仿佛看到了山雨欲来和骤雨倾盆而下的画面;读到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_________________”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江南春意盎然的明媚景象;读到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万里沙,___________自天涯”时,我仿佛面对着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
(2)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此,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说过“位卑_________________”的话语;鲁迅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七律·长征》中总写红军长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句子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再选择其中一个关联词语造句。
1.(_______)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_______)会越来越少。
2.(_______)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______)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3.这里的花(________)很多,(_______)没有奇花异草。
4.(_______)明天下雨,足球赛(_______)照常进行。
5.拿矿产资源来说,它(_______)谁的恩赐,(_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 pài bāo ɡuǒ kānɡ kǎi jī ánɡ
( ) ( ) ( )
shèn tòu bó xué dà yìlǐn rán
( ) ( ) ( )
5、《最后一头战象》按 的顺序,紧扣四个感人的片段: ; ; ; ,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了下来。
6、先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朝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______(时间)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最后一句委婉地表达了_________。回忆你积累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出一句:_________。
7、填空。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 )写的一首( )诗。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 );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 )的品质。
2.《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地点是( ) ,景物是( )和(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8、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话巧妙运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
D.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描写乡村夏夜风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9、阅读
《竹节人》(节选)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1】读选文填空: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些词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觉得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2】仿照这段话的方法,写一段以“入迷”为主题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 》。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最能突这一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画“ ” 的句子是________句,句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1、名著阅读。
18日,星期二
今天,觉得新的老师也有点可爱了。我们走进教宝的时候,老师早已在讲台上坐着。上学年他教过的学生们,都从门口探头和他打招呼:“老师早!”“佩波尼老师早!”有些还进来和他握手,可见他们还爱着这位老师。老师也一面说着“早安”,一面去拉学生的手,却避而不看他们。他脸上带着庄重的笑容,额上皱纹很深,脸朝着窗口,眼睛凝视着对面的屋顶。与其说他是愉快的,倒不如说他心里很难受。
上课了,老师一一注视着我们。听写时,他走下讲台在课桌间巡回。看见一个脸上长着红疹的同学就停下来,托着他的脸仔细观察,问他有什么病,还摸摸他的额头看有没有发烧。这时,后面有一个同学趁老师不注意,站在椅子上玩起木偶娃娃来。恰好被老师回头看见。那同学急忙坐下,低着头准备挨批。老师走过去,摸摸他的头,只是说:“下次不要这样了。”再没有说什么。听写完。老师又默默注视我们一会,然后用他粗重而亲切的声音缓缓地说:“你们听着,我们从此要相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度过这一年吧!大家要好好学习。我没有家人,你们就是我的家人。去年,我还有母亲。母亲去世以后,只有我一个人了。除了你们。这世界上我没有别的人更爱,没有别的人更亲,你们就好像是我的儿女。我爱你们,也请你们喜欢我。我不愿意责罚你们,也请你们把真心交给我。我们全班要成为一家人,你们将是我的安慰和骄傲。我并不要你们作出口头的承诺。我相信你们已在心底里答应我:‘是的’!谢谢大家!”校工通知放学了,我们都静静地离开座住。那个站在椅子上玩的同学走到老师面前,颤声说:“老师!原谅我。”
老师亲吻着他的额头说:“回去吧!孩子。”
【1】上面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名),这本书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横线的句子中老师为什么避而不看他们?你读出了老师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波浪线句子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_描写。你抓住的关键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老师对生病同学的关心。
【5】老师在课上和同学说的话哪一句让你感触最深?试着抄写在下面,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段文字,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你认为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至少用两个词语评价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
榜单名次 | 书名 | 榜单名次 | 书名 |
第1名 | 《红楼梦》 | 第2名 | 《百年孤独》 |
第3名 | 《三国演义》 | 第4名 | 《追忆似水年华》 |
第5名 | 《瓦尔登湖》 | 第6名 | 《水浒传》 |
第7名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第8名 | 《西游记》 |
第9名 | 《尤利西斯》 | 第10名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材料二:我坐在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摘自《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有删改)
材料三:李伟明先生在《闲看图书印数》一文(见《文汇读书周报》2011-3-11)中说道,“比起上世纪80年代,现在的图书平均印数要少得多。如今的图书,发行5000册就算不错的,能上万则是‘畅销’了。”李先生认为,这种图书印数少的背后则有图书品种丰富的好现象。对此说法,我当然认同。因为当今的图书出版的品种的确呈现为一种多元丰富的状态。然而,从目前的单本平均印数的大幅度下滑的现象看,这无疑也暴露了国人对于图书需求量的锐减的事实。抑或说,从其中我们亦可以窥见当下中国的真正坚持购书而读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的状况。(摘自《中国人读书之现状》)
【1】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我国“四大名著”也上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
B.中国人也在阅读,但大多是网络阅读,片段信息阅读。
C.有阅读习惯的人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D.中国图书印数少的背后充分说明了图书品种的丰富。
【4】针对“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现象,结合材料,请你提一条建议,倡议阅读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感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样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请找出短文中的过渡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羊是怎样吃草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这句话中“嫩芽”指_______,“土香草”指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表里的生物(节选)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选文中的“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继而又作出了新猜测:____________。这充分说明,“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对划线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
A.写出了我弄清楚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B.“我”觉得蝎子的“丑陋恐怖”与表里的“美丽世界”是不相称的。
C.表达了“我”不喜欢甚至讨厌丑恶而恐怖的蝎子的想法。
【3】“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见人就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不说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 唱白脸 | 花架子 | 对台戏 |
___________
16、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改为双重否定句)
3.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改为反问句)
4.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改为比喻句)
5.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作文知识提高了。(修改病句)
18、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20、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21、习作。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珍惜幸福,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请你以“我懂得了”为题,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的某些经历或从中感悟到的道理。注意围绕你所表达的中心意思选择材料,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出你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