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____的《书湖阴先生壁》暗用的典故是_____和_____,采用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达了湖阴先生的爱美的情趣。
2.生活中的困难、不顺时时都有。我们要有诗人刘禹锡_______,______(填写诗句)的那种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的气概;要有鲁迅先生心中对______“好的故事”的向往;更要有看到丁香结油然而生的感慨:_________。所以,我们更应该心怀美好,无所畏惧的生活。
3.《有的人》是______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读到它,就想起诸葛亮那句________不正是歌颂这种为人民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的人吗?
4.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请你仿照上面的写法,描写一下:当你聆听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雄浑激昂的乐曲声时,你产生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
2、在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后面打“√”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③在这两句诗中,“如”和“似”的意思都是___________。带有这类字的诗句还有:(至少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成语。
别出心(_____) 惟妙惟(_____) 妙笔生(_____) 余音(_____)梁
黄(____)大吕 一(_____)不染 理直气(_____) 技高一(_____)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语有云:___________________,织当问婢。
(2)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人活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6)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5、读拼音,写词语。
在bā lí( ),波兰的音乐家xiāo bāng( )还在zhú guāng( )下工作。他将自己mǎn qiāng( )的热血和对祖国深深的yōu lǜ( )转化为一支支催人奋起的乐曲,gē yǒng( )英勇战斗的波兰人民。
6、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都未有芳华”一句中“_____”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
【2】这首诗描写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表现作者对早春到来的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7、把诗歌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高度概括且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展现了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场面,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简单描述你读后眼前所见之景、心中所悟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是应用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朗读。
8、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悠长的铃声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jù离很长,就是有本·约翰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sǎnɡ子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④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⑤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qīnɡ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⑥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⑦“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幕上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⑧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bó雾一般散去。
⑨“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⑩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⑾“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⑿“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⒀“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拼音。
似(sì shì)乎 差(chā chà)一分钟 兴(xīnɡ xìnɡ)奋剂
几(jī jǐ)乎 撒(sǎ sā)腿就跑 盘旋(xuán xuàn)
散(sǎn sàn)去 看(kān kàn)大门
【2】读短文,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汉字。
jù离 sǎnɡ
子 qīnɡ
听
bó雾 zuǐ chún
cí xiánɡ
【3】文中“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这句话里提到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抽”字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它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写“说”字,如:
“不晚。”我撒腿就跑。
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
……
请仿照这样的写法,不用“说”字,写一写你放学回到家后和妈妈对话的情景。(至少写两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最后才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第( )自然段就埋下了伏笔。
【7】结合文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写写小说中的老师傅给你留下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消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1】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黄先生对一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请 你写几句话劝诫黄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材料一的前两句话扩展成一段话。(字数在50字左右,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代表我的祖国
①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②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③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学生站起来,挑衅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永远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 激怒)了,他走到这个学生面前,大声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④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整个画界都(轰动 惊讶)了。
⑧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后,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的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最合适的词。
【2】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下面句意的词填在括号里。
(1)不平等地看待。( )
(2)借端生事,想要引起冲突。( )
【3】第④自然段与第⑤自然段、第⑥自然段的关系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本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A.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B.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C.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D.功夫不负有心人。
13、读课文,回答问题。(14分)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作家 。
(2)文中最能体现桑娜当时心理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有一个歇后语的意思跟它的意思很接近,这个歇后语是 。
(3)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内容的省略 B.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C.表示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4)这段话通过对桑娜的 和 描写,表现了她
的品质。
14、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的草原( )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入一对恰当的反义词。
【2】给选文拟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画“ ”的句子,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这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了马奔跑的速度快。________
(2)这句中“飞”字写出了速度之快,表达了主人们欢迎远客的迫切心情。________
(3)从这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________
【4】朗读选文时,语速和音调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语速舒缓,音调轻柔
B.语速稍快,音调稍高
C.语速偏慢,音调偏小
D.语速急促,音调极高
1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老人很小心地来到湖边的围栏旁。(缩句)
(2)尽管困难有多大,我们还能克服。(改病句)
(3)海洋里的鱼非常多。(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4)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难道你不知道吗?(改为陈述句)
(5)柳树长出了嫩芽。(改为拟人句)
16、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都……
17、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18、改写成转述句。
他对我说:“老师叫你过去一下。”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的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其变成比喻句)
(3)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把下面句子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情感的强弱。
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她理解我。
她自己就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21、作文小练笔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地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作文题目:《童年里的快乐》
作文要求:写一篇400字的记叙文,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