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柔美——(_________) 拘束——(_________) 羞涩——(________) 热乎乎——(_________)
格外——(_________) 茂盛——(_________) 仔细——(________) 断断续续——(_________)
浑浊——(_________) 笨拙——(_________) 朦胧——(________) 平淡无味——(_________)
模糊——(_________) 险要——(_________) 沉着——(________) 斩钉截铁——(__________)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3、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qiào 陡( ) ( )丽 yì( )然 ( )扬顿挫
zào 焦( ) 干( ) jiān( )巨 ( )强不屈
4、将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呼啸x____ 魁梧k____ 铭记m____
澎湃____ài 瞥见____iē 水槽____áo
5、用下面所给的生字组词。
昨( )( )
秧( )( )
威( )( )
增( )( )
希( )( )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7、读下面的古诗《过故人庄》,并完成填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解释下列字词。
过:_____________ 鸡黍:_____________
轩:_____________ 话桑麻:_____________
【2】诗中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_________。三、四句是描写_________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 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景象。
C. 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 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4】诗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现在正值鸟话花香的春季,我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凌晨3时许,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伸手不见五指。为了赶到山顶看日出,哪里顾得上旅途的疲劳与黑暗?经过3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南天门”终于近在眼前了。在游人的一片欢呼声中,沉重、劳累之感悄然远去。
坐在观景点,放眼望去,我们简直惊呆了。只见远处层峦叠嶂,山腰以上全被晨雾封住了,只剩下顶端半截,如在云端飘浮。近处的青山隐在薄雾之中,一阵山风吹来,犹如轻纱缭绕群山,朦朦胧胧,让人如同在仙境之中一般飘逸。俯身下看,运处山脚下的点点灯光,片片灯海,如天边的繁星点点,又如群星大聚会,真是瑰丽迷人。
6时14分,一缕朝霞终于像害羞的新娘,慢慢地从天的尽头升起。起初,似轻纱帷幔飘浮在空中,漫起千万层云霞丽影,一时间满天的绮丽霞光。而朝霞越来越盛,直至映红了半边天。“太阳就要出来了”这样的叫喊声此起彼伏,让人心中充满期待和豪情。山为之变色,人为之欢心。
终于,在朝霞的掩映之中,一道红亮的弧影显露出来。几秒钟的工夫便已露出顶来。太阳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在霞光的围绕之下,恰似那不胜娇羞的少女,慢慢地露出她通红的脸来,通红似火,光芒敛射。
几分钟的时间,太阳就全部露出云端,那光与景与先前大不相同。火红的圆球慢慢地变成了橘红色,只有最下端还红彤彤的。此时的光芒更盛了,只见光照之处,彩云自动下沉,似要化成千万缕轻烟随风飘散。早些时侯的朝霞此时也有些黯然失色,渐变渐淡,也似要隐去一般。原来隐没的群山,此时都裹着红装展现在眼前。只见峭壁、深壑、峻岭,错落有致地呈现在视线之内,任何的妙手丹青,也无法描绘那瞬息万变的瑰丽奇景,远的是山,近的是石,美如丹青,灿若云锦,让人如痴如醉。
啊,无与伦比的泰山日出,我爱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翘首( jiāo qiáo) 缭绕(liáo liào) 叠峰(tié dié) 飘逸(yì yù)
【2】第2自然段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我们简直惊呆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的前4句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后3句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
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
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戛然而止(_____) 硕果(_____) 伴和(_____) 步履(______) 雕琢(______)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____,
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
冬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
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一把黄油布伞
①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②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③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dào dǎo)了,通身烧得火热。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④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⑤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⑥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⑦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娘织好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⑧“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shì sì)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⑨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用“√”给短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眉笑眼(_________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看见伞,我便会想起母亲,心里涌起温暖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伞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内容,用排比的句式赞美母爱。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为什么会用“一把黄油布伞”为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含英咀华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____(竟 竞)。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的吼叫。这时,他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吼声激越悲____(壮状),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1)按原文填空
(2)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
(3)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①“久久凝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②嘎羧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
③从嘎羧“震耳欲聋的吼叫“中,你听出了什么?
(4)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13、课外阅读。
讨债
①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钱,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令全家焦虑万分。
②全家人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③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④陈家满目窘迫、凄凉: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那张摇摇欲坠的床上。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缓一缓行吗?”
⑤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法子,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⑥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⑦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摸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⑧日子一天天滑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感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⑨一年后的一个今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mái mán】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 改变】。”
⑩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⑪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zhēng zhèng】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⑫那一瞬间,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⑬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了一颗仁爱的种子。
【1】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在下面画“√”。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嗫嚅: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经地义: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自然段中“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这“疑问”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自然段中的“捏”换成“揣”,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短文中找出描写“我”心情的变化的词语:
怨恨→_________→疑问→________→敬畏
【6】你觉得短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句点评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这微弱的火光与郝副营长书里插图上的灯光、天安门广场上璀璨的华灯三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晨风中,一株带露水的小草是风景;溪水中,_____________是风景;草地上,____________也是风景。
16、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下了决心,非要登上山顶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众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18、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自拟题目记述一次有趣的活动,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