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澄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少年强国强。(那么,就)

    B.直把杭州汴州。(当作)

    C.织女身子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经常,总是)

    D.全年,整个村子都在桂花的花香里。(汇总)

  • 2、《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的故事告诉我们(     

    A.眼见为实

    B.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

    C.大家要互相帮助

    D.只要付出努力,一定能成功。

  • 3、在《田螺姑娘》中,年轻人和美丽的田螺姑娘做了夫妻,是(       )主动提出求婚的。

    A.年轻人

    B.田螺姑娘

    C.没人提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用“精”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1)这些( )的艺术品,很受人们喜爱。

    (2)这是目前最( )的仪器。

    (3)这节读书分享课非常( )

    (4)在妈妈的( )照顾下,我的身体渐渐好起来了。

  • 5、诗文佳句积累回顾。

    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日方长。

  • 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____________。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渴望收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感情。

    2.圆明园位于____________,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 7、名句我会填。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 8、选词填空。

    掩护  保护  痛击  射击  沉痛  悲痛

    (1)为了(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七连决定转移,把(  )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3)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

    (4)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  )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

    (5)我们(  )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6)周总理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无限(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天鹅湖”

    我的家乡在瓦房店市复州湾的盐场,这里有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和延绵百里的盐场,这里是东北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这里虽然没有都市的高楼大厦,但是却有一种原始而自然的美。

    然而,这里最美的还要数那一方方盐田中的“天鹅湖”。每年春天,大批的天鹅都从南方飞往这里来生儿育女。我想,天鹅之所以会飞来复州湾,肯定是因为这里生态环境好,食物资源很丰富,天敌也很少。当你来到这里时,会看见这样的情景:许多白天鹅在水面上游泳,有的正在觅食,有的正在“谈情说爱”。还有小天鹅,它们刚出生的时候羽毛是灰色的,需要三年才能变白。

    “天鹅湖”边人迹罕至,天鹅们不会受到人的伤害,所以,数量增加得很快,很快就能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如果你幸运的话,在“天鹅湖”边还能听见天鹅们动听的歌声。一大群天鹅在歌唱,使听的人都陶醉在音乐里,无法自拔。雄性的天鹅在歌唱时完全像一位绅士,穿着白色的西装,在众人注视下高歌,丝毫不紧张。再看那边,一群天鹅夫妇成双结对地在水面上游过来又游过去,真是浪漫。这边,一群小天鹅正在向父母学习如何觅食,它们笨拙又天真可爱的样子,使我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天鹅们为这一大片盐田增添了不少的生机,同时,这还体现出了瓦房店市的生态环境很妤,人与动物们相处得也比较融洽,这为瓦房店市成为全国百强城市打下了良好而又稳固的基础。

    我爱家乡的“天鹅湖”,更爱生我养我的瓦房店。

    【1】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后,可知天鹅们到复州湾来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自然段并没有提到“天鹅湖”,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

    白蛇传

    传说四川峨眉山的一个洞里,住着一条修炼一千年的白蛇和修炼八百年的青蛇。她们虽然是蛇精,却心地善良,从不和人作对。

    一天,她们变作美丽的姑娘,一个叫白娘子,一个叫小青,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游玩。两人在西湖断桥边看荷花,忽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眼看就要泼下来。白娘子和小青没带伞,正着急,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走上来说:“两位小娘子用我的伞吧。”两人感激不尽,约好明天到宅上还伞。

    第二天,白娘子和小青按后生留下的地址找到钱塘门,才知道后生姓许名仙。白娘子见许仙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和他结为夫妻,并开了一家药店,扶危济困。

    一天,门外进来一个化缘的和尚。那和尚一见许仙,忙说:“阿弥陀佛,贫僧是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今见施主面带妖气,想必家有妖怪?”许仙大吃一惊,说:“家中只有妻子和一个丫环,哪来的妖怪?”“既然如此,”法海道,“可能你那妻子就是妖怪。你先不要声张,等端午节时引她喝下一杯雄黄酒,一切便知。日后有事,可到金山寺找我。”

    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在丈夫的勉强下喝了一口雄黄酒,马上感觉头昏眼花,忙叫小青扶她回房休息。隔了好一会儿,许仙不见白娘子动静,进房掀帐一看,只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横在床上,浑身冒着酒气。许仙当场吓得“哎呀”一声,仰面跌倒在地,死了。

    为救许仙,白娘子不顾已有身孕,去灵山盗灵芝草。守护灵芝草的灵山鹿兄鹤弟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俩仗剑拦住已盗得仙草的白娘子,三人战在一处。白娘子无心恋战,只求尽快脱身离去,加上自己已有身孕,功力大打折扣,斗了几回合,早已脸红心跳,披头散发。但为了救丈夫的命,她还是发狠苦斗。终于取得灵芝草。

    吃了灵芝草,不一会儿,许仙就慢慢睁开眼睛。白娘子长嘘一口气。许仙一见白娘子,吃惊地喊道:“你……你……”白娘子连忙安慰他:“官人,刚才你看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已被我杀死了。我扶你去看看。”许仙看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被杀死在院里,将信将疑。一天,他假托要到镇江金山寺还愿,就一人动身去了。

    法海一见许仙便说:“施主,你脸上的妖气更重了。”许仙十分疑惑:“可我的妻子和常人并没什么两样啊?”法海道:“那是她道行深的原因。施主放心,不出一个月,老僧定会将她捉住,镇在宝塔下面,叫她永远不能再迷惑人。”于是法海硬把许仙留在了金山寺。

    过了几天,白娘子见丈夫还没回家,心中不安,便和小青一起上镇江金山寺来寻许仙。法海手持金钵拦住二人道:“大胆妖怪,竟敢寻上门来。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一旁的小青圆睁了双眼喝道:“老秃驴,快把我姐夫放出来,万事皆休,否则踏平你这鬼寺!”法海一听火冒三丈,大红袈裟一飘,舞动禅杖,和小青斗在一起。白娘子忙拔下金钗,迎风一晃,转眼滔滔江水汹涌而来,将金山寺团团围住。一群虾兵蟹将舞刀弄棒,杀上金山寺。法海大吃惊,慌忙脱下袈裟,向空中一甩,罩住金山寺。结果洪水涨高一尺,金山寺升高一尺,总是淹不掉金山寺。双方相持好几个时辰,最后白娘子只好退掉洪水,返回杭州。

    一天,许仙趁法海不注意,偷偷跑出金山寺,与白娘子团聚。几个月后,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全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满月这天,法海又手持金钵上了门。许仙劝法海不要破坏他们的幸福了,法海不答应。他闯进门,悬起金钵,对准白娘子罩来。可怜白娘子正在坐月子,无力反抗。小青正要冲过来与法海拼命,白娘子阻止了小青,让她走。法海用金钵罩住了白娘子,把她压到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自己也在西湖边的净慈寺住了下来。

    小青逃回峨眉山,苦练十八年后,信心百倍地来净慈寺找法海报仇。二人斗了几个回合,小青越战越勇,忽见她手起剑落,削向附近的雷峰塔。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雷峰塔倒了下来。白娘子又恢复了人形,上来夹攻法海。法海慌不择路,一个金蝉脱壳,跳进西湖,躲到一只螃蟹的硬壳里,据说至今人们还能在螃蟹壳里看到缩成一团的老法海哩。

    1这个民间故事写了六件和白娘子有关的事情。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____——(诱喝雄黄,显出原形)——________——_______——(法海施法,被压雷峰)——(小青报仇,一家团聚)

    2白娘子和许仙结为夫妻的媒人是(   )

    A. B. C.

    3“你先不要声张,等端午节时引A喝下一杯雄黄酒,一切便知。日后有事,可到金山寺找B”这句话中的A、B分别指(   )

    A.许仙、法海 B.法海、白娘子 C.许仙、白娘子 D.白娘子、法海

    4白娘子盗取灵芝草的地方是(   )

    A.断桥 B.镇江 C.金山寺 D.灵山

    5从短文中(   )一词可以看出许仙对白娘子的话将信将疑。

    A.疑惑 B.大吃一惊 C.假托 D.心中不安

    6白娘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右面是《白蛇传》连环画中的两幅图,请你任选一幅,结合文段中的描写,展开想象,创作出你想配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人们真的“还能在螃蟹壳里看到缩成一团的老法海”吗?为什么人们要编出这样的故事结尾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蛇传》和《牛郎织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相似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品味探究。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

    【1】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尤善水战,况且三天造十万支箭可谓难如登天,周瑜为什么要难为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抓住周瑜的语言、动作,谈谈对他的理解。

    结合“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或《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我对周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怎么知道三天后有大雾?

    像这样的问题能激发我阅读的兴趣,我要提出自己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联系上下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看这种情形”指什么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理直”?什么地方又可以看出蔺相如“气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从“只好”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段话加个合适的小标题,再写出这段话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育才学校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国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国民图书

    阅读率(%)

    数字化

    阅读率(%)

    综合阅

    读率(%)

    人均纸质

    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

    阅读量(本)

    2013年

    57.8

    50.1

    76.3

    4.56

    2.48

    2014年

    58.0

    58.1

    78.6

    4.77

    3.22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面是某个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母亲的纯净水

    每逢体育课,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便激烈的运动之后,畅饮一番。

    跟大家一样,李兰也会带上一瓶。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母亲就把一瓶纯净水拿出来,递给李兰。接过这瓶水,看着母亲慈爱的面容,李兰心里总会莫名地难过起来。她知道一个她不能揭开的秘密!还好,她总能很快回过神来,坚定、信任又略带感激地对母亲说:“谢谢妈妈!我走了。”

    一次体育课,同桌没带纯净水,李兰犹豫了一下,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咦?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呀!”同学喝了一口,疑惑地说。“怎么会?”她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这瓶盖怎么没拧断就能打开呀?”“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像是凉白开!”一个同学尝了一口说。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

    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是的,是凉白开!”她在心里叫道。她快哭出来了。同学们说的她自己早就发现了。那是母亲的秘密,也是自己的秘密,一直压在她心头。现在她实在受不住了,她要一下子把这委屈抛得远远的。

    “我带的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门,她就气鼓鼓地问母亲。“是。”母亲平静地说,“你现在才知道吗?”“你为什么不跟我说明白?”李兰反问道。“我是怕你爱面子,瞧,你这不是受不了了吗?”李兰哑口无言。“唉,家里不宽裕,妈妈是想省点儿钱。”母亲给她打圆场。她知道,母亲说得对。父亲的厂子不景气,工资不高;母亲几年前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贴补家用。自己是应该为家里节省一些。

    “我们是穷,但是穷也不是错呀。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母亲接着说:“不管是穷还是富,攀比、死要面子都不对,都得实实在在地生活。要不,富的也会变穷,穷的还会更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对她来说,凉白开才是最值得回味的。她慢慢明白了: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物质生活状态。总会有人富裕一些,有人清贫一些。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养成一个宽广的心灵;不限于眼前,更在于未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纯净水”使李兰产生了这些心理变化:

    (难过和感激)——( )——( )

    【3】“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扔得远远的。”

    从“_____”和“_____”两个字中,可以猜到李兰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以“母亲的纯净水”为题,含义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岛。

      千锤百炼为一绿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做官时实行变法改革,历经磨难。晚年在钟山定居。

      后来,朝廷又招他去京城做官。王安石乘船渡过了长江,来到瓜洲。船停下了,回首望去,依稀可见江对岸的京口。王安石怅然,情不自已,写下了一首《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拿起朗读一遍,圈去,在旁边注上不好二字,于是闭目吟哦,提笔写下字。又读一遍,还觉不妥,改为”。“春风又入江南岸”——“又入江南岸?王安石摇了摇头,江南的春风不是这样的。他又圈去了字,撂下笔,长叹了一声,走出船舱。

    王安石遥望江南,忽然想到,何不换成字。他急进船舱,提笔把诗的第三句改为春风又满江南岸。他一边写一边读,刚写完,立刻又把字圈去了——是啊,江南要是春风了,还有什么韵味,还有什么魅力可言呢!再说,春风是不见踪影的,用来形容春风也不确切。

      王安石反复修改,换了十几个字,总是不满意。直到想出了绿字,这首诗才算完成。春风无迹可寻,但春风一至,江南倏忽绿了,那么突然,又那么自然。绿字既描绘了江南春风的气韵,又引出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情和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了。

    于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文学史上的名句,王安石千锤百炼炼字炼意,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1.请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情不自已

     

    千锤百炼:

     

    2.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    

    3.在用绿字之前,王安石想到了       这四个字,但是都觉得不妥。

    4.使用绿字妙在哪里?

     

     

    5.说一说你从王安石千锤百炼为一绿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曾经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懂道理的人,都不必打。只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怎么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1)根据上下文中划横线理解词语的含义。

    刻苦铭心:________

    (2)品析第3段中画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为什么面对孩子摔破碗盆、拆毁的玩具、污脏的衣服都不曾打他?(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4)怎样理解第11段的最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5)13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6)你对于父母责打孩子是怎样看的?谈谈你的理解。

     

  • 17、课外阅读

    上图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指示牌,它表示通向____标志牌上第一个大写字母“P”表示_____

  • 18、快乐阅读。

    ①秋天最美是黄昏。②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③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④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用“____”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动态

    B.静态

    C.心理

    【3】“点点归鸦”中的“点点”表示细小而多,这样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

    【4】本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等句可以看出。

    【5】照样子,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③句的主要意思。

    第②句概括:______________。第③句概括:______________

    第④句概括:______________

  • 19、阅读天地。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1】给第③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星拱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段文字从圆明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这些文字。

    【4】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第③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句子。(8分)

    这最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懂.(改为反问句)

    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了大雪。(改为比喻句)

    小树苗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的广场。(缩句)

     

  •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谁不在自己的脸上,写上一个甜甜的微笑?(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2)我们这儿是个基础薄弱、和别处比起来要矮上一截的学校。(缩句)

     

    (3)读诗句,体会意思。

    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悄悄话,大家都能猜到!你猜到了什么呢?

     

     

  • 2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按要求写作文。

    认真想一想,在你认识的人中你最想写谁?他(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我认识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他(她)的特点写清楚。注意把内容写清楚,语句连贯,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