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邵阳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终夜不(qǐn)

    B.心既到(yǐ)

    C.不下问(chǐ)

    D.默而之(zhī)

  • 2、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⑧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②③④⑤

  •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B.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C.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D.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课文回顾。

    1.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

    3.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

    5.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词语对对碰。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增进(   )保护(   )宣读(   )整理(  

    增添(   )爱护(   )宣传(   )管理(  

     

  • 6、我会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 )

    (2)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               ( )

    (3) 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 )

    (4) 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                                                          ( )

    (5) 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     ( )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山岩         )的果实        )地摇曳

        )的青光         )的光辉         )的峭壁

     

  • 8、比一比,再组词。

    惭( )   坑(   )  耷( ) 筒( )  媚( )

    渐( )   抗( ) 茸( ) 同( )  楣(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短文。

    我曾应邀参加一所中学的运动会,有一个班获得了道德风尚奖,我向校长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那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高出多少。校长说,其实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同学们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那个班的学生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

    由此,我还想起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人喝彩的场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   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得面无表情,   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自己狭隘和自私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1】给本文选择一个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别人喝彩   B.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

    C.为别人喝彩难   D.为别人喝彩不是弱者

    【2】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3】自然段说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请你就此补充一个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转基因蚊子

    ①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尽管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发了许多抗疟疾新药,但都未能从根源上消除这一病魔。如今美国的科学家另辟蹊径,设计出不会传染疟疾的转基因蚊子,以求彻底消灭这种可怕的疾病。

    ②据报道,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成功设计出了转基因蚊子。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

    ③科学家马拉里介绍说,新一代转基因蚊子体内含有一种名为SM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阻止疟疾感染。另外,基因转变后的“人造蚊子”的眼睛是绿色或者红色的,很容易区别于自然界的野蚊子。转基因蚊子的其他脾性和自然界的野蚊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说同样也吸人和动物的血,也是同样的繁殖途径,但它们一旦与野蚊子交配后,就会大大降低野蚊子的生育能力,从而最终将野蚊子淘汰出局。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辟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人类第二杀手,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蚊子与自然界野蚊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会感染疟疾,所以也就不会成为这种传染病的载体。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话,繁殖能力极强的它们将很快取代自然界的野蚊子,彻底消灭疟疾的传染源”中的“如果……将……”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读短文,你了解转基因蚊子有哪些用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颤抖的羽毛》,完成练习。

    颤抖的羽毛

    金波

    ①记得大约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兴起玩踢毽子的游戏。一开始,只看谁踢得多,后来又看谁会踢花样儿;再后来,不但看踢的技巧,还要比一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我踢毽子的技巧在班上属于中等,单脚踢还可以,双脚踢就不熟练了。“里踢”还可以,“外拐”就很差。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

    ②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它尾巴上的翎毛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色彩。我要用它的翎毛为自己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

    ③这一天,我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把鸡围住,包围圈慢慢地缩小着、缩小着。大公鸡似乎已经预感到面临的危险,它伸长了脖子,竖起了羽毛,好像要和我们争斗一场。当我们扑向它的时候,它腾空而起,从我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逃出了包围圈。

    ④我们第二次又摆开阵势。当我们慢慢地缩小着包围圈的时候,那公鸡还想像第一次那样腾空而起。但是我们一窝蜂地扑了上去,终于擒住了它,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大公鸡咯咯地叫着,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竟然拼出了那么大的力气,一下子就挣脱了我们,又一次腾空飞起来。

    ⑤大概是因为冲得过猛,它竟然冲进了一个很深、很大的蓄水池。鸡是不会游泳的,水池四周又有高高的围墙,虽然它勉强扑腾到池边,也无法爬上围墙。

    ⑥我们趴在池边看着公鸡在水中挣扎,心里很着急,便找来长长的竹竿,想让它攀着爬上来。谁知它一见我们的竹竿,以为我们要打它,吓得逃到了池子的另一个角落。

    ⑦我们找来一根绳子,系上一个活扣儿,打算套住公鸡的脖子把它拽上来。可是我们刚把绳子放下去,它就吓得扑腾起来。

    ⑧我们都不会游泳,谁也不敢下到水里。

    ⑨我们在心里暗暗央求着那只大公鸡,请它飞上来,保证不再拔它的毛。可是它浮在水面上,向我们眨着不信任的眼睛。

    ⑩那只大公鸡在水里泡了很久,浑身的羽毛都湿透了,有气无力地闭上了眼睛,眼看着就要被淹死了,它再也无力反抗了。我们找来一根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它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喘着气。同学们见它快要死了,很害怕,都悄悄地逃走了。

    我独自一人守护着我的公鸡,给它端来米饭和水,可是它连眼都不睁。

    第二天一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带着新制作的毽子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纷纷夸奖我的毽子最漂亮。

    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我还惦记着我那只大公鸡,不知它是死是活。

    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后来,我的那只大公鸡还是慢慢地站起来了,又开始吃东西,又能咯咯咯地叫了。

    我总觉得对不起它,所以每天放学总是约上我那几个要好的同学,到郊外草地上给大公鸡捉蚂蚱。开始它总是躲着我,好像对我很有戒心,不肯凑上来吃我喂它的蚂蚱。渐渐地,它又恢复了对我的信任,一见到我放学回家,就咯咯地叫着跑过来。

    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

    【1】“翎”应该与下面哪一项的意思有关系。(  )

    A.羽毛

    B.扇子

    C.衣领

    D.命令

    【2】下列哪一项是“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的主要原因。(  )

    A.“我”很会作毽子

    B.“我”不会踢花样

    C.“我”踢的花样一般

    D.“我”踢的数量较少

    【3】根据文本内容顺序,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众人合力抓鸡,拔大公鸡翎毛。

    ②我每天都去捉蚂蚱来喂大公鸡。

    ③我决心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

    ④我们用铁钩把大公鸡捞了上来。

    ⑤我要用大公鸡的翎毛制作毽子。

    ⑥公鸡被我们吓得冲进蓄水池里。

    A.③①⑤⑥④②

    B.①③⑤⑥④②

    C.③①⑥⑤④②

    D.③⑤①⑥④②

    【4】本文在细节上成功地运用了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着从文中举出一句来说明(运用什么方法?突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5】“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这个句子中“瑟瑟地颤抖”除了指毽子的翎毛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你还能读出其中包含着的更深刻的内心世界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刘姥姥游大观园

    一行人来到沁芳亭上:贾母倚栏坐下,命刘姥姥也坐在旁边,问她道:“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大家都说,怎么才能上画儿里逛逛呢!想着画儿也不过是假的,谁知今儿进这因里一瞧,竟比画儿还强十倍!”

    贾母又领刘姥姥各处见识见识。她们先到了潇湘馆,刘姥姥见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放着书,贾母笑指黛玉说:“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哪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呢!”

    一行人出了潇湘馆,贾母带众人去坐船。凤姐就带着端饭的人,抄近路先到秋爽斋,摆开桌案。鸳鸯笑道:“外头老爷们,喝酒吃饭,都有个凑趣儿的,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了。”凤姐也笑道:“咱们今儿就拿她取个笑几。”鸳鸯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

    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筷子,沉甸甸的不顺手——原来风姐和鸳鸯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她。刘姥姥说:“这个叉扒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锹还沉,哪里拿得动它?"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凤姐又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愣,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上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着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着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娘,叫“揉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那刘姥姥又夸鸡蛋小巧,凤姐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换尝尝罢。”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得起来?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她忙要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1】读句子,填空。

    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

    句中表示“看”的词语是____,请再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咱们今儿就拿她取个笑儿。”句中的“她”指____

    (2)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几贴。大家都说,怎么才能上画几里逛逛呢!想着画儿也不过是假的,谁知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画儿还强十倍!刘姥姥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3】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在宴席上是如何逗众人开心的?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村言俚语,如“这个叉扒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锹还沉,哪里拿得动它”。

    B.滑稽的表情,如在高声说话后“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等。

    C.孤陋寡闻,刘姥姥对贾府的一切都很好奇。

    D.笨拙的动作,如夹鸽子蛋等。

    【4】刘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

    【5】《红楼梦》中有很多人物,除了文中的人物,请你再写出两个。

    ______

  • 13、

    (一)阅读分析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珍贵(   销毁(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波纹线画下来。

    (6)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答:

    (7)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答:

    (8)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答:    

    (9)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答:

     

  • 14、课外阅读。

    中国结

    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这根绳不管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编织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1】这段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

    【2】中国结的编织特点是__________,就像海外华人的心一样_________

    【3】这段话中的“头”是指___________;“他是我们的头儿”这句话中,“头”的意思是__________;“你拉住绳子的这头儿”这句话中,“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

  • 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在选文里,哪些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我”先前听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后来小珍珠鸟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将最后一段中的“流泻”改为“流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点明主旨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信赖”指什么?创造的“美好的境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四大名著中有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______的孙悟空,七十二变本领高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纯美清高集于一身;______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深受读者眷恋。

    【1】修改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深受读者眷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词语插入文中的“______”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通广大             八面玲珑

    B.好吃懒做             八面玲珑

    C.神通广大             豪放勇武

    D.好吃懒做             豪放勇武

    【3】四大名著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比如:《倒拔垂杨柳》讲的是鲁智深的故事。下列故事名和主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黛玉葬花》史湘云

    B.《智取生辰纲》吴用

    C.《猴王出世》唐僧

    D.《三打祝家庄》刘备

    【4】有很多歇后语出自四大名著,下列歇后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跑1000米对他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B.狗熊真是“猪八戒打蚂蚱——笨手笨脚”,它费了好大的劲,才收了一根玉米。

    C.在玩具博览会上,展品琳琅满目,看得我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D.第一次接到军训通知,我心中的感觉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17、课外阅读。

    读书万卷的少年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他请求馆长允许他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用一年时间读完数万卷书的请求,心里不免有些怀疑。

    在人们质疑的目光中,少年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紧张的读书生活。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借书的行为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整理出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多年以后,《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从他的笔下诞生了。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后来的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

    【1】馆长听完少年的请求后,感到(  )

    A.赞赏、佩服

    B.高兴、感动

    C.欣慰、期待

    D.吃惊、怀疑

    【2】少年的读书方法是什么?用“﹏﹏﹏”画出写少年刻苦读书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图书管理员态度变化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梳理蔡尚思的读书经历。

    提出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吾母吾师

    母亲是60多年前从中国移民泰国的。我年幼的时候,母亲说泰语很别扭,常常被本地人取笑。

    我上四年级之后,有一天,母亲翻出我的旧笔记本、旧书本,开始学习泰文。那时候,我(       )没有以她的学习精神为荣,(       )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可恼的日子。我被迫做了母亲的教师。当时她36岁,我还未满10岁,而她对字母、发音、语法、字义等等无所不问。有些难字我(       )没学过,(       )还不能理解。

    通常晚饭之后我做功课,母亲则学泰文。我们坐在饭桌两边,桌下蚊香的毒烟把人熏得昏头昏脑。母亲拿着我的旧课本来读,碰到不懂的字就大声拼出来给我听。有时她拼错了,我就得站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字。我说出读音、字义,母亲就用简单泰文或中文记下来,不久,我那些旧课本都密密麻麻满是她草草写下的笔记了。

    她在求学的路上进步之速令人难以置信。不过5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小说、史书或报纸。泰语娴熟了之后,她又学英语。

    母亲现在还做了我几个孩子的教师。这又是个奇迹。我的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于是母亲毫不犹豫地为我代劳,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她把自己过去的艰苦经历归纳成为宝贵经验,传给外孙。她会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锲而不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一天。

    母亲发奋求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明白______。和母亲一样,我36岁才开始修学一些从前没机会学的科目。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不但……反而……             不是……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记叙了母亲的两件事,一件让“我”觉得难以置信,另一件更让“我”觉得是个奇迹。这两件事分别是(       )(多选)

    A.不过五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小说、史书或报纸

    B.泰语娴熟了之后,她又学英语

    C.母亲发奋求学

    D.母亲做了“我”几个孩子的教师,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

    【3】联系上下文,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处应填什么内容?(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求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C.不要等到老了再学习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第3自然段写母亲学泰文的事情,(       )最能体现母亲锲而不舍的精神。

    A.母亲拿着我的旧课本来读,碰到不懂的字就大声拼出来给我听。

    B.通常晚饭之后我做功课,母亲则学泰文。

    C.我们坐在饭桌两边,桌下蚊香的毒烟把人熏得昏头昏脑。

    D.我说出读音、字义,母亲就用简单的泰文或中文记下来,不久,我那些旧课本都密密麻麻满是她草草写下的笔记了。

    【5】从全文看,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A.敬佩、感激

    B.同情、怜惜

    C.不屑、无奈

    D.怀念、痛悔

    【6】文中母亲学泰文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发呢?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躲藏( )  光临( )   勉励(   )   充分(   )

    2请概括第2段的意思

    3写法感悟

    第一段突出一个“____”字,侧重写人物的____,让读者可感受到作者______的心情;第二段突出一个字,着重写人物的____________,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______的心情。

    5.写出4个热爱读书的成语。

    4】读完短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缩句

    母亲上前说道。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

     

  • 21、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

    1.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

                 

    3.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 2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串联起来。

    柳公权字写得好。   柳公权做人和他的字一样。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读 有感

    要求:1.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要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和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