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平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西林壁(   A.题目 B.标题 C.书写,题写

    2可怜九月初三夜(   A.怜悯 B.可爱 C.值得怜悯

    3梅雪争春未肯   A.下降 B.降落 C.服输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

    B.《梅兰芳蓄须》写了梅兰芳在香港演出后不再登台、蓄须明志、不惜卖房度日、打针装病这四件事。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三件事。

    D.书信是传递感情的重要媒介,正文最后应该先署名,再写日期。

  • 3、观察“库、庐、庄、庙、庭”等字,你会发现带有“广”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       

    A.房屋

    B.山峰

    C.风景

    D.物品

  • 4、依次填入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的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妈妈 地和我说着悄悄话。

    A.柔软   亲和

    B.柔和   温和

    C.柔美   温暖

    D.温柔   暖和

  • 5、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的意思是(          

    A.蟋蟀遇到什么样的洞穴就住什么样的。

    B.本意指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很满足。课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蟋蟀不满足现状,自己挖洞穴。

    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蟋蟀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却修建出了结构复杂、内部平整的住宅。对蟋蟀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让人为之惊叹的伟大工程。

    B.蟋蟀用柔弱的工具挖掘出的洞穴很简朴,作者之所以把它称作伟大的工程,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对蟋蟀表示了赞赏。

  • 6、下列诗(词)句的作者不是李清照的一项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C.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D.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7、夏洛的后代有三个留下来陪威尔伯,他们是:快乐 、阿拉妮和( )。

    A. 内莉 B. 弗恩 C. 露西 D. 玛丽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 )

    (2)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

    (3)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 )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现代诗阅读。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倘若—____________ 无端—____________

    【2】全诗托物言情,诗中的“白船儿”寄托着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念与热爱,“我要它到的地方”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读这首诗时,语调要____________________,语速要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这首诗编入你积累的小诗集,你会把它分到____________________类。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   )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   )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近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   )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慈祥”的意思,并用这个词造句。

    慈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杨时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机智的徐文长

    我国明朝有个大学问家叫徐文长。他从小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有一次,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的智力。他领着学生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又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说:“谁要是能两脚不沾水,提着这两桶水过桥去,我就送他一件礼物。”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拎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 )桶里的水很沉,竹桥被压低了,河水漫过了桥面,( )这个学生的鞋全湿透了。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试了。徐文长想了想说:“老师,让我来试试。”他找来一根绳子,用绳子把木桶系住,然后再把两只盛满水的木桶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着桶上的绳子,轻松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湿。

    老师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我要送你一件礼物,但必须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老师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老师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下面的关联词中,( )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比较合适。(只填序号)

    A.不但……而且

    B.既……又

    C.因为……所以

    【2】联系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老师出的两个难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徐文长想了想说:“老师,让我来试试。”联系短文内容,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主要写了徐文长的哪两件事?请你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徐文长动作的一个句子,他的办法好在哪里?请把你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5】读了徐文长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      ,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     地发出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按原文填空。

    2小家伙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____之情。

    3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可以给这幅画取名为______

    4信赖美好的境界之间有什么联系?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吉瑞芝

    1931年秋,我父亲吉鸿昌被迫出国做了一次(考察检查)。

    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译回答说:

    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

    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数落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父亲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当我母亲和属下(劝告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他(坚决坚定)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

    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父亲总是仰着头,迈着大步向前,穿过围观的人群。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把短文中不恰当的词语画去。

    【3】“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具体指的是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该用什么语气读?想一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 ______

    (2)我是中国人! ______

    (3)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 ______

    【5】吉鸿昌为什么“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6】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吉鸿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拓展

    甘罗的课本剧

    时间:春秋战国时代

    人物:甘罗爷爷(秦国当时的宰相)

    甘罗(秦国后来的大卿)

    秦王(秦国大王)

    幕启(后花园)

    甘罗  看见爷爷在花园里走来走去,愁眉不展,甘罗上

    甘罗  (疑惑不解)爷爷,你碰到什么难事了?

    爷爷  (怒气冲冲)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办法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可这都第三天了,还找不到,这可怎么办啊!(焦急)

    甘罗  (气呼呼地)秦王太不讲理了!(眼睛一眨)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那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爷爷 (怀疑)您真的有办法啊!

    甘罗 (胸有成竹)放心吧,爷爷,明天准能让秦王不罚您。

    第二幕

    幕启(宫殿)

    甘罗代他爷爷上朝,向秦王施礼。

    秦王  (他很不高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 (出列)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在家里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  (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怎么生孩子?

    甘罗  既然大王知道男人生不了孩子,那么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秦王  (哑口无言)这……传我命令,公鸡下蛋的事以后不准再提,百官之罚免了。

    甘罗  (谢大王)

      幕落

    阅读训练台:(34分)

    (1)理解下列词语

    疑惑不解:

    怒气冲冲:

    胸有成竹:

    哑口无言:

    (2)写小剧本要想到什么?

    ———————————————

    ———————————————

    ———————————————

    (3)读了这个小剧本,和同学交流,然后试着演一演。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下列每个子中有两处(含标点)不是教材中的原文,请修改。

    1.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__________

    2.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复和胸怀。

    __________

    3.白色的鹅卵石铺满河床。

    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下面是王婷习作中的一段话,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读了西门豹治邺、王戎不取道旁李、还有刘备三顾茅庐……使我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与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请修改病句。

    (1)世界各地流传着五颜六色的神话传说。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救治病人,亲自试吃各种植物,以确定它们的药性。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综合改错。(四处错误:一个标点,一个别字,两个病句)

    莫泊桑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余篇。他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描写生动细致;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而且在法国文学中,都是曲指可数的,所以人称短篇小说之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在你周围的同学各有所长,有的读书,被称为小书迷;有的运动,被称为运动迷;有的爱唱歌,被称为小歌迷;还有小舞迷”……仔细观察一位同学,以瞧这______为题,写下来吧!要写清楚他(她)什么,到了什么程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