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菌儿”的眼睛比苍蝇还小( )
A.2000倍
B.1000倍
C.10000倍
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A.溺:溺水,淹没。
B.故:因此。
C.常:正常。
D.堙:填塞。
3、下列的诗句中,描写的季节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排序是( )
①几分钟后,一轮炫目的红日从平静的海面上露出了一点头。
②天快亮了。
③然后白云呈粉红色,又逐渐变成红色。
④低悬在海面上的一朵长长的白云,边缘发出灿烂的金光。
⑤最后燃烧起一片耀眼的朱红。
A.②①④⑤③
B.②④③⑤①
C.④③⑤①②
D.④③⑤②①
5、《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给飞机装上雷达来探路,科学家是从( )得到的启示。
A.蜜蜂认路
B.老马识途
C.蝙蝠声波
D.燕尾平衡
6、下列对“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
B.“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是写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
C.这段话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整齐,铺排得均匀。
D.这段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
7、仿照例子写词语。(6分)
果实累累
浩浩荡荡
8、读拼音,写词语。
wū yán zhuāng shì jiàn kāng xún mì
( ) ( ) ( ) ( )
fán xīng jǐng jiè biān fú shū cài
( ) ( ) ( ) ( )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节选)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谁)去_______(哪里)游玩时的情形。
【2】诗的第一、二句是____(写景 叙事),第三、四句是_____(写景 叙事)。
【3】诗的前两句体现了山西村的村民( )。
A.助人为乐
B.热情好客
C.体贴细心
D.无私奉献
【4】结合注释,写一写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
【5】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
A.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我们就能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明天。
B.面对困难时要懂得变通,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就再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决。
C.看问题要全面客观,否则就容易陷入困境,寸步难行
10、阅读理解
皮皮鲁的风筝
皮皮鲁喜欢放风筝。别看他才十二岁,可已有六年放风筝的历史了。今年, 皮皮鲁花了半年时间制作了一条巨大的龙风筝。皮皮鲁没见过龙,凭着自己的想象和前人的想象制作。每天入睡前,皮皮鲁都同龙风筝聊天。
放风筝的季节终于盼到了。
郊外的一块大草地是放风筝的场所,每年一到放风筝的季节,数百名风筝手都聚集在这里,形态各异的风筝在蓝天上竞翔,来观看放风筝的人更是成千上万。
皮皮鲁在爸爸的帮助下,带着龙风筝来到了郊外。
皮皮鲁的龙风筝刚一亮相,就吸引了大批观众。皮皮鲁很兴奋,只见他拽紧绳子,奔跑起来。
龙风筝起飞了。龙头升到空中,龙的身子就摇摆着腾空而起。皮皮鲁一边奔跑一边放线,风“呼呼”地从他耳边刮过,龙越升越高。满场观众的注意力都被龙吸引了。
天空中的龙风筝一会儿摇头,一会儿摆尾,时而上升,时而下降,像活的一样。
“它真像活龙!”一位老者赞叹。“这男孩子真会操纵!”一位中年男子夸奖道。
“简直是真龙!”一位姑娘惊叹。
皮皮鲁渐渐感到不对劲了,不是他操纵龙风筝,而是风筝在牵动他!又是一个腾飞动作,差点儿把皮皮鲁摔倒。
“漂亮啊!”“太棒了!”人们齐声喝彩。
只有皮皮鲁明白,他的龙风筝活了。
龙在空中任意飞舞戏耍,当所有人意识到皮皮鲁不会有如此高超的技艺时, 他们愣了。
不知是谁最先反应过来,大喊了一声:“这条龙活了!”人们不能相信这个判断,可眼前的事实又使人不得不相信。所有的人都分别在自己身上的不同部位捏了一把,不是梦!
记者们发疯似地跑向公用电话亭,抢着往自己的报社、电台发消息;作家们尽量仔细地观察龙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以便回去写报告文学;商人们开动计算机一样的大脑,迅速盘算着这条活龙的价值;老年人认为自己能看见真龙是好兆头 ;年轻人觉得这预示着自己事业的腾飞。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把龙同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
电视台的转播车在警车的引导开路下赶来了,城里的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赶来了,人群像潮水般地涌来了。
一位商人挤到皮皮鲁身边。“小孩儿,把龙卖给我吧,我给你五千元。”另一位商人大声说:“卖给我,我出一万元!” “我出一万五!”“我出三万!” ……
“我是动物园的,把龙卖给动物园吧!”动物园的经理赶来了。“我是马戏团的,应该让龙演出,卖给我吧!”马戏团团长眼珠都鼓出来了。
龙的身价已经浮动到二十万元了。……皮皮鲁顾不上细想他的龙风筝怎么会变活,他只知道这龙风筝是他用心血和情感制作出来的,用心血和情感凝造出的东西,同广阔无垠的天空融合时,是有可能产生生命的。
想占有龙的人们围着皮皮鲁,已经有人开始从皮皮鲁手中抢绳子了。皮皮鲁预感到这条活龙的命运了。
无线电波将活龙的信息传播到全世界。许多国家召开了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将这条真龙弄到手。数十个负有绝密使命的别动队开始行动了。
皮皮鲁身边的人还在争夺真龙的购买权。远方的空中出现了拖着大网的直升飞机。
自然界没有龙。这第一条龙是属于大自然的。皮皮鲁这样想。
他悄悄从兜里掏出小刀,割断了拽着龙的线。龙在空中打了个滚儿,向高空升去。
皮皮鲁身边的人在一瞬间都呆了,紧接着他们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皮皮鲁望着走进大自然怀抱的龙,笑了。
人们又重新将皮皮鲁团团围住了,纷纷向他订货,要他再制作真龙。
皮皮鲁拿定主意不出售龙。至于以后还做不做龙风筝,要看第一条活龙的命运如何再定。
【1】皮皮鲁认为自己的龙风筝变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2】“皮皮鲁预感到这条活龙的命运了。”你觉得这条龙的命运会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材料一:凿壁借光
汉朝时,有个少年叫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多看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材料二:程门立雪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杨时。杨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也很谦虚好学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从别人那里获取。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要做到。
那一年,杨时已经四十岁了,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cù)提前约好了一起找程颐(yí),程颐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大学问家。杨时和他的好朋友游酢走到程颐家的时候,得知程颐当时正好在家里面睡觉。由于杨时是一位很懂礼貌的人,于是他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老师睡觉的时候去打扰老师,即便是自己很渴望马上学到知识。就这样杨时和他的朋友两个人就安安静静地站在老师的门口,等待老师醒来。
过了一会儿,天空中渐渐地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也开始变得很冷。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但是老师还在睡觉。他们依然很有礼貌,没有打扰老师,而是在大雪中等待。这时候,杨时的朋友游酢因为寒冷的冬雪天气已经坚持不住了。他有好几次想要把程老师叫醒,但是杨时没有让他这么做。
他们两个人在大雪中坚持着,坚持站着等待着老师醒来,等待老师醒过来给他们讲解问题。当程颐老师睡醒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
材料三:手不释卷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己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
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就一直推托。
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候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你年轻聪明,如果能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非常感动,便抓时间开始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很多书籍。
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在后来的打仗与行军中灵活运用了很多文韬武略,有智有勇屡建奇功,最后成为了吴国赫赫有名的主将。
【1】这三篇文章都是___________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如饥似渴——___________ (2)目不识丁——___________
【3】请用1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三则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1)材料一《凿壁借光》中讲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故事。
(2)材料三《手不释卷》中的“吴下阿蒙”指的是___________(谁),比喻___________。
(3)这样的故事你肯定读过很多,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故事(标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按照课文内容填表。
文章名 | 故事的主人公 | 故事发生的朝代 | 提取能体现主人公精神或品质的关键词 |
《凿壁借光》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程门立雪》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手不释卷》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做题。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________
【2】请你结合课文写一写对“中华不振”这个词的体会。
________
【3】如何理解“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用“﹏﹏”画下来,把批注写在原文旁边空白处。
【4】联系课文想一想,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请你以小练笔的形式写一段话,注意写清楚理由。(短小精炼,至多写满)
________
13、阅读。
夜晚,在森林里
啄木鸟先生是森林里最循规蹈矩的居民。他白天工作,晚上睡觉,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一天傍晚,啄木鸟干完活回家,他飞过猫头鹰大叔家的时候,猫头鹰刚起床,准备上夜班。猫头鹰大叔请啄木鸟进去坐坐。
啄木鸟真是有点儿累了,便在猫头鹰家小坐片刻。猫头鹰大叔的儿子端来两杯饮料,一杯给爸爸,一杯给啄木鸟先生。
啄木鸟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有点儿苦味,但很香、很甜。他正口渴,一仰脖就“咕咚 咕咚”喝下去了。
猫头鹰大叔接过茶杯,打开盖子刚想喝,突然皱起眉头说:“怎么是桔子汁?”
原来是小猫头鹰拿错了饮料,啄木鸟喝下的是一杯浓咖啡,这是猫头鹰大叔上班前的提神饮料;而送给啄木鸟先生喝的桔子汁,却到了猫头鹰大叔的手中。
这天晚上,啄木鸟先生再也睡不着了。他数了近旁的树叶,再数天上的星星,依然没有丝毫睡意。
月光下,大树变成了一团团黝黑的影子,夜晚的树林很美丽,啄木鸟先生第一次欣赏到大森林的夜景。
远处的树丛里亮着两束光,还没等啄木鸟看出名堂,这两束光猛地朝树下栽去。一只正在偷东西的田鼠,被猫头鹰擒获了,那两束亮光,正是猫头鹰锐利的大眼睛。啄木鸟屏息静气地看着。不一会儿,猫头鹰就抓到了三只田鼠。三个隐藏在森林里的小偷被消灭了。
天快亮了,啄木鸟再也忍不住了,他来到猫头鹰跟前。
“猫头鹰大叔,真对不起,打扰您一下!”
“你好,啄木鸟先生,这么早就起来了?”
“不,我一晚上没睡,第一次看到森林的夜晚,也看到了您的辛勤劳动,我真高兴。有件事,我得请您原谅——”
“什么事?”猫头鹰感到很奇怪。
“我曾经对别人说:‘猫头鹰一家真懒情,大白天的别人在工作,他们一家人却在睡大觉。’现在看来我误会你们了……”啄木鸟说。
“ ”猫头鹰解释道。
“是的,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森林里,我们平时沟通太少了。”啄木鸟若有所思地说。
(《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11.10 张秋生)
【1】“啄木鸟先生是森林里最循规蹈矩的居民。”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啄木鸟先生白天工作,晚上休息。
B.啄木鸟先生上完班去猫头鹰家里做客。
C.啄木鸟先生夜晚观察猫头鹰捕捉田鼠。
D.啄木鸟先生听了猫头鹰的话若有所思。
【2】下列关于啄木鸟和猫头鹰的日常生活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猫头鹰白天工作,晚上睡觉。
B.啄木鸟白天休息,晚上工作。
C.啄木鸟白天工作,猫头鹰晚上工作。
D.啄木鸟和猫头鹰都是晚上休息。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猫头鹰很辛苦,要上夜班,所以需要喝咖啡提神。
B.啄木鸟先生睡不着,是因为误喝了猫头鹰大叔的咖啡。
C.啄木鸟先生来道歉,是因为误喝了猫头鹰大叔的咖啡。
D.啄木鸟和猫头鹰工作时间不一样,所以总是缺乏沟通。
【4】找到文中画“﹏﹏﹏”的句子,听完猫头鹰大叔的回答,此时啄木鸟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这句话?( )
A.开心
B.难过
C.愤怒
D.惭愧
【5】本文一共写了三件事,请照例用简洁的语言将它们概括下来。
第一件事:啄木鸟误喝了猫头鹰大叔上班前的提神饮料咖啡。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 ”处省略了猫头鹰大叔的什么话呢?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写一写。
14、阅读与鉴赏
齐白石的爱国故事
①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要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便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转,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②又有一次,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yǎn)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rǔ)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③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今北京)。齐白石为了不被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jīn)此告知,恕(shù)不接见。”
④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茎上,窥伺(kuī sì)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鸟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做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鸟,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1】读懂文章,准备召开“齐白石故事会”,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读画“______”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白石既然愤恨宣铁吾和汉奸,为什么还要给他们作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白石害怕了,不敢不画。
B.齐白石一方面要保护自己,一方面又不让坏人得逞,因此想出了巧妙的办法:作画讽刺他们。
C.齐白石是画家,以画画为己任。
(3)齐白石共画了三幅画,请补充表格,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作画对象 | 画的内容 | 题字中的关键词,句 |
宣铁吾 |
|
|
| 不倒翁 |
|
|
| 虾不浮,翡翠奈何 |
(4)“硬要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中的“硬”字隐藏着故事情节,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会召开了,请完成以下任务:
(1)老师任命你为故事会的主持人,要求结合资料袋和文章内容准备齐白石的介绍词,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一种?( )
资料袋 齐白石(1864.1.1—1957.9.16),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齐白石书法擅长篆书和隶书,行书有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
A.齐白石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的画造型简练,意境朴实:行书有古拙之趣。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不畏强权具有民族气节的斗士。
B.齐白石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的画造型简练,意境朴实;行书有古拙之趣。
(2)一位同学的故事在“生动”一栏得到了良好的评价,你觉得下面的哪些建议可以帮助该同学达到优秀。( )(多选)
A.人物的语气要恰当,如敌人被戏弄后说话时应体现出气急败坏。
B.完全按照文本来讲故事,不必加入想象中的细节。
C.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如做出“仰头拂袖而去”的动作。
【3】故事会虽然结束了,但关于故事的思考还在继续:
本文与课文《梅兰芳蓄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请选择正确的说法。( )(多选)
A.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艺术家,都有民族大义,爱国精神。
B.两篇文章都赞美了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C.故事情节都体现了主人公与敌人的斗智斗勇。
15、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一书中有许多令人敬仰的角色,哪一位在你心中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说说你的理由。(本册课本中的人物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1)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学生、青年、解放军。
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提升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要努力改正并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每演完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猛烈地鼓掌。
3.爷爷经常回忆过去那令人辛酸的往事。
18、修改病句。
①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说昨天晚上是最愉快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天地。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写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条理清晰,题目自拟, 字数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