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这句话是动作描写,表现出“我”( )的心情。
A.生气
B.着急
C.伤心
D.害怕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哄骗 起哄
B.纪昌学射 纪律严明
C.奇观 观潮
D.重整旗鼓 整装待发
3、小明要转到其他的学校了,要离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他感到非常的伤心,你觉得下面安慰的语言不太合适的是( )
A.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开始,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B.到了新的学校,你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C.小明,我们隔着也不远,我们还是会经常见面的。
D.那也没有办法呀,我们也帮不了你。
4、下列生字读音与“琬”字不同的一项是( )
A.宛 B.碗 C.脆 D.婉
5、“死灰复燃”中“复”的意思是什么?( )
A.回去,返
B.回答,回报
C.又,再
D.不是单一的,许多的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A.传送 裤子 玫瑰
B.铃铛 幕色 茉莉
C.镀亮 胸怀 芥菜
D.敬佩 严厉 辣椒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古开天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
B.《观潮》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记叙的。
C.《王戌不取道旁李》中的王戌聪慧,善于推理。
D.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他想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8、补充词语。
(_______)惊(_______)怪 欢(_______)喜(_______) (_______)顾(_______)盼
(_______)张(_______)望 七(_______)八(_______) 冰(_______)雪(_______)
(_______)倒(_______)歪 转(_________)为(________) (_______)口(_______)声
争(_______)恐(_______) (________)处(________)生 (_______)心(_______)魄
9、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0分)
(1)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①这段话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 和 。
②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①“这样”指的是怎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文中的动词用得十分准确,找出来抄在下面横线上。
11、童年笨事
如果回想一下,就会发现每个人儿时都会做一些笨事,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
追“屁”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shì)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我认为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就是汽油味,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于是跟大人走在马路上时,我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氣,当有汽车开过,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后来我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
一次,一辆摩托车刚好停在我家弄堂口。它的车尾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便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钻进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恨不得把肚子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天哪,这难道就是我曾迷恋过的汽油味儿!这时只见好几个人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发笑,原来,猛烈喷出的油气把我的脸熏得一片乌黑,我的模样狼狈又滑稽……
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并且逐渐懂得,任何事情,做得过分以后,便会变得荒唐,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跳河
这还是读初中一年级时的事情。放暑假的时候,我常常和弄堂里的一批小伙伴一起下黄浦江或者苏州河游泳。有一天,看见几个身材健美的小伙子站在苏州河桥栏上轮流跳水,跳得又潇洒又优美,我突然也想去试一试。小伙伴们知道我的想法后,都纷纷劝阻我,可是我完全听不进去。然而当我站在高高的桥栏上之后,却真的害怕起来,尤其是低头看桥下的流水时,只觉得头晕目眩。在这之前,我从未在超过一米以上的高度跳下水过,现在一下子要从七八米高的地方跳入水中,而且没有任何准备和训练,真是有点冒险。
我犹豫了几秒钟,然后眼睛一闭,跳了下去。但结果非常糟糕,因为太紧张,落水时身体蜷曲着,背部被水面又狠又闷地拍了一下,几乎失去知觉。等我挣扎着游上岸时,才发现背脊上红红的一大片。
为逞一时之强而去冒这样的险,似乎有点蠢,有点不值得,但我因此而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凡是我想要做的,我一定能够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信条越来越明确。尽管以后我也不断地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我从没有轻易放弃过自己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屁’”实际上是追的________,用“___”画出表现“我”喜欢“追‘屁’”的句子。
【3】“追‘屁’”这件童年笨事给我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本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的童年笨事都体现了“我”的笨。
B.“我”小时候喜欢汽油味,后来不喜欢了。
C.“跳河”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不能逞一时之强做蠢事。
D.作者借自己的童年笨事来告诉读者他的人生感悟。
【5】“跳河”这件事,作者后悔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的童年发生过什么笨事?给你什么启示?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先生,您认错了人”
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苛刻。前往应聘的都是具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中国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人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这次招聘考试的第一关主要考应聘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1】选文是按照______(空间 游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最后两句“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作者没有放到写内洞的下一段中,这样安排的理由是( )
A.这句话只是写孔隙,与内洞没有丝毫关系。
B.这句话与上文承接紧密,讲的也是过孔隙的情形。
C.这句话放在结尾对本段起总结作用。
【3】文中画“﹏﹏﹏”的句子“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写出了孔隙_______和______的特点;“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则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受。
【4】内洞中的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你能想象其中的两种可以比作什么吗?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1】用“﹏﹏”在文中画出表示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
【2】联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当我们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我们总会想起一位神仙,她就是_______;也会想起这样一个神话故事,那就是《__________》。我想对女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反问句。
老婆婆的礼物是真诚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李文文用她那两只勤巧的双手,做了满满一瓶幸运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虚心地接受了批评,因此迅速地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去参观了湘西州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穿上了新衣服,脱下了旧衣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书信一直以来是人们重要的联络手段。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给远方的亲人或其他人写一封信,向他讲讲你最近经历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有趣的一堂课、好玩的一次游戏、课间的插曲……注意书信的格式规范,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