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赣州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平时留心( )周围的事物,能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A.察看 B.观察 C.凝视 D.检查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人家说话时,他总是喜欢敲边鼓

    B.一名工人因醉酒闹事被老板炒鱿鱼了。

    C.今天要不是我大意了,根本不可能栽跟头

    D.我爸爸在我们家是占上风的,所有的生活开销都由他提供。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B.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猫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广的了。

  • 4、排列句子顺序。下面有三种答案,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终点线上也站满了蚂蚁,有的举着树叶,有的举着果壳。

    ②他们你追我赶,大步冲向终点。

    ③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蚂蚁王国的运动会隆重开幕了。

    ④因为他们都知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

    ⑤瞧,一队蚂蚁正在森林里进行跑步比赛。

    ⑥大家在欢快地唱歌跳舞,一起为参赛的运动员加油。

    ⑦获得冠军的蚂蚁兴高采烈,没有获得名次的蚂蚁也很开心。

    ⑧这次的蚂蚁运动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A.

    B.

    C.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叔叔出去推销保险处处碰钉子,心情很失落。

    B.她偶尔会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今天又破天荒把家里都扫了一遍。

    C.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奋起抗灾,各行各业闻风而动,为抗灾一路开绿灯

  • 6、读下面对话,转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李红:“陈辉,你告诉我妈妈,中午我要办黑板报,不能回家了。”

    陈辉:“好的,李红。”

    A.妈妈,跟您说一下,我中午要办黑板报,不能回家了。

    B.妈妈,跟您说一下,李红中午要办黑板报,不能回家了。

    C.阿姨,李红让我告诉您,她中午要办黑板报,不能回家了。

    D.阿姨,陈辉让我告诉您,他中午要办黑板报,不能回家了。

  • 7、找出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得心手(反应、配合)

    B.为精卫(病故)

    C.情达理(懂得、明白)

    D.无缘无(原因)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胸有成(   一(   )不苟   受( )匪浅

    马到成(   胆小如(       )林春满

    以上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词语不同的一个是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课内阅读。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请把这首诗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3.诗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在下面注上本诗中的读音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

    舍(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似(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4.“更”的意思是   

    5.给“似陶家”选择正确的解释。(  )

    A.好像一户姓陶的人家

    B.好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6.理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片段)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光,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náng láng)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 署)消热。

    胭脂(zhī zhi)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  祥)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笔、墨、砚台和_________被称为文房四宝”。

    3李时珍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辨别鸡肠草和鹅肠草,表现了他 _________

    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麻雀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身躯 ______的神情  

    ______的爪子 ______的牙齿

    2本文作者是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讲述了一个___________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

    3“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你觉得,“我”为什么着急唤回猎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研究——________   模仿——_________

    3秘密指的是什么?   在选文中画出来。

    4针对选文内容,请你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②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④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⑤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⑥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⑦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用一两句话写写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完成下列练习。

    ①文中,少年周恩来对_________________感到疑惑不解。

    ②第⑥自然段中的“肇事”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围观的中国人_____________的心情。

    【4】下列关于“中华不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的中国很落后,很多地方都被外国人占据了,这些地方不能随便去。

    B.当时的中国很落后,十二岁的周恩来只能离开家乡淮安,随伯父来到东北。

    C.当时的中国很落后,面对外国人的欺负,我们只能忍气吞声,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 14、阅读理解。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选择(            )中正确的词写下来。

    【2】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3】神话故事中的神奇人物很多,介绍一个这样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让人类获得了新生,人类怎么能不感激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______________:“以后可要好好努力。”

    4.天火熄灭了。(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家的小狗阿汪特别活泼。白天总是跑来跑去,有时候还会跳起欢乐的圆舞曲。晚上睡觉,它非要窝里、窝外地和我玩捉谜藏,总该安分了吧,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用不完的劲儿。妈妈说,阿汪的活泼个性,跟它是否喜欢主人有很大关系。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了防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全家人都足不出户,只有妈妈去市场买了菜。我每天做完作业就锻炼身体和睡觉和看电视。爸爸最难受,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事干。

    ___________________

  • 18、他穿一身黑色礼服和一顶黑色礼帽,好看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我是小作家。

    1._____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3)语句通顺,字数在400字左右。

    2.请用题后的词语,围绕一个意思,创作一篇童话故事。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小溪妹妹、榕树爷爷、喜鹊、兔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