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法布尔的作品,文中第五粒豌豆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B.《麻雀》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赞扬了伟大且无私的母爱。
C.复述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越详细越好。
D.书信由称呼、问候语、祝福语、署名和日期这几部分组成。
2、下列与“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中的“囊”的读音不同的是( )
A.探囊取物
B.鼓鼓囊囊
C.囊空如洗
3、下列句子运用了设问这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B.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C.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B.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
C.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D.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假日 家雀儿 否则 角色 薄雾
A.jià què fǎo jué bó
B.jiǎ qiǎo fǒu jiǎo báo
C.jià qiǎo fǒu jué bó
D.jiǎ què fǎo jiǎo báo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暮色 生锈
B.辣椒 严厉
C.花圃 红薯
D.海腮 拔打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磕头(kē)巫婆(wù) B.官绅(shēng)猎豹(bào)
C.娶妻(qǔ)灌溉(kǎi) D.开凿(záo)徒弟(tú)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波( )壮( ) ( ) ( )不断 ( ) ( )罗列
( ) ( )雄伟 ( ) ( )以求 疲( )不( )
9、现代诗歌阅读。
绿与丹
春天,绿的世界;秋天,丹的天地。
绿是播种的颜色,绿是希望的颜色,又是走向成熟的颜色。
到了夏季,绿变得更浓更深。
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翁动,生命在炽热风雨中争斗。
于是,凉风起,秋天到了。
枫叶如丹,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丹是收获的颜色,丹是成功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生命的颜色。
绿与丹,打扮着天地。
为人间,演化出五色斑斓。
【1】下列对诗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界中到处充满着生命。
B.生命的成长充满着艰辛和奋斗。
C.生命的价值在于运动。
D.生命中既有幸福,也有苦难。
【2】诗中说“枫叶如丹”,我们知道“丹”就是(_________)色。“秋天到了”,何止枫叶如“丹”呢!想想果园里(__________)如“丹”,花园里(____________)如“丹”。
【3】这首诗歌颂的是( )
A.红与绿。
B.生命。
C.播种与收获。
D.希望与收获。
【4】诗中的“绿”和“丹”分别代表了什么?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绿与丹”的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请原谅,胡蜂!
在养蜂人的营地,我曾看到过胡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马蜂)同蚂蚁一起在蜜桶里偷食蜂蜜。这个经验,导致我后来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
胡蜂在我的窗外筑巢期间,为了酬劳它们,我在巢下的窗台上为它们放了一只尚有余蜜的蜂蜜瓶。我是下午放上去的,但到了傍晚,也未见一只胡蜂触动蜜瓶。晩上9点,我突然发现外面蜂巢大乱,只见窗户上,瓶子里,到处都是胡蜂。可能它们天黑停止工作后部分胡蜂出来吃蜜,这些带有蜜味的胡蜂回巢后遭到了攻击。直到夜里11点,蜂巢才渐渐安静下来。我打开纱窗,将瓶子放倒,里面还有七八只胡蜂无法出来。这些满身是蜜的胡蜂,缓缓地沿窗户向上爬去,它们小心翼翼地接近蜂巢,身后的玻璃上留下了道道蜜痕。
翌日一早,胡蜂又正常地开始了它们紧张而有序的筑巢工作。一种预感,使我忽然想到楼下看看。在楼下,我找到了十余只死掉的胡蜂。由于愧怍,我没有将这件事写进《我的邻居胡蜂》里。但我当天写了日记,我在最后写道:“请原谅,胡蜂。”(有删改)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这个经验”指的是( )
A.胡蜂在蜜桶里偷食蜂蜜。
B.胡蜂晩上才会吃蜂蜜。
C.胡蜂白天的工作紧张而有序。
D.胡蜂吃完蜂蜜就会死去。
【2】“我”在窗台上放尚有余蜜的蜂蜜瓶的本意是( )
A.留下胡蜂在窗外筑巢。
B.看胡蜂会不会为抢夺蜂蜜而打架。
C.酬劳胡蜂在窗外筑巢。
D.想证实胡蜂会不会偷吃蜂蜜。
【3】“我的预感”是( )
A.胡蜂会死掉一些。
B.胡蜂会抓紧时间筑巢。
C.“我”会写日记。
D.胡蜂会不想和“我”做邻居。
【4】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B.要认真观察,行事时才能遵循自然规律。
C.要会观察,才会写观察日记。
D.只有观察,才有观察成果。
【5】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实际上不了解“胡蜂”?至少列举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想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波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着。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收庄稼前,村里的风俗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这句话中“秋虫唱着”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3】第2自然段写了“我”和“阿妈”在哪里走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月亮时“我们”看到了什么?用“ ”在选文中画出来。
12、课内经典,绚烂回放。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向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这三段话节选自课文《 》,讲述 青年爱鱼成癖、观鱼如醉、画鱼如生的故事。(2分)
(2)本文生动细腻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句是作者对青年的 描写。※句是作者对青年的 描写。⊙句是作者对青年的 描写。(3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分)
一丝不苟:
(4)面对如此执着的青年人,画得一手精绝的金鱼画,你认为他最成功之处在哪里?把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3分)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收易拉罐的小男陔儿
星期天我去美国友人家里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杂物间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朋友说。“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大约一小时,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可以进来吗?”朋友应(yīnɡ yìnɡ)声道:“进来吧。”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了杂物间,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儿响。朋友与我在屋里聊天,全然不介意小家伙们在杂物间里折(zhē zhé)腾。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啦!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杂物间。几个曾装满空罐儿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luò nuò)一个地放得整整齐齐。
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个小的大约只有10岁,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 )是刮风下雨,( )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空罐子不会比在中国更赚(zhuàn zhàn)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这钱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放进了一个硬纸箱,“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法定驾驶车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
突然,我涌上一个念头,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嗨,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1】认真读短文,用“√”画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 )里。
尽管……还是 无论……还是……
【3】短文主要讲哥儿俩想用_________买_________,就利用每个星期天_________。
【4】“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了杂物间,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儿响。朋友与我在屋里聊天,全然不介意小家伙们在杂物间里折(zhē zhé)腾。”
上面这句话中,从“熟门熟路”这个词,你能感受到___________;从“叮叮当当”这个词你又能感受到____________。
【5】我会体会:
(1)“卖易拉罐买汽车?”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作者称呼哥儿俩“小家伙们”到“男子汉们”的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如果让你来给小哥俩这辆车起个名字,你想起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天地。
共同的秘密
矿工下井刨煤时,一镐刨在哑炮上,矿工当场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以矿上只发了一笔抚恤金,不再过问矿工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痛后因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她又无( ),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去。这时矿工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上食堂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上支个摊儿,卖些早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矿工妻子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
于是一辆平板车往矿上一支,馄饨摊就开张了。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时间一长,许多矿工的妻子都发现自己的丈夫养成了一个( )的习惯:每天下井之前必须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般猜疑,甚至采用跟踪、质问等种种方法来探个究竟,结果均( )。甚至有的妻子故意做好早饭给丈夫吃,却发现丈夫仍然去馄饨摊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队长刨煤时被哑炮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队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从此以后,吃馄饨的又多了一个女人。
( ),馄饨摊前,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却从未少过12人,穿透十几年岁月的沧桑,仍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注释:①〔抚恤金〕:国家或组织发给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的费用。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时光飞逝 一无所获 一技之长 雷打不动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矿上给矿工妻子和儿子一大笔补偿金。(_______)
(2)每天至少有12个人去吃馄饨。(_______)
【3】这12个矿工的约定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
【4】矿工的妻子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
A.为什么自己的丈夫每天下井前必须吃一碗馄饨。
B.为什么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
【5】请你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恰当的短语替换短文题目。
15、日积月累。
(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2)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我还知道一首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5处错误)
“哈利·波特”这本书写得深动形象,我很早就想看。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书,坐在座位上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向哈利·波特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尊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满了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修改病句。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早晨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幸福的笑脸和广播里欢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写你的身边事。(25分)
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在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吧!有些事让你快乐,有些会让你激动,有的还可能让你烦恼……请你选择一件写下来。别忘了给自己的文章加个题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