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池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灌概 掩护

    B.唯一 大慨

    C.边缘 竟赛

    D.求饶 震惊

  • 2、下列神话故事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天辟地——女娲 B.“盗”取火种——普罗米修斯

    C.衔石填海——炎帝 D.炼石补天——共工

  • 3、尼摩船长在海底用 ( ) 做的笔写字。

    A.鲸鱼的鲸须

    B.鹅毛

    C.塑料

    D.铜管

  • 4、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是(   

    A.开辟

    B.拆除

    C.狂风大做

  • 5、一连下了好几场秋雨,奶奶把厚衣服拿出来让我穿上,对我说:“( )。”

    A.二八月,乱穿衣

    B.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立了秋,把扇丢

    D.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 6、“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出自(        

    A.《后汉书》

    B.《论语》

    C.《学记》

    D.《史记》

  • 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那么多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不断 我们的生活。

    A.改善 改变 改观

    B.改观 改变 改善

    C.改善 改观 改变

    D.改观 改善 改变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诗人先写空山___________,接着一声__________打破了空寂。诗人用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出山林__________(①清晨 ②晌午 ③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2】下列句子对古诗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鹿柴”中“柴”读音zhài,是栅栏的意思,所以诗题的意思为:鹿的栅栏。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句中“返景”是指诗人返回深林中。

    C.“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指的是用鼻子闻味道。

    D.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

    特殊的墙

    暑假里有一天,我做完作业,无意间打开电视机。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

    怎么办?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墙——不是该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建筑吗?面对这堵墙,我愕然了。这是一堵不平凡的“墙”,它是由一颗颗燃烧着的爱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垒成的。它完全可以与我国的世界之最——万里长城一样震惊中外,甚至比万里长城更伟大。

    今天的社会上,不是还有一些人也在筑“墙”吗?他们为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在夜以继日地修筑着一堵堵“中国墙”。面对此情此景,我再也坐不住了。我拿起自己心爱的存钱罐,跑出家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赤诚( )     平凡( )

    【2】文中的“在这紧急关头”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三种“墙”,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特殊的墙”特殊在哪里?

    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跑出家门干什么去了?

    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①蟑螂是一种非常令人讨厌的昆虫,它们不但什么都吃,而且繁殖能力特别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有时候当你在外面遇到它们时,你会发现它们尾巴上的须一抖一抖的,就好像排便排不出来。你可别误会,它们这可不是要方便,而是正在偷听你说话呢!

    ②蟑螂这样的昆虫唱不出优美的歌,不需要用声音进行复杂的交流,因此,也就不需要听清复杂的声音,所以它们的“耳朵”也就没有蟋蟀那么灵敏。在形状上,它们的“耳朵”是毛茸茸的,叫“听觉毛”。

    ③不同的昆虫,听觉毛长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长在身体表面上的那种短短的小毛,也有的是触角、尾须这样长长的毛。听觉毛虽然长得不像鼓膜听器,不过它们听声音的原理差不多。当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时,听觉毛受到振动,跟听觉毛相连的神经就发出信号,昆虫就知道外面有声音了。

    ④听觉毛是很多昆虫的“耳朵”。比如蚊子,有时候你能看到那些雄蚊子在抖它们的触角,其实它们就是在用触角上一种叫作“轮毛”的听觉毛寻找雌蚊子的声音——你讨厌的那种嗡嗡声。此外,一些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这样它们就能感受到各处传来的声音,从而在危险来临前及时飞走。

    【阅读链接】

    许多昆虫身上都长有细细的绒毛。不同的昆虫身上绒毛的数量、位置和作用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昆虫的细绒毛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又与神经系统相联系,组成一台神奇的“机器”,这台“机器”不断帮助昆虫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比如,蚂蚁能通过触角触碰来识别自己的伙伴,苍蝇能嗅到食物的气味,都和它们身上细细的绒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昆虫身上的细绒毛不仅有听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完成表格。

    昆虫

    听觉毛的位置

    听声音的原理

    蟑螂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听觉毛受到振动→⑤______________

    雄蚊子

    ________

    蛾子

    ________

    【3】联系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章主要讲了昆虫身上细绒毛的不同位置和作用。_____

    (2)神奇的“机器”指的是昆虫身上的细绒毛。_____

    (3)“蟑螂这样的昆虫唱不出优美的歌”与“蟋蟀就会在平台上弹琴”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_____

    【4】第④段中的加粗词“一些”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写一个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一只不守纪律的小雁

    一队队大雁从南方飞来。它们一块儿飞过高山和大河,又一块儿落在湖边休息,一刻也不分离。夜晚睡觉时,总有一只大雁去放哨,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在一队大雁群里有一只小雁,不愿意跟大队一起行动。老雁再三叮嘱它:“妥守纪律,随便离开队伍是危险的。”但是小雁满不在乎。

    一天黄昏,小雁偷偷地飞走了。它在无边无际的天空独自飞着,一边飞,一边还得意地唱着歌。忽然,“砰”的一声,把它下一跳。它低头一看,一个猎人正对着它放抢,幸好没有打中。小雁急忙用力扇动着翅腾,飞进云层。它想:多危险啊!差点儿把命给送掉了。还是回去吧!但是又想:那样太没出息了,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吧!

    天渐渐黑了,小雁飞到一座高山的上空,口渴了,肚子也饿了。它想:过了这座山,该到河边了吧!它打起精神,勉强地飞过了高山。可是,山这边并没有湖,只有一片漆黑的密林荒坡,它知道自己迷失了方向。这时候,小雁疲惫极了、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它落到地上,很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忽然又想起来:谁来放哨呢?说不定会有狐狸、狼跑出来……它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刻回到队饭里去。但是,在这漆黑的夜里,上哪去找它们呢?它伤心地哭起来了。正在这时候,一只凶恶的狼嚎叫着从树林里跳出来,小雁吓得浑身发颤,扇起翅膀赶快飞到半空中。

    小雁独自在天上飞,心里又急又怕。这时它知道,独自飞行是危险的,只有在集体里,才是最安全的。

    最后,不守纪律的小雁终于飞回了雁群。

    【1】按短文内容填空。

    在雁群里生活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夜晚睡觉时,____。它们一块儿飞过高山和大河,又一块儿落在湖边休息,__

    【2】离开队伍的小雁遇到了最可怕的两件事:

    一是:__

    二是:__

    【3】文中对这只离开队伍的小雁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心理描写,试着用“﹏”画出一处心理描写的语句。

  • 13、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狠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选段是按照__________(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顺序来写的。

    【2】选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3】选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画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检测台

    松鼠(节选)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__________ (蛰伏 潜伏)不动。它们是十分__________(警觉 警示)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__________(轻松 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__________(错乱 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在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请分别指出①②③三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

    第①段: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

    第③段: ____________

    【3】文中写松鼠的搭窝过程,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找出语言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因为他得了重感冒,所以他还坚持到校学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巡警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中国巡警训斥这个中国女人。(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了防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全家人都足不出户,只有妈妈去市场买了菜。我每天做完作业就锻炼身体和睡觉和看电视。爸爸最难受,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事干。

    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改正了自己的缺陷。

    (2)通过这次比赛,使同学们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

    (3)《西游记》非常好看,我爱不释手,不肯放下。

    (4)我们要认真改正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5)我的妹妹已经上四年级了,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由于她学习态度明白,学习方法正确,因为,她取得了好成绩。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快乐习作

    兰兰一家打算国庆节期间来一次自驾游,你认为他们去哪里游玩比较好?请你推荐一个好地方。注意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