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戏剧术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外末) ②端下好 ③云 ④正宫 ⑤滚绣球 ⑥一煞 ⑦唱 ⑧正旦 ⑨科(介) ⑩倘秀才 ⑾花脸 ⑿耍孩儿 ⒀鲍老儿 ⒁卜儿 ⒂快活三 ⒃净 ⒄白
A. 角色名①⑧⑾⒁⒃
B. 角色表演指示③⑦⑨⒄
C. 宫调名②④
D. 曲牌名⑤⑥⑩⑿⒀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我见相如,必辱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下列对诗词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B.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借代)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拟人)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②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
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④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让演员倪大红声名大噪,其风头之劲甚至超过了许多当红男演员。
⑤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⑥诗歌本来是高贵的文体,但是写诗的人鱼龙混杂,相应的诗歌作品的质量就难免参差不齐,因此诗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A. ①④⑥ B. ①⑤⑥ C. ①④⑤ D. ④⑤⑥
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顶层设计。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次改革被视为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次改革。
迄今为止,已有三批新高考省份出台了改革方案。2014年,浙江和上海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分别公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 4 省份成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9年4月,河北、辽宁、重庆等8省份相继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高考,到2021年初步建立新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第一、二、三批试点省份改革方案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后一批的高考综合改革是在前一批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有继承,又有调整,体现了创新性。
(摘自张卫《三批试点省份新高考改革方案启示了什么》)
材料二:
从本次对某校的问卷调查来看,仅有7.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做过较详细、系统的规划,40.1%的学生只做了近期规划,而高达44.8%的学生想过做规划但未付诸行动,还有6.3%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做规划。面临新高考,仅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而高达81.5%的高中生采取消极或被动的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对新高考改革未作考虑并幻想到时候总会解决(49.4%),以及对新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影响而感到焦虑(14.8%)或茫然(17.3%)。
(摘自徐文君《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调查》)
材料三:
新高考选课带来的其中一个影响,就是未来志愿的填报。高校的不同专业会对学生的选考科目有不同要求。有些高校专业对选考的科目设了限制,如理工类专业一般会要求学生选考物理科目。因此,如今学生也需要提前考虑自己将要选择的大学专业是什么,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就业方向如何,特别是各个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2014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积累了不少经验。杭州高级中学引进了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为学生提供3个参考类型,并按适合程度排序,帮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杭州学军中学每年高一新生进校之后,都会完成生涯发展档案的录入,班主任在之后的班级管理中,可随时查阅生涯发展档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协助学生解决生涯选择中的有关困难。
(摘自《广东新高考选课走班怎么“走”?》)
材料四:
图1:
图2: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招生专业名称 | 包含专业 | 首选科目要求 | 再选科目要求 |
10001 | 北京大学 | 历史学类 | 历史学、世界史、外语语言与外国历史 | 物理或历史均可 | 不提科目要求 |
10183 | 吉林大学 | 历史学 | 仅历史 | 地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
(选自《2021年在粤招生本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
【1】下列符合吉林大学“历史学”专业2021年在粤本科招生选科组合要求的一项是( )
A.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
B.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
C.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地理
D.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地理、政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了考试招生模式,目前已有三批新高考省份出台了改革方案。
B.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改革方案,既借鉴了前两批改革省份的宝贵经验,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C.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堪忧,相关问卷调查统计超过半数学生没做过学业规划,这说明学校不够重视学业规划指导。
D.由于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不同,相同的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的选考科目要求。
【3】结合材料,谈谈高中生该如何做好新高考背景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段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 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①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②,水阔烟波渺。
[注]①故:依旧,仍然。②新声:新谱的曲子。采菱,采菱女,代指歌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词先用“新月”与“暗水”相映,再用“疏星”与“流萤”相照,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
B.“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可它的亮光落下的时候掩不住暗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生哲理。
C.词的上片选取了夏夜有代表性的景物,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运用衬托手法,以明衬暗,以声衬静,写出了夏夜的静谧。
D.本词是叶梦得晚年隐居浙江湖州所作,当时的南宋词坛多以豪放见长,叶梦得的豪放词富有哲理,豁达开阔,意境深远,本词就是这种特点的代表。
【2】请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9、阅读下列文段,并回答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 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 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萧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 顺流而东也
B.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 舞幽壑之潜蛟
D. 侣鱼虾而友糜鹿
【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4】翻译下面三句话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又是____飘香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题目空格处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3)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4)用规范汉字书写;(5)字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