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线粒体数量增加
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体积变小
2、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CaCO3保护色素和少许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
B.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①②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
C.①②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①色素环呈现橙黄色,③色素环呈现蓝绿色
3、用苏丹Ⅲ染液对油脂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盐酸
B.H2O
C.0.9%的NaCl溶液
D.50%的酒精溶液
4、用某种植物细胞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以②和③构成的原生质层起到半透膜的作用
B.若该细胞为黑藻叶肉细胞,则质壁分离过程中④的颜色越来越深
C.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D.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一段时间后,图中细胞溶胶的体积会逐渐增大
5、某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该离子是( )
A.K+
B.Ca2+
C.Fe2+
D.I-
6、某四十一肽被水解成2个八肽,2个六肽,1个四肽,3个三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氨基最小值,羧基最小值( )
A.31,7,8
B.32,8,8
C.33,8,8
D.34,7,7
7、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直至涨破,但有时涨破后仍保持基本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B.红细胞影的形成与E、F有关,它们可能组成细胞骨架,成分为蛋白质纤维
C.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供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膜内外离子的浓度梯度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与原核细胞一样,均没有具膜细胞器
8、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mm的三片土豆,进行了以下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步骤 | 土豆片A | 土豆片B | 土豆片C |
①处理 | 静置 | 煮熟后冷却 | 冰冻 |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02 | 1滴 | 1滴 | 1滴 |
③观察实验现象 | 产生大量气泡 | 几乎不产生气泡 | 产生少量气泡 |
A.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C.高温和低温都能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
D.定性实验无法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9、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甘蔗、西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也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 NaOH 溶液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后再加入等量的 CuSO4溶液
D.上述三个实验中所有剩余试剂都可以装入棕色瓶内,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10、下列生理活动不消耗ATP的是
A.光合作用
B.渗透作用
C.细胞分裂
D.蛋白质的合成
11、下列有关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
B.不止是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到50~65 ℃
C.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D.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相同
12、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加热可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使用可提高洗涤效果
13、“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药花的诗句。下列有关芍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的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DNA
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它们中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
14、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适应观”的是( )
A.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能大量合成分解酒精的酶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15、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溶性物质较容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16、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了
D.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
17、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O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O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取材时可以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约为0.16mol/L
C.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KNO3溶液
D.甲、乙两组实验均属于自身前后对照实验
18、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进纳米级小笼子做成的“防护服”中,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应放在最适温度下储藏
19、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0、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21、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22、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
C.1号与3号、2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3、首先用显微镜观察到植物木栓组织中的“小室”,并将其命名为“细胞”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
B.摩尔根
C.达尔文
D.罗伯特·虎克
2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其功能一定相同
B.蛋白质与物质代谢、信息传递及稳态的维持均有关系
C.蛋白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是细胞内,也可以是细胞外
D.蛋白质变性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5、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__酶,B是_________________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7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回答与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试剂/实验目的等有关的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试剂 | 实验目的 |
1 | 蛋清 | ____________ | 鉴定蛋白质 |
2 | 洋葱根尖细胞 | 盐酸、酒精、龙胆紫溶液 |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3 | 菠菜 | 二氧化硅、________、无水乙醇 |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
4 | 淀粉、蔗糖 | 淀粉酶、斐林试剂 | __________ |
(1)某同学做第1组实验时,若要探究蛋清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_试剂进行检测。在用试管进行上述操作时,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第2组实验时,装片的制作流程应该是__________→漂洗→染色→制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时,应找到____________区细胞。
(3)第3组实验中,表格内下划线处所填的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4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
据图回答:
(1)图示中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过程。
(2)乙过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原料,需要_________________酶的参与。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而细胞核中的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次。
(3)丙过程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_____来识别 mRNA 上的碱基,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点上,该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28、图1和图2是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H202分解的条件而绘制的曲线图,图3表示该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图1和图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
(2)由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图2酶促反应中限制ab段和be段02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还根据图3做了关于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探究经过t4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关于变量的设置:取3支试管,编号为A、B、C,各加入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1 mL; A和B作为对照组应分别在温度为_____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C作为实验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
(4)麦芽糖酶可以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但实验结果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
29、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人眼的虹膜颜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组合 序号 | 双亲性状 父 母 | 家庭 数目 | 褐色 男孩 | 褐色 女孩 | 蓝色 男孩 | 蓝色 女孩 |
一 | 褐色×褐色 | 195 | 90 | 80 | 10 | 15 |
二 | 褐色×蓝色 | 80 | 25 | 30 | 15 | 10 |
三 | 蓝色×褐色 | 60 | 26 | 24 | 6 | 4 |
四 | 蓝色×蓝色 | 335 | 0 | 0 | 160 | 175 |
合 计 | 670 | 141 | 134 | 191 | 204 |
(1)这对相对性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
(2)一对虹膜颜色为褐色夫妇生了一个虹膜颜色为蓝色的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虹膜颜色为褐色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0、图1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1中,[ ]____和[ ]______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________,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⑥的名称是______。
(2)图2中,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假设图2的①中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个。则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最多不超过_____种。
(4)请据图2中的②链写出①中模板链的相应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_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___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操作①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过程要全部、彻底,操作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亲本中高茎的基因型为DD,矮茎的基因型为dd,请写出F1自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请回答下列与遗传的分子基础有关的问题:
(1)DNA分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_____________连接。
(2)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____________ 。
(4)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碱基总数的30%,其中的鸟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该DNA分子正常复制产生两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45%,另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G)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32P和35S共同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