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海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直接相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材料应出自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论十大关系》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3、“宋案”引发了( )

    A.广州起义

    B.二次革命

    C.保路运动

    D.护国战争

  •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是

    A.临危不惧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奋发图强

  • 5、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召开时,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材料表明古代雅典

    A.注重法制建设

    B.民众热衷参政

    C.实行民主政治

    D.文化繁荣昌盛

  • 6、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有无限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林则徐禁烟 D.清军爱国将领的抗争

  • 7、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 8、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其中“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抗日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人民解放战争

  • 9、《简明世界历史大全》中写道:“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三角贸易”

    B.英国侵略印度

    C.葡萄牙侵略巴西

    D.西班牙侵略拉美

  • 10、《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 11、不同历史时期形式了不同的历史话语,请将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        

    ①抗美援朝       ②文化大革命        ③大跃进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 12、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下面漫画砍树(漫画中文字为:孙中山,树根文字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树干文字为封建专制)对辛亥革命诠释最为准确的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 1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坚持了十四年,战争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 14、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 淮海战役

    B. 平津战役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 15、八年级(2)班同学正在进行“历史资料旧物展览。在一展窗里,小明发现了“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从这种旧物可以断定该展窗展出的资料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革”时期的

    D.三大改造时期的

  • 16、1945年重庆《大公报》:“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了!”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 17、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

  • 18、如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辛亥革命推翻了

    A.封建主义 B.封建制度 C.封建帝制 D.帝国主义

  • 19、这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许多代表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今天有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这次会议就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20、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史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第一手资料的是( )

    A. 中国人民控制日本侵华的言论   B. 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C. 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D. 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我国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社会制度是——

  • 22、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 23、根据提示写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

    (1)________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________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________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4、根据描述,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他在与英国人的“较量”中。既表现出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视野,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了有(四洲志》。他是_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_________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是________

    (4)他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绩辉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他是________

  • 25、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进行的两次大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____

  • 26、他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27、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除承认《______》继续生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 28、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

  • 29、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_____,这里很快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的成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 30、结果:战争终以中国的________结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 32、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 33、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里?此后我国又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对我国和世界发展有何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

    材料三:大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7月30日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中“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能够实现“三军过后尽开颜”,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写出图二战役的历史影响。写出图三战役的指挥者。

    (3)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加以说明(包含事件和意义)。

    (4)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