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曾控制着福建省的军阀派系来自
A.直系
B.皖系
C.奉系
D.桂系
2、下侧是某同学整理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资料卡。其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开始标志:★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主持者:孙中山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成立
C.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3、“……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括号中的人物应为
A.毛泽东
B.黎元洪
C.袁世凯
D.孙中山
5、“这是一个由十几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6、如下表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资料,请判断学习的主题是( )
资料 | 名称 |
传记 | 《邓小平时代》 |
图片 |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
歌谣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7、“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浙皖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镇南关起义
8、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下面是八年级2班4位同学对如图漫画及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李晓霞: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王磊:领导者是孙中山
C.刘明星: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张立伟: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9、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交通工具的更新
D. 通讯设施的完善中学
10、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评价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2、“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此对联高度赞扬了张学良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与“青史长留兵谏事”有关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13、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4、“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种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此材料中的“他”是( )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
15、如图所示现象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
C.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
D.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
17、习近平主席说: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时期英雄的是
A.雷锋
B.杨靖宇
C.黄继光
D.张自忠
18、国共两党演奏了一曲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交响曲和谱写了一篇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历史新篇章。这两次国共两党斗争的对象分别是( )
A.清政府 美帝国主义 B.列强、军阀 美帝国主义
C.清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D.列强、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
1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恭吾民。”材料中“一人冠冕”指的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20、1945年8月,某消息传到重庆,时人的记录是:“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该消息是指
A.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B.中国出席联合国的成立大会
C.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
D.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获得胜利
21、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22、(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对应的方框内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B.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据图指出,红军长征行军路线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2)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对应的方框内。
A.武昌起义发生地点 B.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点
2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是__________。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_。
25、英雄是一个时代的楷模和脊梁
(1)在虎门之战中英勇献身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_______。
(2)“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_________ 。
(3)19世纪80年代,率领湖南将士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
(4)在戊戌变法中高呼“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殉难的人物是谁_______。
26、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_______________:《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____________。
27、1978年,___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我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2017年,___________的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___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___________”制度的实施有效的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9、洋务运动为中国的_________开辟了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
30、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体制。
31、伟大的历史人物顺应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请问哪次会议确定了他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请写出八路军总指挥和新四军军长的名字。
(3)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坚决抵抗。请分别列举一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指挥军队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领导人的姓名
32、请你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内容:
意义: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策。根据这个政策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2)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写出践行了这一构想的事件。(写出一个即可)
(3)现在,为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国家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时,我们常提到“九二共识”,两岸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4)做为中学生,你认为在与各民族相处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能做些什么事?(选取一点谈即可)
34、“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自由梦】
材料一 中国现实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工业强国梦】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2)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举措的完成有何重要意义?
【开放繁荣梦】
材料三 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设立4个经济特区点亮东南海岸线,到重庆自贸试验区、兰州关检联合查验平台等创新举措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从借道香港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到“一带一路”建设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摘自201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设立4个经济特区”中哪一个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的?
【复兴中国梦】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4)材料四中的“中国梦”是指什么?“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