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是指( )
A.“八一”南昌起义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2、宣传画是颇具时代特色的一种绘画。如图宣传画反映了当时我国人民群众( )
A.渴望进行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的规律
C.变革生产关系实现强国的愿望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3、与下图相关的重要军事行动是( )
A.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
B.刘伯承、陈毅等将发起淮海战役
C.林彪、聂荣臻等将发起平津战役
D.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
4、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
A. 亚历山大大帝 B. 希波战争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5、清朝光绪皇帝作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次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说的是中日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李鸿章
6、孙中山在遗嘱中说到“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为实现这一目标,他
①提出三民主义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创建同盟会④领导武昌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民开始了艰难的反侵略斗争,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下列人物在甲午战争中壮烈殉国的是( )
A.
B.
C.
D.
8、1948年11月,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提出:“依我看来”,国民党军队的败北是因为糟糕透顶的指挥和其道德败坏的因素,把军队弄得毫无战斗意志……在整个军界,到处是平平庸庸的高级军官,到处是贪污和欺诈”。对此,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1948年,国民党在军事上不断遭受失败
B.解放战争中美国并没有干涉中国的事务
C.国民党的腐败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D.国民党毫无斗志,从侧面体现了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
9、“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D.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10、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川陕革命根据地
11、根据人类的体貌特征,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世界历史上有一段很和的时间存在种族歧视。但我们知道,不同人种并没有贵贱之分。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同
B.由于人和智商高低而引起
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D.上帝有意为之
12、下面是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的“历史名片”宣传语,其中适用于南昌的是( )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C.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13、《人民的名义》俨然是近年不可多得“尺度到位,演技在线,全民关注”的佳作,电视剧里的达康书记也获得了不少追捧。剧中达康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此话原文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一法律文献中( )
A.1950年《土地改革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6年《义务教育法》
D.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4、我们要为一个重要会议点赞,这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该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七届二中全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共八大
15、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放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作法兰西,另一个叫作英吉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火烧圆明园
D.旅顺大屠杀
1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
17、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1世纪的。”这里的“敌人”指的是
A. 英法联军
B. 日俄联军
C. 德意联军
D. 八国联军
18、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诞生于 (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1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选项中很好地践行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 )
A.严惩贪污腐败
B.惩处网络犯罪
C.治理工业污染
D.打击恐怖主义
20、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了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村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21、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1)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2)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3)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
(4)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与之对应的事件的序号
A.西藏和平解放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三大改造 F.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G.一五计划完成 H.中共八大
(1)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 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5)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 在我国建国初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铁人”______;人民的好干部______;
24、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________。
25、“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____。
26、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1912年,_____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27、1935年1月召开的______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8、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29、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由此,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 “报国情怀”,他是_______;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_______”。
31、51年前的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某一重大消息“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重大消息”是指?
32、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3、1949年革命结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对新的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49-1956仿效苏联】
(1)写出新中国在农业政策方面学习苏联集体农庄制度而采取的措施一例。1956年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957-1978突破苏联】
(2)离开苏联的帮助,中国开始走向自力更生的道路。“左”倾错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表现是什么?写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兴的工业类型一例。
【1979年始自主创新】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走上开放性的现代化路线。写出城市改革的重点。经济特区中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是哪一个?
【历史启示】
(4)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发展历程给你哪些启迪?
34、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下图 (圆明园)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年?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让中国遭遇此次惨痛的凶手是谁?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