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侵略
2、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目录(如图所示),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符合此单元内容的主题(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D.解放战争
3、1913年由于( )遇刺,孙中山等号召各省起来反袁的二次革命开始。
A. 徐锡麟
B. 秋瑾
C. 宋教仁
D. 黄兴
4、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
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创办《万国公报》 C.强学会成立 D.《中外纪闻》创办
6、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契约”,将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材料反映出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的改造
B.改变了农村的土地性质
C.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D.土地革命运动的意义
7、1994年开始建设,到1999年竣工,被国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的最宏伟的工程”的是
A.京津城际铁路
B.三峡水利工程
C.京九铁路
D.南水北调工程
8、与下图相关的史实是
A.举行反清起义 B.早期党组织活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建立抗日根据地
9、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中,尝试学习西方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的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0、将下列史实按其因果关列排列,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11、随着五四运动规模不断扩大,参加这一运动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广泛,相对而言,下列哪一阶层参加斗争,为争取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
A. 广大市民 B. 工人阶级
C. 民族资本家 D. 爱国外交官
12、“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材料中的“本大臣”指的是( )
A.李鸿章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左宗棠
13、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4、1895年,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举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如下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项是( )
A. “下诏鼓天下之气” B. “迁都定天下之本”
C. “练兵强天下之势” D. “变法成天下之治”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B. 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强盗”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C.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D.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16、三大改造指的是( )
A. 对工业、农业、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地主、富农、中农的阶级改造
C. 对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结构的改造
D.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7、“我不佩服你--额尔金勋爵,你根本没有敌手,没有敌手却建树功勋的英雄,比拼杀中倒下的战败者还耻辱,焚烧一座没有抵抗的园林,践踏一片不会说话的土地,那是小孩子的手都能胜任的,何用军人的膂力。”这首《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8、“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
A.促进朝鲜半岛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解放台湾
19、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20、“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英国在华强租的地区是( )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B.香港岛
C.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
D.广州湾
21、根据提示完成填空或列举.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 ________________战役。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________________。
(4)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________________。
(5)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____。
(6)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年,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2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24、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25、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6、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1)_______年,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大规模的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从此土地由_______________变为了___________。
(2)__________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_,从此土地制度由___________变为了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7)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
28、公车上书:1895年春,《________》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________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________,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 ______,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 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0、戊戌政变时,甘愿为变法牺牲的维新派人士是________
31、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民众却始终无法忘怀。原因之一是那段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历史太过血腥和惨烈,注定要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底;原因之二是侵略者面对中华民族的大度,却始终不肯为此真心忏悔和深刻反省……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是什么?2014年我国设立每年的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主要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中的死难者?
(2)面对日本的全面侵华,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全民族抗战,请说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一事件与哪两位伟大的爱国者有关?
(3)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这一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你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具备什么条件?
3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有哪些?
33、综合探究题。
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
(1)说说“中国梦”提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列举我国构建开放型新体制的具体表现(至少举2例)。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代科技成就(部分)
时间 | 科技成就 |
1964年 | ① |
1970年 |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1973年 | ② |
2003年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
2015年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021年 |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 |
材料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社。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摘自《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
(1)写出材料一表格中①②处对应的重大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各举一例史实说明科学技术是怎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生活福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