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它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措施是
A.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一批近代企业
B.创办京师同文馆,“中西并用”“广育人才”
C.修建国货公司,废除科举制度
D.学习西方军事制度,建立海军衙门
2、2019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4315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该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
A.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3、历史图片可以反映出党走过的历程。下列四张图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三步走战略 初级阶段
B.良好开端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高质量发展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科学发展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初级阶段 进入新时代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法国
D.日本
5、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6、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和第一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分别是
A.陈毅、克拉克
B.彭德怀、李奇微
C.彭德怀、麦克阿瑟
D.朱德、麦克阿瑟
7、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达
8、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抗日战争促进了全国的统一
9、下图是我国1954年发行的宣传画《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该作品
A.反映青年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B.赞颂工人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热情
C.体现“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10、“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创办的是(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新式陆海军
D.发展近代教育
11、下图为“1978年以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示意图。此图( )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配收入(元) |
1978年 | 1397 | 133.6 |
1990年 | 7662.1 | 686.3 |
2000年 | 24915.8 | 2253.4 |
2017年 | 109331.7 | 13432.4 |
A.表明了改革由城市转向农村
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
D.说明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一场绅土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听到你在哭泣”。与材料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如下图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侵华战争,下列选项是列强发动这次战争的借口是
A.“亚罗号事件”
B.虎门销烟
C.修约受阻
D.《望厦条约》签订
14、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
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自身问题
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6、如图漫画是洋人笔下的慈禧与光绪。慈禧的右手拿着写有“REFORM”(变法)字样的条幅,左手用力揪住光绪的耳朵大声训斥。这幅漫画能说明这次变法的( )
A.起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17、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批科学家中的代表人物是( )
①钱学森②孔繁森③王进喜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 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B. 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 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D. 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19、某学者说:“它所终结的,不仅仅是个王朝,更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王朝时代……此后,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宫廷政治’向‘议会政治’的转向。”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20、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上网里聊天、发E-mai1成为人们比较便捷的通信方式
③学习毛主席语录、参加批斗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
22、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由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
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⑦___________年7月23日。
(2)地点:最初在⑧___________,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代表:⑨____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
a.通过党纲: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⑩___________,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⑪____________。
b.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⑫____________。
c.领导机构: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⑬______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4、材料题。
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 影响 |
(1) | 平均地权 |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
建国初期 | (2)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3) 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4) | 农业合作化 | ▲ (5)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6) |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
启示 | (7) |
25、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地点)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6、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____。
27、______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8、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人民幸福。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9、__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日本首相是_____________。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道路、______、凝聚中国力量。
3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32、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你举例除其中三个代表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活动。
3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简述这次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34、林氏家族是马来西亚颇有影响的华人家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林氏家族第二代林祖辉于1886年创办的美陞汇兑。该机构曾多次在马来西亚华侨中募集款项,支持国内的革命活动。1906年起,林氏家族通过该机构,大规模投资国内企业。 | 图2:林氏家族第三代林耀兴及其夫人摄于槟城的宅邸中(1918年)。其宅邸及内部所藏艺术品于1937年悉数变卖,所得30万元全部用于认购国民政府发行的救国公债。 |
(1)根据材料一,判断林耀兴的身份。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材料二 1862-1937年林氏家族国内投资统计表
时间(年) | 投资金额(万元) | 投资范围 | 公益投资 | 投资地 |
1862-1895 | 132.71 | 矿山、铁路、船务 | 学校、医院、教养所、慈幼院、收容院、恤老院、华洋义赈会 | 天津、上海、广州、青岛、汕头、厦门、福州、汉口、重庆等 |
1895-1911 | 284.68 | 水务、电力、纺纱、船务、酒业、橡胶 | ||
1916-1919 | 5361.74 | 水务、纺纱、火柴、化肥、棉业、米业、榨油、橡胶 | ||
1919-1937 | 675.32 | 棉业、面粉、榨油、日用 |
——整理自《槟城林氏族乘》
(2)根据材料二,归纳1862-1937年林氏家族国内投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氏家族在国内的投资受到当时哪一救国思想的影响。
材料三 1937年起,林氏家族投资企业发生剧烈变化:第一,投资国内企业数量迅速下降,每年平均投资额只有10万元,不及全盛期平均投资数的1/700;第二,投资的地区有所转移,其投资重心从广州、汕头、厦门等沿海城市移至内地如重庆、成都等地……1945年后,林氏家族在国内的投资受到内外的双重压迫,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其企业投资体系趋于崩溃。
——整理自《槟城林氏历年统计造册》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林氏家族在1937年起“投资发生剧烈变化”和1945年“投资体系趋于崩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