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德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B.诗的前半部分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景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C. “端居耻圣明”的意思是,自己只能端坐在洞庭湖边,为无法观赏圣明的景象而感到羞耻。

    D. “徒有羡鱼情”的意思是,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作者用这句诗隐喻自己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开展了多学科科学考察,为科学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奠定了知识。

    B.倘若一个人心中没有国家和民族,那他还能找不到灵魂归宿,肩负不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吗?

    C.这场青少年视力健康“保卫战”能否坚持打下去,决定着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嫁也

    A. 谓大丈夫   B. 妾妇道也

    C. 与民由   D. 舜发于畎亩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什么时期,美国都在妄想控制中国的发展。

    B.我登上泰山顶峰,向下俯瞰,终于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C.人类的肆意而为,给地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最终,这些灾难还将由人类承担。

    D.这个山洞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深不可测,你最好还是别进去。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三、四句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七、八句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呈现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1)海内存知己,

    2   ,悠然见南山。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6)成长的道路上,既有春风和煦,繁花似锦;更有荆棘密布,泥泞曲折。我们要以《行路难》一诗中:     的精神,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回答问题。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

    (1)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0字以内)

    (2)从语言特色方面考虑,填入横线上的应是下面的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下列小题。

    谁在故乡将你一次次送别

    ①长假就要结束了,带着年幼孩子一同回娘家的我,不得不返程。

    ②在老家小镇上坐直达我所在城市的大巴车,需要近8个小时,且每天只有一趟。如坐不上,则只能等第二天。

    ③早上六点十分发车,父亲五点就将给我准备好的菜籽油、蔬菜、芝麻、黄豆等自家田地里产的无公害食品,挑到镇上,然后站在凉意十足的晨风中,等待大巴车的到来。

    ④一个多小时后,我抱着孩子来到车站,刚歇下脚,大巴车便来了。车子还未完全停稳,众多排队的人便一哄而上,完全不按事先排队的顺序,谁挤上车,谁就能在今天走掉。

    ⑤父亲一看,慌了,迅速放下手中的蛇皮袋,也开始朝车上挤。可他年纪大了,身体又很瘦弱单薄,怎么可能挤得过那些比他年轻的人呢?他们可都是年富力强的呀,可他显然不服气,他是排第一个的,没理由上不去!

    父亲使出浑身力气,铆足劲,朝上挤。他被人来回推搡着,好几次,眼看着就要上去了,可又被旁边的人挤了下来。眼看着上去的人越来越多,父亲着急不已。多亏后来,后面有一个人使劲推了他一把,父亲才趁势上去!

    ⑦看到车上还剩四五个空位子,父亲长出了一口气,立即占到了两个。我上来时,看到父亲正在一边脱外衣,一边擦额头上的汗。

    ⑧几分钟后,便要发车了,父亲得要下去了。临下车前,他塞给我一个红包,说是给孩子的,并交代道:“   。”我点了点头,心里酸酸的。

    ⑨多年前,我在县城上高中时,父亲便不顾我的反对,非要一次次地将我送到镇上的车站,并把肩挑上的咸鸭蛋、芝麻糊、腌豆角给我。将我送上车后,他就会拿上扁担,头也不回地往回走去,什么也不会交代,父亲一贯都是内敛、沉默的。

    ⑩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要去更远的省城读书,心中便多出了份对家的不舍,可父亲同样也只将我送到镇上的车站,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回家干农活了,不留给我一丝依依不舍的感觉。

    ⑪再后来,我远离故乡,在一个繁华而又陌生的城市安家落户,我和丈夫的薪水都不高,只能凑合住在一个7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可能是这个原因,父亲一直不愿意来我这里,只在我结婚时来过一次。婚礼一结束,他便跟同来的亲戚们一起坐火车回家了,没给我单独送别他的机会。

    ⑫以前,母亲在的时候,她总让我在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离家近一些,这样他们老了、病了时,好有个人照顾。母亲每次说起这事时,父亲总是不赞同:“孩子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做父母的可不能拖累她!”

    ⑬后来母亲卧床生病多日,照顾她的重担便落到父亲的肩上。父亲怕我分心,总是在电话里说,你就安心工作吧,你妈有我照顾呢。母亲去世后,老家偌大的老房子里便只有父亲一人。他不愿意来城里跟我们一起住,固执地说自己还年轻,可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

    ⑭我每年也只能有一两次机会回家看他,而他呢,总是在田地山林里忙这忙那,忙着给我准备走时要带的各种他种植出来的土特产。我如推辞不要,说带不了,他便会说,我给你送到车站,爸爸也没什么好东西可给你,这些都是你小时候爱吃的,就算是个回忆吧,别忘了老家。然后,每次我离开时,他都会挑上许多东西,将我送到车站。

    ⑮我想我跟父亲,所谓父女一场,到了最后,也只不过是一年见上几次,然后由他赠我些田地里的土特产,并一次次地将我送别,与我远离。一想到这里,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盈满了眼眶。

    1选文分别描写了哪几次父亲送“我”的场景?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⑧段中,父亲会说些什么?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4读完选文后,谈谈你的感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

    请以《 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