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书法自成一体,称谓“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体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书”即书信。
B.《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4千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还有两部散文集《呐喊》、《彷徨》。
D.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出自他的千古名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ì) 滞留(zhì) 锐不可当(dāng)
B.诘责(jí) 佃户(diàn) 鹤立鸡群(hè)
C.抽屉(ti) 牢骚(sāo) 深恶痛绝(è)
D.要塞(sài) 轮廓(guō) 屏息敛声(bǐng)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和谐美,顾名思义就是相互尊重、包容和默契。
B. 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 别人都以为他深藏不露,,其实他是真的不通晓人情世故。
D.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我依然会在礁石上等你,直到海枯石烂。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
B.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水平。
C. 为尽快让篮球运动在校园里火起来,我市近期启动并制定了“校园篮球行动”计划。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诗为五言古诗,题为“饮酒”,实为诗人借酒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环境偏僻才能使人悠闲自得,表达诗人宁静安详的心态。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展现了独特的自然之美:静态的温馨和动态的灵性。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中的妙谛,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2】学完本诗后,小靳有这样的疑问:“山气、飞鸟皆为‘望’中所得,诗人为何说‘悠然见南山’呢?”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诗阐述你的观点。
6、默写。
(1)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远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杜甫《春望》的“________,________”以花鸟之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7、埃德加·斯诺运用形象化的描述,捕捉生动的细节,并在叙事中穿插评论,让《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闪耀着永恒和崇高的光辉。结合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1】【任务一】阅读表格下方筛选出的四则信息,将表格补充完整,(1)(2)空格填人名,(3)—(6)空格填表格下方对应的字母。
人物 | 细节描述 | 作者评论 |
毛泽东 | (3)______ | 苏维埃掌权人物,感情深邃,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
(1) ______ | (4)______ | 他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使其在游击战中具有不可轻侮的战斗力。他和毛泽东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
泸定桥英雄 | 桥上一半木板被抽走,三十个勇士冒着弹雨,紧抓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顶着熊熊火焰冲过余下的桥板。 | (5)______ |
(2) ______ | 他们大多数人的军服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 | (6)______ |
A.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B.沉着谦虚,说话轻声,眼光非常和蔼。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喜欢运动,喜欢读书。
C.他们的英勇故事流传很多,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寄托着中国的将来。
D.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2】【任务二】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1)结合选文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2)结合选文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文字中的立场或态度。
8、 阅读《苏州园林》相关语句,回答问题。
【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里四个排比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
【2】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9、题目:做最好的自己
要求:
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