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欢天喜地(含反义词)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吵吵嚷嚷(AABB)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的柳树 ____的桃花
____的湖水 ____的燕子
____的图画 ____的春天
3、拼一拼。
“工”字加三点是________字。
4、给“然”字组词,并填写在句子中。
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_____。
(2)我们姐弟几个在空地上种花生,没过几个月,______收获了。
(3)花生______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4)过不多久,______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5、看拼音,写词语。
呼吸着花儿的fēn fāng(______),沐浴着从树的fèng xì(______)透过来的阳光,他chén zuì(______)其中!这美景启迪了他的心灵,他决定不断地biān cè(______)自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打开成功之门的yào shi(______)。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三首(冰心)
繁星(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繁星(三三)
母亲呵!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繁星(一零二)
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
【注释】落红:落花。 沉酣:熟睡的样子
【1】“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中“安顿”的正确解释是( )
A.安排,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B.安稳
【2】三首诗歌中,( )和( )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眷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歌。
A.《繁星》(八) B.《繁星》(三三) C.《繁星》(一零二)
【3】从“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中的“一瞥”体会到( )
A.生命的短暂
B.不值得看
C.看的次数少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繁星》(八)作者由落红遍地、鸟儿飞走,联想到人生,感慨人生短暂。( )
(2)《繁星》(三三)中“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是说母亲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避风港。( )
(3)《繁星》(一零二)中小花明明想“感谢春光”,可是她却“终于沉默”,是因为小花不会说话。 ( )
【5】《繁星》(一零二)中,“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是个问句,作者没有直接给答案。请你联系诗歌写出答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夜书所见》,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āo tiǎo)促(cù chù)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
【2】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 的之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书 挑 篱落
【4】用“√”标出括号里的正确读音。
【5】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8、课外阅读。
黄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1】根据前面提示的背景,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渴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节的五行描写黄鹂飞来,只两句是实写。一句是_____,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和动感;一句是__________,以瞬间之形写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刻画出黄鹂_______而来___________于树的神采。
【3】第一节中第_____句鲜活地点染出黄鹂飞来时所激起的__________之情。而第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渐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_________。
【4】诗人眼前所见的是一只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而胸中所藏的却是一种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交织的情怀。这是一种感情的反差和逆转。两节的最后一句重复,词语相同而情怀各异,前一句写充实感,后一句却写__________感。
【5】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表露出了在牢笼般的时代欢乐仅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的情怀。
B.诗中的反复不是一般的感情升华,而是感情的逆转。这是本诗的独到之处。
C.诗中动与静的结合、形与神的交融、实与虚的转化都鲜活地点染出瞬间的情景变化。
D.诗人以黄鹂自比,不但“冲破浓密”,而且能“照亮浓密”,这既是一种渴求,也是一种自信。
9、阅读理解。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靠近篱笆的小杏树,结的杏子又大又圓,摘一颗掰开细品,沙沙的、面面的,一直甜到心里……
②果树散居于小土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楔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橫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中。
③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感到最神秘的地方。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着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④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1】在父亲的田园里,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中的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你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请在文章第④段的横线上补写合理的结尾。(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5】有人认为应将本文的标题改为“回忆我的父亲”,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事半功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1】从孟子的语言中可知,周文王打败商纣王的原因是( )
A.周文王施行仁政
B.西周兵强马壮
C.商纣王昏庸无道
【2】下列词语中,与“事半功倍”意思相反的是( )
A.一举两得
B.事倍功半
C.徒劳无功
【3】孟子的话语中表达( )愿望。
A.希望齐王不要像商纣王一样昏庸
B.希望学生们都有一颗仁慈之心。
C.希望齐王能像周文王一样施行仁政,救助百姓。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很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贏”(léi),瘦弱。“祇”(zhǐ),“只(zhǐ)”的繁体字;“祗”(dī),短衣汗衫;“祇”(qí),地神;“祗”(zhī),恭敬。“戊”(wù),天千第五位;“戌”(xū),地支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g),古代兵器的总称,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__________;“口”指__________;“月”指__________;“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__________。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阎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qìn)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ì)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1】根据材料一,把下列最恰当的选项分别填在横线上。
①庭__________(A.壶 B.壶) ②__________弱(A.赢 B.羸)
③__________仰(A.祗 B.祇) ④__________卫(A.戎 B.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赢”由五个汉字组成,其中“亡”指危机意识;“口”指沟通能力;“月”指时间观念;“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平常心态。 (______)
(2)当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军惨败的原因是选错了决战地点。 (______)
【3】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词语搭配。
( )地看着 ( )地叫着
【2】用选文中的语句解释“应接不暇”一词,最恰当的是( )
A.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B.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C.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阅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表现了鸟的__________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表现了鸟的__________多,“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表现了鸟的__________多。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烂漫的点地梅(节选)
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紫艳艳的花儿,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醉人芳香。阳光照耀下,花儿更紫得晶莹,紫得透亮,紫得鲜艳。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是紫幽幽的花儿。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写点地梅色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点地梅香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玫瑰园里的玫瑰花多极了,瑰丽无比:白的,红的,黄的,粉红的,娇艳欲滴,多不胜数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花花世界,美丽极了。叶子密密层层的,把泥土遮住了;花朵的花瓣一片又一片,层层叠叠,像在给花芯盖被子似的;花杆上有一条又一条的刺儿,这应该是为了自己不被别人摘下来吧。刚长出来的叶子颜色淡淡的,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玫瑰园也是蜜蜂的小天下,蜜蜂常常在花丛中传播花粉,特别是红色黄色的玫瑰花最吸引小蜜蜂,那些颜色的花一定也在暗自骄傲呢。一阵风吹来,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迷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1】第一小结主要写了玫瑰园里的玫瑰花( );第二小节写了玫瑰园也是蜜蜂的( )。
【2】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3】照样子写词语。
例:层层叠叠
【4】找出一个比喻句写下来,并照样子写一句话。
【5】用下面的词语说一句话。
心旷神怡:
多不胜数:
15、句子加工厂。(5分)
(1)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屋里,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战斗的声音曾鼓舞着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旗升起来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因为我们在这儿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安门广场上红旗翻动。(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改写“把”字句和“被”字句。
例:啄木鸟除掉了树上的害虫。
(1)改为“把”字句:啄木鸟把树上的害虫除掉了。
(2)改为“被”字句:树上的害虫被啄木鸟除掉了。
1.青蛙吃掉了小虫子。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风吹落了树叶。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示范,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太阳出来了,小桥、湖面、远山都变成了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用麻来造纸的方法没有普及。(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
21、生活与表达。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作文。 请做到书写工整,句子通顺,内容完整。
题目一:帅狗杜明尼克在外出探险的征途中结交了许多知心朋友,也同坏蛋们进行了殊死搏斗,成了远近闻名的铲奸除恶的大英雄。最后,它还遇见了美丽的伴侣——艾芙玲,并准备开始另一番伟大的冒险。
想象一下,在接下来的新冒险中,它和艾芙玲又会遇见谁?发生什么事?请以《杜明尼克与艾芙玲的冒险》为题,展开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题目二: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榜样,他们有的善良大方,有的勤学好问,有的认真负责,有的坚强乐观。
请以 《我身边的榜样》为题,写一写你身边的他/她做过什么事,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