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泰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我国的工程师shè jì______并建造了kuà____越海湾的大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zhì huì______

    (2)他一直保持着站立的zī shì______,虽然已经非常疲juàn____了,但没人能zǔ zhǐ______他坚持站下去。

    (3)ōu zhōu______人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很mò shēng______,但从长相来看还是非常容易biàn bié______的。

  • 2、我会写,我会填。

    ___ ___“么”字共______笔,第二笔是______

    ___ ___“国”字共______笔,第二笔是______

    ___ ___“方”字的笔顺是__________

  • 3、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动词。

    ______上去 ______衣裳   ______

    ______上去 ______衣裳   ______

  • 4、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小萝卜头》

    联系上下文,小萝卜头可能这样想:________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请你展开想象,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物:________

    3)读了《温暖》这篇课文,你认识了________的雷锋,读《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你认识了________的小男孩。

  • 5、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 xīng xìng )(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__________。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面词语。

    绩麻:____________当家:_______

    【3】古诗中的“儿”指的是____,“女”指的是___。本诗第一句中,________是一组反义词,这样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的画面。

    【4】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

    B.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C.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阅读。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A.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

    B.憎恶,厌恨。

    C.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细小;微小。               B.稍许;略微。             C.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从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便渐渐居次要地位。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竟用4队近卫兵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现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从总体上来看,釉质白里泛青,青料发色青翠,造型美观大方,装饰有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在众多青花品种中,景德镇杰伦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是青花瓷中的代表作品。它由数十件乃至一百几十件大小不同、器型各异的瓷器配套组成,器型轻巧大方,轮廓秀丽匀称,线条工整细腻,色彩和谐诱人。

    1文章中介绍了从元代到现代,青花瓷装饰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文中第1自然段列举事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是个魔术师

    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青蛙啊,刺猬啊,熊啊,蛇啊,都不见了。

    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

    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面了。

    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围巾啊,棉衣啊,手套啊,都从衣柜里跑出来,街上的人 都变胖了。

    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1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选择相应的内容填空。 (填序号)

    ①人们穿上冬装()       ②湖面结()

    ③下雪   ④动()物冬眠()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____,第二自然段写的是____,第三自然段写的是____,第四自然段写的是____

  • 11、课内阅读。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在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1这艘轮船返航时,海面上呈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

    2水手有闲情逸致拿猴子“取乐的条件是____。“取乐”导致猴子_____

    3用“   ”画出能概括这段话意思的词语。

  • 12、认真阅读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②转眼间,天空中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葱欲滴。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 。③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真是一点儿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④随后他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第①句有语病,进行修改。

    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修辞手法,把第②句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请把第④句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地步。一天,父亲给一向(甲)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

    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了下来。

    再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儿子的嘴角挂出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倒了右腿上。

    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3人。- - -  --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得速度也在加快。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上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亲,关怀的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一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一个小站,下去6各上来9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

    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你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个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露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儿子一下子懵了。

    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的少,哪个站台付出的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的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了( )   (   )

    2、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

    甲处:( )A、炫耀 B、夸奖 C、标榜

    乙处:( )A、松弛 B、松懈 C、懈怠

    3、第4自然段中,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 描写和 描写。

    4、第11自然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5、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   ;父亲出这个考题是为了告诉儿子  

     

    6、本文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

    7、从父亲的话中,你能看出父亲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吗?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爱的旅程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

      “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喂吧?”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1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你的理解。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说,“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什么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刺猬翻山越岭、日夜兼程爬回家,“父亲”解释说:“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你认为合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

     

    2.湖面飘来小船。(扩句)

     

    3.英法联军摧毁了艺术瑰宝圆明园。(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字句:

    字句:

  • 16、小溪边的景色绮丽迷人,吸引着人们的眼睛。(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亲手建造了一座美丽的城堡。(缩句)

     

    (2)大海很平静。(改为反问句)

     

    (3)我参加了少先队。(修改病句)

     

    (4)第一小组的同学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修改病句)

     

     

  • 18、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运用该句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改成“把”字句)

       

    2.光华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光华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     的月亮,叫“月潭”。 

    3.瀑布好像一幅大窗帘悬在窗外。(仿写比喻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4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小升初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