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巴中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作者生活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2、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 3、许多发明创造就是普通人经过辛辛苦苦的探索而得来的,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 4、下图反映的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盟约

    A.西夏

    B.辽

    C.金

    D.元

  • 5、以下中国历代政府设置的机构,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市舶司

    ②宣政院

    ③西域都护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 6、造成安史之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B. 边镇势力过于强大

    C. 唐玄宗政治腐败的后果

    D. 任用安禄山为节度使

  • 7、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张仲景—“五禽戏

    D.王羲之—《兰亭序》

  • 8、清朝雍正年间,翰林官徐骏,因在家看到风吹乱了他的案头上的书籍,引发诗兴,随即作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但却因此招致了杀身之祸。这“清风”诗案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B.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

    C.传统文化的衰落

    D.八股取士的盛行

  • 9、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  )

    ……

    13

    世纪

    14

    世纪

    15

    世纪

    16

    世纪

    17

    世纪

    18

    世纪

    ……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 10、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

    A.渥巴锡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 11、“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这里的“他”是指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铁木真

  • 12、有一首歌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元朝,由于中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产生了一个新的成员,这个新的成员是

    A. 维吾尔族

    B. 蒙古族

    C. 满族

    D. 回族

  • 13、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特许哪个机构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

    A. 军机处   B. 户部   C. 布政司   D. 广州十三行

  • 14、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隋唐时期的特征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15、下列制度中属于元朝首创的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6、岳飞赢得人民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战争

    C.他被秦桧诬陷蒙冤 D.他抗金斗争使南方获得持久和平

  • 17、明初统治者废丞相、设三司的举措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A. 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B. 提高了地方各级的行政效率

    C. 有利于加强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   D. 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

  • 18、下边的示意图反映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是

    A.文景之治 B.七国之乱 C.靖康之耻 D.安史之乱

  • 19、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我们在阅兵中看到了新形势下中国军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了五大军种,它们为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海军陆战队  ⑤火箭军  ⑥战略支援部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 20、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唱出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历史上,霸占我国澳门400多年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葡萄牙

    D.荷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明朝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________

  • 22、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传入_____________,之后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又经__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___________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 23、《红楼梦》这部________强、________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被译成多种文字。

  • 24、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 25、追根逆源,判断正误:将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在横线上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_____

    (2)历史上“开元盛世”的景象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前期。_____

    (3)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_____

    (4)岳飞统率的“岳家军”抗击的是蒙古军队。_____

    (5)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_____

    (6)如果你要探究元大都的遗址应到今天的南京。_____

    (7)1368年,朱棣称帝,建立明朝_____。

    (8)明朝的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和徽商。_____

    (9)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_____

    (10)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_____

  • 26、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 27、北宋时泥活字的发明者是

  • 28、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29、配对填空

    A.徐光启B李时珍C施耐庵D吴承恩E.宋应星F.罗贯中G.汤显祖

    《西游记》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天工开物》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

    《农政全书》________《本草纲目》________《牡丹亭》________

  • 30、_______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西夏也遭受很大损失。后来,双方订立和约。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在不同领域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让我们走进历史的天空,一睹他们的风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初年,他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三: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什么?754年,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僧是谁?

    (2)材料二叙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有哪些?

    (3)阅读材料三,回答《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分别是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