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改变了近代中国被列强欺辱、任人宰割的历史,亲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他的时代没有人敢碰中国,即便强大的“老美”也只能乖乖地坐在谈判桌前。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蒋介石 D. 孙中山
2、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辑的《经济研究参考资料》,从1979年创刊到1980年底共出刊400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3、传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白纳沟时,让随行的百工艺人传授当地族人民耕耘播种,纺纱织毯等,使白纳沟各项工艺迅速发展,当地民谣说:“你有千能,我有自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以上材料说明
A.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
B.唐朝人的生活习俗受到吐蕃影响
C.西北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D.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
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改革、开放、协调、发展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开放、创新、绿色、改革、共享
5、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贫下中农组织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合作社突破重重困难,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全村农民纷纷要求入社。这表明农业生产合作社
A.成立的过程非常顺利
B.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开展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6、以下哪一次会议被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九大
7、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个人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六大
8、粉碎“四人帮”后,“左”倾错误没有得到纠正的主要原因是
A. 冤假错案没有纠正
B. 邓小平没有恢复全部职务
C.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盛行
9、下图所示会议公报的内容有
A.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B. 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C. 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1971年,毛泽东亲自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周恩来深有体会地说:“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的政治意义大于体育意义!”其“政治意义”是指这一活动
A.推动了中美关系向正常化迈进
B.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C.加强了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
D.打开了新中国体育事业新局面
11、2023年春晚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总台新技术,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这一新颖的观看春晚形式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航天技术的进步
C.网络技术的发展
D.生物技术的
12、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3、1956年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 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一五”计划中的盲目跟风
D.反腐第一案中的毫不留情
14、下列有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C.实行以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5、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A. 沿海开放城市
B. 特别行政区
C. 经济特区
D. 沿海经济开放区
16、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大丰收,这从根本上表明
A.这种形式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B.这种形式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C.这种形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D.这种形式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7、“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18、语文老师布置小明为一部新闻纪录片写解说词: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
C.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19、2020年,王红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参观学习。她到达的是
A.厦门 B.海南岛 C.上海 D.珠海
20、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鲁迅
B.矛盾
C.贾平凹
D.莫言
2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2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23、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24、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人是______。
(2)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我国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______。
(4)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国际知名火箭专家是______。
26、(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7、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8、“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30、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指出该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3、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它在建国初期起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会议召开的地点及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