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能反映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大事件是
①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下表说明了
1980年 | 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1984年 |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
1985年 | 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1988年 | 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
1990年 | 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
1992年 | 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
A.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
B.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人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文革”中的错乱问题 D.“一五”计划中的过急过粗
6、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她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内容,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她”的颁布是那次会议的内容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1950——1952年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下列对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②土地改革的完成, 地主阶级被消灭③土地改革使近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④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获取信息,归纳答案,是历史学科答题的一种方法。有这样一道题: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9、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 上海 B. 广州 C. 海南 D. 厦门
10、下图是1951年1月6日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领取此证是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12、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路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 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3、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的是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环保 ④绿色 ⑤共享 ⑥开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4、下列措施中,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15、“土地革命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材料中的“主要成就”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6、1952年底,除了哪些地区,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A.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B.国统区
C.老解放区
D.新解放区
17、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布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④“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说:“氯喹现在不是特效药,但是一个有效药。这优势是很大的。我们整个的中医就是这样……优势在于它安全,有没有效可以很快地验证。”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同样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了灵感,并因下列哪一成就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A.发现牛痘能预防天花
B.开创了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C.研制糖丸减毒活疫苗
D.研制青霉素以增强抵抗力
19、“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里的“重大变化”主要是指( )
A. 发动战争解放台湾 B. 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 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政府 D. 苏联的斡旋
20、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大庆石油工人被称为“铁人”的是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2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22、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3、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4、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6、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7、“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8、三个代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__________。
29、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30、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 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31、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改革先从①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②,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③的改革。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⑤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⑥;中共十五大,把⑦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第四部《⑧》。此后,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4)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启动的“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住房;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5)依据示意图,综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32、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有哪些?
33、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1954年6月14日)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基本上实现。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材料三: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长春《在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年03月03日)
(1)据材料一情况党中央在1953年实施了什么规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出对农业改造的具体方法。
(3)概括材料三中“雷锋精神”的内涵,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学习雷锋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