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3月28日,李克强出席博鳌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他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中国将
A. 提高关税
B. 紧闭国门
C. 大搞贸易保护主义
D. 顺应全球化趋势继续扩大开放
2、导致如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有着迫切的愿望
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会议为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它把蒋介石代表的政府,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次会议是( )
A. 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的行业是:( )
A.工业
B.商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5、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汪辜会谈 B.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C. 连战访问大陆 D. 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6、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
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⑧开国大典的举行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正确的是
A. ②①④ B. ①②④ C. ②④① D. ④②①
7、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这届领导集体的领导核心是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8、请将下图年代尺中①②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A. ①中共七大②1989
B.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1992
C. ①中共八大②1991
D.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1996
9、网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小明在百度搜索中输入的关键词是“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性进展”.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三大改造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11、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它是
A.北洋舰队 B.北海舰队 C.辽宁舰 D.山东舰
12、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A. 雷锋 B. 焦裕禄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13、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任命谁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聂荣臻
14、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初
15、它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它在如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A.A
B.B
C.C
D.D
16、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
③各民族相互影响
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中国对外开放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方位 B. 立体化 C. 多层次 D. 宽领域
18、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
①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②汪辜会谈
③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④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③①②④
19、在上甘岭战役中,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人物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20、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只有什么才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A.名言
B.名人
C.舆论
D.实践
21、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3、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7、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29、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3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1、探究题。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大强国,它们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请我们一起探究中美关系。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乒乓外交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什么?
(3)1972年中美之间有何大事发生?中美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建国后,美国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5)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2、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请指出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分别将哪些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3、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以来,就一直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乐队演奏起了代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创举。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只占9%左右,但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这种民族多元一体的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只能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民族问题概论》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场庆典?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代国歌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世界的影响。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我国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民族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直奉行的是哪一外交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