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4年3月24日,福建55位厂长.经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C. 发动“大跃进”运动
D.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47年,中共的一项决议指出: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4、下图中所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
A.重庆谈判
B.成立新中国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5、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 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6、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奠定重要基础。与青蒿素的成功提取有关的科学家是( )
A. B.
C. D.
7、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清 ③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15年12月,中央军委举行仪式,正式命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如下图)。火箭军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
A.维护社会的治安
B.维护国家的领空
C.保卫祖国安全
D.维护祖国的海防
9、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以下材料,其中属于研究改革开放的第一手史料是
A.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历史学家关于改革开放的权威性著作
C.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展
D.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10、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川藏、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如果说中美战争是中国和美国‘军事、经济、政治、外交上的全面较量’的话,那么可以说结果是不分胜负。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由此可知,“中美战争”( )
A.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体现了中朝人民的革命友谊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促进了朝鲜的统一
12、在这一段段艰难探索的岁月中,有过很多重大的会议。它们是党的领导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共同主题是( )
A.建设经济特区问题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四个全面”战略部局
D.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
13、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了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体现了我国在哪一方面的成就
A.原子能
B.航天技术
C.计算机
D.生物工程
14、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除此之外,我国的经济特区还包括( )
①上海浦东 ②海南 ③深圳 ④珠海 ⑤汕头 ⑥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15、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李宗仁率领的国民党军队正在与日军浴血奋战,该影片再现的是
A.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 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 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 D. 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7、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18、每年的阳春三月,“两会”都将在北京降重举行。你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协高会议召开的地点吗?( )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重庆
19、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__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A.四个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共产主义
20、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 人口多,耕地少 B. 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 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2、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3、地图中的历史:
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
(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
24、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5、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26、被尊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
27、“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8、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9、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30、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3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2、 一个国家的外交成就是这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哪次?
③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④21世纪初,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出2个即可)
⑤从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看,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3、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居民人均住宅面积
材料三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678.7亿元,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1.7亿元;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元,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2元;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元,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4元。
材料四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为了使城市建设更趋合理化、规范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同时中国的住宅建设更加注重人性、生态和环境的保护。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生活,请你谈谈人类未来居住的环境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