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2、新时期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C.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D.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
3、既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是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4、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习近平主席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下面有关人民海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B.海军部队包括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C.自行硏制了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D.2012年9月,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5、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1951年,某地农民领取了“土地居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政策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公社化
C.公私合营 D.土地改革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全方位外交
9、小明在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此他搜集了“华东军区海军”“北海舰队”“导弹核武器”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国防建设 B.改革开放 C.新中国的外交 D.民主与法制建设
10、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①②④③
11、2020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所学知识选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12、2019年5月5日,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 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C. 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 “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13、下列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张謇认为,在中国发展工业是“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表明他主张
A.变法图强
B.实业救国
C.自由平等
D.民主共和
15、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代指
A.鲜卑统治者 B.契丹统治者 C.党项统治者 D.女真统治者
16、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发展迅速,首先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接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现在,小东请问大家,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 B. 许多亚非国家大力支持中国
C.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原子弹、氢弹试验相继取得成功
17、针对某事件,蒋介石无可奈何但态度强硬地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这里所说“某事件”指的是( )
A.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中国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C.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8、五年计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②青藏铁路建成通车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力,这一年是
A.1949 B.1950 C.1971 D.1972
2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A. 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产物
B.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C. 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D. 三大改造的延续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3、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4、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人物
(1)党的好干部,领导兰考人民治沙的县委书记——
(2)解放军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5、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建立第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 _________________。
26、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三个阶段。
27、①1950年开始的___________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③1953年7月取得了____________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④1953年开始执行______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⑤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⑥1956年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8、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2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30、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3、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是实现国家高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1949年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的准确含义?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根据中共八大的工作布署,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制胜法宝和关键一招。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中共会议是什么?会议还做出了哪一重大决策?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1)材料一中“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政策?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老祖宗留下来的重要财富和优势”,我国又采取了哪些举措?
材料二: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某方针,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创就创在……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A、B两个地区的问题……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二、三判断A地区指的是哪里?材料二中的某方针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反分裂国家法》
(3)为实现材料三中“和平统一”的愿景,海峡两岸同胞都作出了哪些努力?(举出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