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三沙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雄 岀/记 生/惟妙惟

    B./挑 时/隔/挑拨离

    C./色 斡/实/谆教诲

    D.石/功/愧 级/金不昧

  • 2、下列对语病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至2020年3月21日24时为止,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800例。(去掉“为止”)

    B.虽然已年近70,李大爷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潮剧历史悠久,据研究,至今大约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删去“大约”或“左右”)

    D.我市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将“发展”和“传承”调换位置)

  • 3、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奋(kàng)     然(mò)     (qiào)   然开朗(huò)

    B.旋(wò)       默(jiān)     裂(jūn)     声匿迹(xiāo)

    C.皱(zhě)       菜(xìng)   (bàn)     然而止(jiá)

    D.暗(huì)       迁徙(xǐ)       (xǐng)   尔远逝(shù)

  • 4、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最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_________,有时只是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做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 _________, _________;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A.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 一个微微点头 那是把堂堂契约用良心书写

    B.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 微微一个点头 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

    C.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被灵犀浸透的会心眼神

    D.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会心的眼神被灵犀浸透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C.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

    D.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

    【2】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词默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成长中有一个长者引路,能避免误入不必要的弯路。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说说他们之间引导与被引导的事例。

    (1)佛祖与孙悟空(《西游记》)  (2)傅雷与傅聪(《傅雷家书》)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⑴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

    ⑵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竟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

    ⑶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⑷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⑸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

    ⑹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观望。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他的眼神溢满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

    ⑺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⑻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一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⑼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蛰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

    ⑽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的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

    ⑾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

    ⑿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

    ⒀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⒁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

    ⒂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

    (作者矫友田,文章有删改。)

    1请按照时间先后,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并按照提示完成填空。

     

    情节一

    情节二

    情节三

    情节四

    线索

    多年前的槐花盛开时节

    为清楚蜜蜂如何采蜜

    (2)

    现在凝望着一只流浪蜂

    事件

    看到养蜂人和蜜蜂

    (1)

    用嘴吹干蜜蜂翅膀上的水渍

    (3)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通过对放蜂人善待蜜蜂、怜惜蜜蜂的叙述,表现了蜜蜂酿蜜的艰辛和食蜜的稀少,抒发了对蜜蜂那种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之情。

    B.文章主要运用倒叙,看到一只深秋还在独飞的蜜蜂,想到了自己遭遇而悲伤、感慨。

    C.文中说“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其中“徒劳”在文段指白费心力,白费力气;表达了流浪蜂苦苦寻找家园,最终白费气力不能回到自己家园而心生怜惜之情。

    D.文章以物喻人,借辛勤酿蜜的蜜蜂,赞扬那些像蜜蜂一样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的人。

    E.“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说明这只蜜蜂很独特,很坚强,主动乐观地探求回归之路。

    4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