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信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作家和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韩愈

    B.《三国演义》——罗贯中

    C.《社戏》——鲁迅

    D.《北冥有鱼》——老子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不再取决于他的成功与否,而是取决于他个人品德的高尚。

    B.中国不仅有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更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掌握节奏,有张有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增强效率。

    D.6月中旬,西江干流水位之所以迅速上涨的原因,是受到支流来水的影响。

  • 3、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脱胎换骨:意思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C.修建工程浩繁复杂、修建方式难以想像的小三峡古栈道,谜语般的在大宁河上留候了千年。(谜语:此处指至今尚未破译的古栈道的修建之迷。)

    D.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巧妙绝伦:指建造者的创新能力很强。)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齐谐者,怪者也(记载)

    B. 外户而不闭(外面的窗户)

    C. 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D. 高者挂长林梢(挂结)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词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请你概括上面这首小词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上、下片内容对写作手法及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教给儿子傅聪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B.傅雷通过书信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C.傅雷以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的经历激励儿子不要受世俗音乐的影响,应专注于纯粹的艺术。

    D.傅雷在信中也常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

    (2)在1954 年10月2日的信中,傅雷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近大白山

    朱明东

    ①大兴安岭有名山,有顶无尖,体高态峻,南陡北缓,西高东低,半山以上浑浑圆圆,积雪难融,皑皑呈状,故曰大白山。

    ②车出呼源小镇向西南行驶不到十分钟,大白山就赫然入目。我之前认为,在大兴安岭不会找到太高的山,几百米高就算不错了。在湖北那些年,经常有人问我:你们的大兴安岭高吗?我都如此作答。可眼前的大白山,海拔明显超过了千米。算我孤陋寡闻吧,轻视了大兴安岭的山,而今给了我补课的机会。走近它,走近它,我大步地向山前走去。

    ③大白山不是一下子陡起来的。山脚下一条两千余米的简易栈道平稳地往山上铺,缓缓的,人在上面走,很轻松也很舒服。不说女人在上面多出款款相,即便是男子在上面走,也多出了一份风雅来。可舒服没有保持多久,栈道就走完了,山也忽然有了坡度。刚才的树还是高大挺拔,可越往上走,树的躯干与姿态都发生了变化。树林先是像好蓄长发的老者,浓浓密密的,落叶松、樟子松、杨树和桦树等树木拥拥挤挤,姿态万千。攀着攀着,高个儿的树少了,矮个儿的树多了,树已不是一棵棵或者一片片,而是一丛丛的了。乍一看,它们就像一盆盆静态的景。原来这就是偃松灌丛和赤杨偃松灌丛啊。这些没高度的树在渐起的坡上不似植着,倒像给山坡盖上了一床被。它们互相较着劲往上长,在山石突兀处与高大的树一样,迎送风雪沐浴星辰,故也勃勃耐看。

    ④大白山树茂石盛。石盛之山,要么有花岗岩要么有火山岩,而大白山二者均有。放眼望去,凡有裸石,其貌虽苍然,却无奇丑厥状。山路向上,树丛稀疏处,宽宽地裸露出大大小小的岩石,白的黑的黄的褐的散散乱乱,一块块如风化了的魂湮没了的躯,似断了的刀挫了的锋。蹲下身随意拾起一块石头,凉凉的冷,让你感知到大白山上有雪未消融。

    ⑤寻雪,雪一定在乱石上方。石上有寒意,寒意养冰雪。雪还真的出现了,不是一捧一捧,而是那种雪结着冰、冰压着雪状。一片一片的,白得让人心动,白得让所有岩石化成银块块银坨坨。大白山真的成了银山。正涌起一份欣喜,四下却起了雾。起初那媚着的阳光,渐渐消失在清冷的空间。

    ⑥大白山的云雾是出了名的美,很多摄影爱好者常以能拍摄到大白山的云雾而得意。云有形,雾无状。大白山的云雾出于林中没于林中。通常云起时,雾就敛于林中,一旦时机成熟就涌了出来,伴着云一起白团团地在山腰处游动起舞。我在云雾间行走,山路却开始逼仄。坡有些陡,额上的汗多了起来,却无热感。温度向与高度成反比,越往上攀,身上越觉得冷。刚上山时,还是T恤衫,现在只好将外衣从背包里拿了出来。雾起起伏伏,一团一团,一片一片。所有白的石,白的雪,所有的景观都被罩成一个银白的世界。

    ⑦在雾的衬托下,大白山就像一幅水墨画般诱人。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周身都醉了。几只大鸟从林中飞起,鸣叫几声后向远处飞去,原来是飞龙鸟。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大白山因高而多禽多兽,兽有黑熊出没,野猪乱行;禽有松鸡掘地,飞龙腾空。飞龙是鸟,貌似鸽子,头小颈短胸凸脊平,趾有鳞如龙爪,故得此名。飞龙鸟味美肉鲜,清末曾为贡品。既然是珍品,遭捕杀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那些年,珍奇鸟类尚未明确保护,明捕暗捕兼而有之。一入冬,一些人就进山专门捕杀飞龙鸟。好在没过多久,国家对野生动物加大了保护力度,包括飞龙鸟在内的大白山上的动物们,总算过上了安生的日子。

    ⑧山一程,路一程,气喘吁吁上山顶。登上山顶的一刻,一道阳光穿过云层映到我的脸上,所有的轻松顿时从身上涌了出来。大白山真是一座美丽的山,它南依大平原,北连大林海,在伊勒呼里山脉上就这样轻轻的一卧,俨然成了岭上的岭、山上的山。其高有云雾飞,其低有河流过,滋养四下树与林,造福一方人与物。如此有意蕴的山岂不是神山?阳光渐渐增强,冲散了四下里成团成片的雾,而脚下绵绵不尽的群岭,像大树破土的根系一样起起伏伏,任万棵树呼风唤雨,任千条河流淌奔忙,各色景致旋即鲜活起来。再看山顶一侧,一座坚实的防火瞭望塔正忠实地矗立在我的身旁。在高山之巅,还有如此高大的塔,岂不是最美的眺望去处?我要登上这座高山顶上的塔,在云浮云动中,把所有的风光都一网打尽,满载收藏。

    (选自2019年01月15日《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通读全文,作者依次描写了大白山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鸟兽,层次分明地写出大白山的美。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作者的视线随脚步由上而下,细写了大白山的树。

    B.第④段“大白山树茂石盛”这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⑦段画线句运用对偶,表现大白山多禽多兽的特点。

    D.第⑦段描写的鸟兽画面呈现动态,使大白山的景物更鲜活。

    3第②段中写“我”之前对大兴安岭的认识有何作用?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树林先是像好蓄长发的老者,浓浓密密的,落叶松、樟子松、杨树和桦树等树木拥拥挤挤,姿态万千。

    5文章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11.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家乡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家乡的秀美景色,家乡的风土人情,无不浸润着浓浓的乡味。请以《我家乡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着重介绍家乡给你印象最深的节日或最有特色的风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