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3、标志美苏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苏联解体
4、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
①、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②、都改变了美国当时的社会性质
③、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④、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⑤
5、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年份 | 1880 | 1900 | 1910 | 1920 |
产量(亿吨) | 0.04 | 0.21 | 0.46 | 0.94 |
A.内燃机的应用 B.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的发明 D.赛璐珞技术的发明
6、“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 活字印刷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造纸术
7、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目标。下列哪个口号可能是1917年一场著名革命中出现的(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C. 和平、土地、面包 D. 内惩国贼,外争主权
8、汶川地震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这项工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功效是
A. 粮食运输 B. 灌溉抗旱 C. 围江造田 D. 扩大耕地
9、电视剧《海棠依旧》生动呈现周总理以中华崛起为已任,为国家操劳、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壮丽一生。下列外交成果与周恩来总理直接相关的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尼克松访华
④中美建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1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当全球经济的‘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据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 经济全球化完全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
C. 经济全球化已完全实现了世界各国互利互惠 D.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13、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材料中“黄星的蓝色抹布”指的是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亚太经合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14、康熙、乾隆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
A. 无锡 B. 广州 C. 南京 D. 松江
1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6、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中国利益的体系
17、某同学在记忆下列历史知识点时,出现了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A.三角贸易——黑奴 B. “拉丁美洲解放者”——葡萄牙
C.美国内战——奴隶制的存废 D. 明治维新——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18、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D.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19、如图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路线图和描述泉州港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共同印证了泉州港( )
A.海外贸易繁荣
B.文化广泛传播
C.政治外交荣耀
D.航海技术发达
20、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 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 重点发展重工业
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2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________与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
22、填空题
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成立于1945年,以维持国际和平友好、促进国际合作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
(2)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有自己单一货币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3)英文缩写为“APEC”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_______亿。1987年_____月______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_____亿。
24、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5、谋求世界政治、经济的和谐有序的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
_______会议上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995年1月1日,________(全称)成立,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26、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7、原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 )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及其缓慢。
28、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______”。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______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29、唐朝实行______民族政策,实行______对外政策。
30、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________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________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________年,苏联解体,标志着________终结。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有何进步?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新成果。
(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2、战后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33、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宣言》通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美国独立后制定的宪法名称是什么?
34、 欧洲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本是同根生]
材料一 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西方的文学、建筑、哲学、科技等文明都是从古代希脂开始的。……凭借此文明,希腊更是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保篮。
——《西方文明史》
[相煎何太急]
材料二
名称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开始标志 |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① |
交战双方 | ② | 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
转折性战役 | 凡尔登战役 | ③ |
共同影响 |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
[一笑泯恩仇 ]
材料三 20世纪到5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各国有限的国内市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战结束后, 欧洲丧失世界政治中心地位,在美苏的夹缝中求生存,被战争阴云时刻笼單。1951年4月, 西欧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到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了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机构。
——《世界当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此文明”指的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信息补充完整。
(3)根据材料三,概述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机构”指的是什么?
(4)从“相煎何太急”到“一笑泯恩仇”演变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