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判断或评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表述,属历史结论的是( )
A.19世纪后半期,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B.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C.近代中国大都市里,很多时尚女性烫发、穿旗袍,逛公园、饮咖啡。
D.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劝禁女子缠足。
2、“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上述内容是谁的主张( )
A.毛泽东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3、我国的对外开放自1980年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中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4、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意义哪一项是正确的
A.废除了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国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5、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6、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第一个“天安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开国大典
7、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广为流传的口号。下列历史解释准确的是
时间 | 口号 |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
1950年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963年 | 向雷锋同志学习 |
1978年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992年 | 发展才是硬道理 |
2012年 | 中国梦 |
2018年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A.新中国前期的口号都和革命战争有关
B.建国以来口号都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C.不同时期的口号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D.国际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口号的决定性因素
8、“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它”指的是( )
A.安庆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八(1)班同学想要了解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相关问题,下面哪部文献最适合他们参考
A.《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黄继光、邱少云 B.黄继光、邓稼先
C.雷锋、黄继光 D.邱少云、雷锋
1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的不同在于
A.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B.战争的根本原因
C.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D.交战双方的性质
12、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是( )
A.《狂人日记》
B.《北京市民宣言》
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3、2017年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海军现已装备辽宁号航母、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说明( )
A. 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B. 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
C. 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 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14、莫言在斯德哥尔摩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水瓶打碎……。”下列选项与“公共食堂、饥饿无力”有关的是
A. 一五计划
B. 农业合作化
C. 土地改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5、1901年,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随后,逐步推出各项“新政”,如改革官制、兵制、学制,奖励工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满汉通婚等命令,但是并未阻止清朝灭亡的步伐。清末“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 B.人民对“新政”的不信任
C.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政治制度 D.各地官员“阳奉阴违”
16、“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
A.爱国商人
B.工人阶级
C.爱国学生
D.广大农民
17、“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彭德怀诗中所言“榜样”的含义是( )
A. 实现国共合作 B.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C. 率领红军进行长征 D. 建立抗日根据地
18、1945年殷氏夫妇在上海创办了一家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4至1956年,国家对殷氏夫妇的糕点厂进行改造,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
A.承包责任制
B.私有化
C.公私合营
D.中外合资
19、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D.义和团运动的推动
20、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上海市工商联主任盛丕华的一首诗:“二千代表遂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描绘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大跃进运动开展
21、_____________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2、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56年,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
2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政策;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5、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________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____________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6、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政府____。
27、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_____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于1914年初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8、新疆收复后,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
30、“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________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呼声。
31、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两弹”科技成就斐然,请列举一例。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3)请写出两位在“两弹一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他们身上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4)我国首位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2008年哪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其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012年加入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字是什么?
(5)哪位农业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32、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每年的哪个节日与五四运动有关?
33、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骨肉亲,我们盼望早团聚,没有理由再分开。没有理由再分开……
——《海峡两岸统一歌》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指的是哪一科学构想?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与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有什么新发展。(列举一个即可)
(3)综上所述你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