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 B.乡为身死而不受
C.以头抢地尔 D.仓鹰击于殿上
2、下列加横线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老伯对王教授说,“我六十啦,你还是比我年青五岁啊”。
B.雾气散去,站在高楼上眺望,远处的岳麓山历历在目,风光正好,诗意正浓。
C.“勤奋努力,皆可逆袭”,会上大家都很激动,只有他在心里无动于衷。
D.快抵达目的地了,我们要充满信心,千万不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啊。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柳营是周亚夫当年驻扎在细柳的部队,周亚夫治军有方,细柳营以军纪严明著称。
B.“颜筋柳骨”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筋骨强劲,或丰腴或清瘦,各具特色。
C.《孟子》,“四书”之一,道家经典著作,其文以雄辩著称,善用排比,气势非凡。
D.“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中的“布衣”,都指平民。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相继走红
②它们将传统文化内核与综艺化表达方式相结合
③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次第涌现
④被人们称为“清流综艺”
⑤受到观众的好评和追捧
⑥为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A. ③②①④⑤⑥ B. ③⑤④②⑥①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③⑤①④②⑥
5、(甲)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园林。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以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敧嵌(qī 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都邑:都会城镇。俾(bǐ):使。
【1】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则 宜 逸 民 退 士 之 所 游 处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天下独绝(____) (2)互相轩邈(_____)
(3)悉皆怪石(___) (4)彰示来者(_____)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泠泠作响 ②一鼓作气 B. ①故虽有名马 ②不可名状
C.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D. ①亭亭净植 ②植松与桂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以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5】两篇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两位作者怎样相似的情感和志趣?
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7、清明将到,追思先人,教育后人。然而清明扫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烧冥纸,献祭品,鞭炮齐鸣,满天纸灰。学校准备开展“文明祭扫,零碳祭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小组研究的选题是“文明祭扫的形式”,请你列出三种不同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准备在班级交流会上以“零碳祭祀的意义”作汇报,你这样说:“____________。”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吊影分为千里雁,
(2)可怜九月初三夜,
(3) ,日暮聊为《梁父吟》。
(4) ,鸟鸣山更幽
(5)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6)《从军行》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战斗场面的句子: ,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了一个国家若“ , ”,往往会导致灭亡,从而证明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9、五、阅读《辣椒的时光》,完成下列小题。
辣椒的时光 晓寒
⑴在湘东,辣椒是菜地里的王。
⑵惊蛰过后,母亲去竹山排挖土。她挑着一担火土摇摇晃晃地经过石板路、木桥、田埂,来到土边,放了撮箕,接着抡起松耙,碗口大的土坷垃应声而碎。有些鸡蛋大的,松耙奈何不了,母亲便蹲下身子,像个顽皮的孩子,一只手抓一个,一捏,碎了,再一捏,又一个碎了。最后,母亲站起身来,打量着眼前这块平整的土,很满足地吁了一口气。母亲沉浸在小小的成就感里,忘记了自己的头上、衣服上、手上沾满泥土,汗水把这些泥土的颗粒泡化,在她的脸上和手臂上冲出一条条带着泥渍的小溪。
⑶火土在撮箕里隆起,母亲双手捧着撒在新翻的土里。她显得小心翼翼,不时蹲下去看一看,用手拨弄几下,等到盖上的火土均匀、平整了,才从衣袋里慢悠悠地掏出三个纸包。母亲把纸包里的辣椒种子撒下去,再撒几把火土,然后拍拍手,收拾东西,回去等待种子在火土里发芽。
⑷十几天后,土里冒出细细的芽来,密密麻麻,像许多小孩子挤在一起唧唧喳喳地说着话。辣椒秧子长得快,见风长,见雨长,见阳光也长。它们开一片叶子,又开一片叶子,一片叶子搭在另一片叶子上,把一块土遮得密不透风。等长到一拃高的时候,挑一个阴天,母亲就把它们栽到另一块土里去。
⑸土早就挖好,分了畦,畦上刨些浅坑,一行三个,横竖对得整整齐齐。把辣椒秧子带泥挖了,粗壮的,一个坑里栽一根,不那么壮的,一个坑里栽两根或者三根。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辣椒就完成了一次简单的迁徙。
⑹辣椒长得很卖力,但它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长不过草。牛筋草、省把草、红脚草从来不讲道理,它们抢雨水,抢阳光,抢本来属于辣椒的肥料。因此,隔六七天母亲会去扯一次草,施一次肥。这样几个回合,就能看到辣椒的枝丫像手指一样叉开,开始长成树的模样,白色的花苞从枝枝节节上嘟噜嘟噜地冒出来。
⑺花苞终于在母亲的期盼里变成花朵。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像一个个细小的星星,连着一个稍微弯曲的绿柄,埋在碧绿的枝丫间。不几天,白色的花朵便洋洋洒洒,叶子的光芒黯淡了下去。
⑻辣椒结出来了。米粒儿大小的它们,一脸羞怯地寻求叶子的庇护,然后偷偷地抽个儿,沉甸甸地往下坠。这时候,打屁虫来了,它们成群结队,缠满枝干。母亲左手拿着皮撮放在辣椒树下,右手抓着辣椒树不停地摇晃,打屁虫极不情愿地落到皮撮里。父亲早已在地坪里烧起一堆火,母亲把皮撮里的打屁虫往火堆里一倒,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这场人和害虫的战争以母亲的胜利告终。
⑼端阳节前后,辣椒熟了,一个个坠满树上,望过去一片青幽。辣椒的成熟像是一种无声的号令,很多菜都跟着熟,黄瓜、丝瓜、茄子、苦瓜、四季豆……每年这个时候,母亲把新熟的菜从地里摘回来,每样挑一点炒了盛在碗里,整整齐齐地摆到桌上,然后用量筒盛些米,点三根香插在米上,没有跪拜,没有祝颂,也不烧钱纸,不打爆竹,任凭香上的青烟在偌大的厅屋里飘动。这是一个极简的仪式,叫做吃新。不单我家这样,家家都这样。这个不知在村庄里流传了多久的习俗,使辣椒的成熟注入仪轨的庄严,成为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一年到头在地里打滚的女人们,对一片土地的复杂情感,都化作了穿堂风中袅袅的青烟。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8日)
【1】为什么说“在湘东,辣椒是菜地里的王”?
【2】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语句分析。
【3】选文第⑵段画波浪线语句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劳动的情景,请你也写一段话,描写你曾参加过的某次劳动或者你曾仔细观察过的别人劳动的情景,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并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①螽(zhōng)斯:一种昆虫。②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1】阅读①—④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 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 方面。
【2】文中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第五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
【4】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多说一两句话
①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
②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③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
④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断几乎一致。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啊。
⑤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时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说,是得戒了。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
⑥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⑦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成货?病人直点头,最喜欢吃腊肉和成菜了。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很多成货,一直要吃到夏天呢。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自豪。老父亲摇着头说,成货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还是少吃点吧。病人捂着腮帮子,点点头,听你的。
⑧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诊室。一位年轻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进了你的肚子里。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妈妈弯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
⑨他微笑地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1)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
(2)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
【2】儿子的心理经历了从“莫名的失落感”到“心里暖暖的”的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意补写出中间空缺的词语。
莫名失落→( )→( )→心里温暖
【3】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欣赏谁?请选定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文章第三段说:“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老父亲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文章结尾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对你有什么启示?
12、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1)题目:那件我没做到的事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美国漫画家罗素·迈尔斯系列漫画《女巫希尔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你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得教你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