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伊犁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      和消费时尚。

    ②经过世代的筛选,      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③每当吟诵起宋代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谈风”的诗句,心中的就泛起一种      的感觉。

    A.理念 流传 冷清

    B.理想 流传 清冷

    C.理想 留传 冷清

    D.理念 留传 清冷

  • 2、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D.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书籍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 ,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2)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 了。

    (3)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 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A.湮没     耽搁     关于

    B.淹没     耽误     关于

    C.淹没     耽误     对于

    D.湮没     耽搁     对于

  • 4、对下面的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的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服衣冠   晖夕阴

    B.时时而   又何

    C.我与城北徐公美   视之

    D.吾妻美我者   执策而临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4】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请结合两文加以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列宋词,完成下题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阙中,词人通过___________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 “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 “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为迎接五四青年节的到来,班级以“学习五四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请你运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在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举行“学习五四精神”的主题班会,届时想要邀请历史王老师到教室里来为大家讲一讲五四精神。大家让你担任学生代表去邀请王老师,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后,李明同学写了一份总结发言稿,他的部分发言稿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甲]能否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青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是民族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像初夏多姿多彩的鲜花,开遍祖国的大地;要像初夏嫩绿的枝叶,努力撑起一片片绿荫,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遮风挡雨![乙]让我们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发挥青年的智慧与风采,为祖国、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①[甲]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修改意见: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和“____”互换位置。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理解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和戍边难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人生是一场场目送

      ①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记忆的目送,那年六岁,是暖意触触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粉红的桃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她灰白头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上,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显得笑得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的抽泣。一个六岁的孩于无法主宰自己,更无法主宰别人的命运。

      ②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

    ③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A)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心里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

    ④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B)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

      ⑤目送便走是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

    ⑥人生自古伤离别。

    ⑦但其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散文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于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

    ⑧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⑨人生不过走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语段

    事情

    我的心理

    六岁那年春日里,我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目送母亲。

    C

    A

    热切盼望离开,又略带伤感。

    B

    D

    去年深秋,我目送父亲的离世。

    痛苦深重

     

     

    2选文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第③段A句中“无限地拉长”用得精妙,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④段中的B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第⑧段龙应台这番话语的理解。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与龙应台的目送经历对比描写,突出父母的难忘印象。

    B. 文末作者认为人生会经历一场场目送,作为目送者抑或是被目送,情绪消极无奈。

    C. 第⑥段化用柳永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增添语言的趁味性,揭示文章的主旨。

    D. 选文深情地叙述我的四次目送经历,我因龙应台的《目送》而真正理解目送的含义。

     

  • 10、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题。

    温暖的生命记忆

    (1)我在一个叫王河的地方工作了15年。在那里,花花草草的芳香绵延着我的青春岁月。

    (2)15年时间,许多的片断碎锦,真的可以织成一片云彩,生出许多梦幻。

    (3)蝴蝶真的可以在教室里翩飞,一只两只;燕子真的可以自由地在教室的屋梁上筑巢,一个两个。

    (4)学校周围到处都是农田,四处飞动着昆虫和随意翻飞的鸟儿。其实,孩子们对这些昆虫鸟儿见得实在多了,一些流传的民间故事也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底,谁也没有想加害它们的意思。校园里,有的是蝴蝶、燕子、蜻蜓、知了……绿树下,可以望见碧蓝的天,看见流过头顶的白云。

    (5)站在教室门外,你可以看到羊在吃草,听到牛在哞叫。

    (6)下雨天,远远的地方有一顶笠帽。那顶笠帽,从田野深处缓缓地朝学校移动,我悬着的心踏实了。那一定是迟到的学生。我马上会拿着一把雨伞,朝麦苗深处走去。因为那边还有几口水塘,还有一段窄埂。

    (7)夏天,中午烈日炎炎,有几个学生不在教室午睡,我得到河边去,问问摆渡的艄公,是否看到几个小孩来河里玩水;西瓜地里,是否还躲着几个贪吃的;水塘边,是否还有几个偷摘菱角的……

    (8)学校在一片农田的怀抱里。

    (9)一大片天地,一大片田地。这些田野上生长的孩子,充满着泥土味,充满着纯朴和安详。

    (10)学生打着赤脚走进教室。他们的鞋尖上总有着饱满的露水。他们和泥土的感情,和流水的感情,就像和父母的感情一样深厚。

    (11)田埂上,那层烂泥从脚丫挤出来的感觉真的舒滑劲爽。那长年流淌的河水,总使他们的眉宇清亮清亮,照着如梦的年华。

    (12)他们的生活如同他们的心声。

    (13)阅读他们的文字,就是阅读他们的生活。至今我还记得这样一个句子:这边的洞,能看见那边的天!天啊,如果不是农村的孩子,如果不知道老鼠在田埂上肆虐地打洞,他们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来吗!

    (14)油菜花金黄金黄,在午后的阳光下,透亮透亮,直晃人的眼。我真以为女孩子额上的汗就是被这密密层层的暖色沁出来的呢。如果再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其间奔跑,那简直是一首跳动的诗了。

    (15)有一个学生来到学校,气喘吁吁的,很沮丧的面孔。我走到他的面前,以为他犯错误了,就拍拍他的头。他哭了。一问,原来,他爸妈叫他给我捎几个鸡蛋,他一路小跑,想让我早餐前吃到。哪知一不小心摔倒,鸡蛋在口袋里全碎了。我安慰他,说,就算老师收到了,向你爸妈表示感谢。他哭得更凶了,仿佛做了一件很对不起我的事情。我替他翻洗口袋,那黄黄的鸡蛋,仿佛就是田野上蔓延的油菜花金黄的色彩。我心里暖暖的,想到了事业的崇高。

    (16)我也常走在那片花草的海洋中。有个学生好几天没有到校了,我得去家访一趟。路,阡阡陌陌的,我仿佛走在古人的诗韵上。绿树生烟也好,鸡犬相闻也罢,虽一路的景致,但总被些心思占据了心头。我常把学生从牛背上拽下来,从农田里拖上来,从锅灶下拉出来……我跟他们的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我的理由,然后才能让孩子们的笑声充溢在校园,让他们琅琅的书声擦亮瓦蓝而明媚的天空。

    (17)把一种激情注入到自己所爱的事业中去,有时,会感到十分的幸福。有年元旦下大雪,学校放假,我却带着学生去河对面的山里冬游。天啊,我竟然干了一生中最伟大也最冒险的一件事:三十几个学生,走几十里路,我们早出晚归,翻山越岭,踏着碎琼乱玉,居然都安然无恙。

    (18)那年的雪,早已经融化了,但那一片壮丽的雪景却在我的生命深处永远辉煌着。

    (19)每年冬天,我总是自豪,总是幸福,因为我穿的厚厚的棉鞋,围在脖子上的围巾,还有那几件毛衣……都是来自一种最朴素的馈赠,这些都成了我生命里最温暖的记忆。

    【1】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哪些记忆让作者感到温暖。

    【2】文章第一段在那里,花花草草的芳香绵延着我的青春岁月一句有什么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析第(12)段他们的生活如同他们的心声他们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生活?这里的心声具体指什么?

    【4】说说第(15)段体现出老师何种感受,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常把学生从牛背上拽下来,从农田里拖上来,从锅灶下拉出来……

    【6】请阅读第(16)段,你认为是什么心思占据了老师的心头?字里行间又传达着怎样的深情厚意?

    【7】如何理解结尾这些都成了我生命里最温暖的记忆这句话的作用?

     

  • 11、阅读《温度与生命》一文,完成题。

    整个宇宙当中,温度无处不在。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也无论是在赤热的太阳上还是在阴冷的冥王星上,这一切无不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例如,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而处于太阳系里离太阳较远的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却只有-240。又如,传说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夜里的星空中,它们只是闪烁的小亮点。其实,牛郎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8000,织女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10000,真可谓是热恋之星

    正因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想想看,_____________;再想想,如果人类要到阴冷的冥王星去,恐怕人的第一次呼吸还没完成,就早已在寒冷的温度当中冻成了冰尸。

    当然,在这样浩瀚的宇宙中,只要位置恰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现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人说是偶然的,其实它也是必然的。第一个有生命细胞的诞生,蕴含着造物主多少心思啊,其中温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物质分解或重组,才有了今天这个美丽的世界。山川、河流、绿树、红花……才有了生命的诞生。

    温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标志,它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如当温度较低时,分子、原子振动的速度很小,分子之间距离也小,此时物质为液态。但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分子运动十分激烈,分子间的距离也变大,此时物质为气体。整个世界这么精彩,生命就是因为不同的分子、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下变化而来的。

    【1】联系上下文,第段横线处应填上的合适的句子是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请指出第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简要分析第段中加横线的作用。

    【3】下列两段材料中哪一段能说明文章第段的中心?请具体简述理由

    1谚语说:寒露百花凋,霜降百草枯,所谓霜杀百草。但真正杀百草的,不是霜,而是冻。当大气中水汽凝华为霜的过程中,反倒会因凝结潜热释放而减缓气温的下降。导致冻害的元凶,是与白霜伴生的零下低温。

    2)地球上的人类并非宇宙间唯一的人类,除了地球外,宇宙间还有上万个星球上可能有人类生存,另外还有很多并不像人类的智慧生命体,有些可能比人类的智慧更高。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我想对你说

    要求:①在答题纸上补全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

    ①文中如需涉及所在区(县)名,一律用“秦县(区、市)”代替;

    ②文中如需涉及学校名称,一律用“学校”代替;

    ③文中如需老师姓名,一律用“安老师”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