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产生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
A.保卫了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近代中国历经坎坷磨难,无数有识之士积极探索着救国的良方。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康有为的救国良方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3、下表是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这说明李大钊( )
著作名称 |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
《庶民的胜利》 |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
A.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B.推动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涨
C.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D.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4、在中共十七大的基础上,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提到了新的高度的是( )
A. 政治建设 B. 经济建设
C. 文化建设 D. 生态文明建设
5、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对“胜利”与“失败”你认为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的执行下去
D.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宗指,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中国
6、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沉重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7、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
A.民主与科学 B.变法与图强
C.民族与民权 D.团结与协作
8、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
A.产生了思想启蒙作用
B.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D.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9、“四百万人齐下泪,去年今日割台湾。”近代“割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0、请判断下列哪一项是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
A.“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C.“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新中国的成立
C.虎门销烟
D.洋务运动
12、活动课上,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徐州市1992年发行的购粮券和一张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这张购粮劵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B.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这是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D.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13、担任抗美援朝司令员的的我国领导人是
A. 朱德
B. 林彪
C. 彭德怀
D. 贺龙
14、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与第一个“天安门”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五四运动
15、“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与这一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6、下列人物中,没有出席一大的是
①陈独秀
②毛泽东
③董必武
④李大钊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17、下列图示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D.结果都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18、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C.坚持三不政策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D.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20、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瑷珲条约》
21、民国计时:以1912年为___________,改用公历。
2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3、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为代表,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的产生。
24、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________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________海滩被当众销毁。
25、结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_________”。
26、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瑞典)_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美国)________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造工业由此诞生。(法国)________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7、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是张学良和 。
28、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________举行。会议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9、秋收起义:1927年9月,________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________进军。
3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31、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杂志。概括新文化运动意义。你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
32、请说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3、阅读下列材料:
大会着重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请回答:
(1)这是哪次会议的内容?是哪一年召开的?
(2)这次会议是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3)你能说出这次会议的意义吗?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精神为什么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
34、中日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近代日本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东北民谣
(2)“苦难十四年”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幅图片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的特点。
材料四: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