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溶液中的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①H2S溶液;②KHS溶液;③K2S溶液;④H2S和KHS混合溶液(已知常温下KHS溶液的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p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③ > ② > ① > ④
B. 在H2S和KHS混合溶液中有:c(H2S) + c(HS-) + c(S2-) = 2c(K+)
C. c(H2S)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① > ④ > ③ > ②
D. 在KHS溶液中有:c(H+) + c(K+) = c(OH-) + c(HS-) + c(S2-)
2、分子式为C5H10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3、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0
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的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K(a)>K(c) K(b)=K(d)
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C.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D.平衡时a点一定有n(CO):n(H2)=1:2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 | 取1 mL20%蔗糖溶液,加入少最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 |
B |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
C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的乙酸 | 往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D | 提取溴水中的溴 | 往溴水中加入植物油,振荡、静置、分液 |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也可以表示各物质原子个数比
6、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zC(g)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大
7、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
B.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C.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
D. 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
8、“锂—呼吸CO2电化学装置”放电时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Li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多孔碳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
C.每生成0.1 mol Li2C2O4,电路中有0.1 mol e-发生转移
D.电池“吸入”CO2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9、常温下某盐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体系中存在平衡:
B.d点对应的体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C.b、c两点均为的饱和溶液
D.常温下
10、已知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ⅣA族
B.该元素最高价是+6,最低价是-2
C.该微粒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D.该微粒原子核外有5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11、下列关于烃的衍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就是烃的衍生物
B.烃的衍生物一定含有官能团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烃的衍生物
D.烃的衍生物不一定含有碳元素
12、白磷和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已知
①P4(白磷s)+5O2(g)=2P2O5(s) ΔH1 ;
②4P(红磷s)+5O2(g)=2P2O5(s) ΔH2 ;
③P4(白磷s)=4P(红磷s) ΔH3 =-29.2 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反应①②都为放热反应
C.变化③为物理变化 D.白磷比红磷稳定
13、2NO2(红棕色)N2O4(无色)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点:处于平衡状态
B.b点操作: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
C.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减小
D.d点:υ正<υ逆
14、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内,从
变成了
,则这
内B的反应速率为
A.
B.
C.
D.
15、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Ag电极上有气体生成
B.甲池中负极反应为
C.甲池和乙池中的溶液的pH均减小
D.当甲池中消耗 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
固体
16、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 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高
C. 一个反应的焓变因反应物的用量和反应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D.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17、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其空间结构为V型的是
A.
B.
C.
D.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B.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新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
C.阿司匹林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D.瓷器的重要成分是硅酸盐
19、勒夏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NO2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
C. 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
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氧化
20、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21、常温下,分别向体积均为、浓度均为
的
和
溶液中滴加
的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
和
与滴入
溶液体积(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
,忽略溶液混合时温度和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过量难溶可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B.e点纵坐标约为13.5
C.d点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D.溶液的pH:d>c>a
22、由相同金属电极及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组成的电池,称浓差电池,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如图所示装置中,X电极与Y电极初始质量相等。进行实验时,先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2,闭合K1,即可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若先闭合K1,断开K2,电流计指针也能偏转
B.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g
C.放电时,右池中的NO通过离了交换膜移向左池
D.放电时,电极Y为电池的负极
2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上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Y是待保护金属
B.铁制品表面镀锌,X为锌、Y为铁、Z为FeSO4
C.铜的精炼,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
D.氯碱工业,X为石墨、Y为铁,Z为精制饱和食盐水
24、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B.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它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因为该烃与溴水中的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25、狄尔斯和阿尔德在研究1,3−丁二烯的性质时发现如图反应: +
→
(也可表示为
+
→
),该反应被称为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属于_____(填反应类型)。
(2)下列不能与丙烯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填字母)。
A.
B.
C.
D.
(3)工业上通常以甲醛(结构式为 )、乙炔为原料制取1,3−丁二烯,生产流程如图:
①X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
②上述流程中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三元乙丙橡胶的一种单体M的键线式为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的分子式为_____,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在水和四氯化碳中均易溶解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M中的碳原子能同时共面
D.在一定条件下,0.5molM最多可以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②M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6、I.现有下列各组物质:
①O2和O3②CH2=CH−CH3和CH2=CH−CH=CH2③ 和
④
和
⑤CH3CH2CH3和CH3C(CH3)3⑥
和质量数为238、中子数为146的原子⑦C2H5C≡CCH3和CH3CH=CHCH=CH2
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3)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
(6)写出②与溴水的反应___________
(7)等质量的②和⑤中物质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
II.根据要求填空:
(8)写出顺式二氯乙烯的结构式___________。
(9) 系统命名法的名称___________。
(10)3,4,4−三甲基−1−戊炔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7、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烟气中的SO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1)用NaOH溶液吸收SO2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交换膜I应为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
(3)当有1mol 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时,a极生成气体__________L(标准状况)。
(4)SO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
28、Na2CO3俗称纯碱、苏打,NaHCO3俗称小苏打,两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两者的某些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们完成有关的设计和实验。
(1)甲同学测定两者的酸碱性:各取一定量的固体溶于水,配成相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pH值,测定结果为Na2CO3、NaHCO3的pH分别为a和b(a、b均大于7),则a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有关①100mL0.1 mol·L-1NaHCO3、②100mL0.1 mol·L-1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是
A.NaHCO3溶液中:c (H+)+c (Na+)= c (HCO)+2c(CO)+c(OH-)
B.Na2CO3溶液中:2c (Na+)= c (HCO)+c(CO)+ c(H2CO3)
C.①溶液中:c(CO)>c(H2CO3)
D.②溶液中:c(HCO)>c(H2CO3)
(3)乙同学取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继续滴加BaCl2溶液,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你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应用平衡的观点解释有关现象的产生: 。
(4)丙同学往10mL0.10 mol·L-1的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10 mol·L-1的HCl,当溶液中的:c(Na+)=c(Cl-)+c(HCO)+2c(CO),此时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所用HCl的体积
1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已知:Ksp(CaCO3)=4.96×10-9,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现将0.40 mol·L-1的Na2CO3溶液和0.20 mol·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Ca2+浓度为 mol·L-1。
29、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弱酸 | H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25℃) | Ka=1.77104 | Ka=5.01010 | Ka1=4.3107 Ka2=5.61011 |
(1)已知某浓度的NaCN水溶液pH=8,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pH=8的NaCN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___________。
(2)同浓度HCOONa、NaCN、NaHCO3、Na2CO3这4种溶液中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体积相同、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a.HCOOH;b.HCN;c.HCl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___。
(4)其中B电极的电极材料为碳,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请填空:
①甲池中,通入甲醇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乙池中,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在此过程中若完全反应,乙池中A极的质量增加648g,则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_____L(标准状况下)。
30、I.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态HCl ②熔融NaCl ③稀硫酸 ④蔗糖 ⑤乙醇 ⑥氯水 ⑦Al2O3 ⑧NH3 ⑨氨水 ⑩Cu ⑪CaCO3 ⑫SO2 ⑬Al(OH)3 ⑭NaOH ⑮CH3COOH。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用a、b、c填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1、(6分)“嫦娥三号”卫星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57秒携带月球车“玉兔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 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知H2O(l)===H2O(g)ΔH=+44 kJ·mol-1,则16 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2、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CO2(g)+H2(g) △H=-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 ||||
CO | H2O | CO2 | H2 | ||||
① | 1 | 4 | 0 | 0 | t1 | 放出热量:32.8 kJ | |
② | 2 | 8 | 0 | 0 | t2 | 放出热量:Q | |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某时刻测得②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8mol,请问此刻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e.平衡时,两容器中CO的转化率相同
(5)已知:2H2(g)+O2(g)=2H2O(g)ΔH=-484kJ/mol,请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33、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仍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
(2)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与△H的关系为:
△H1___ △H(填“<”、“>”或“=”)。
(3)写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装置已做改进。实验数据如下表。
又已知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H2SO4溶液倒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清洗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e.实验当天气温较高
34、化学平衡类似,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叫做电离常数(用K表示)。下表是某温度下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CH3COOH、HClO、H2CO3、HCO3-、H3PO4、H2PO4-、HPO42-都看作是酸,则它们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最弱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mol•L﹣1的NaClO溶液p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lg2=0.3)。
(3)求出该温度下,0.10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的c(H+)=____________mol•L﹣1。
35、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 1.0mol/L盐酸跟50mL 1.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各取溶液50mL,并记录下原始数据(见下表).
实验 序号 | 起始温度t1/℃ | 平均值 | 终止温度(t2)/℃ | 温差(t2﹣t1)/℃ | |
盐酸 | NaOH溶液 | ||||
1 | 25.1 | 24.9 | 25.0 | 31.6 |
|
2 | 25.1 | 25.1 | 25.1 | 31.8 |
|
3 | 25.1 | 25.1 | 25.1 | 31.9 |
|
①上表温差应填写数据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则根据计算结果,写出表示该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常温下某学生用的标准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注入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指示剂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2)用标准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
溶液注入______中(从图中选填“甲”或“乙”)。
(3)实验中应选用______作指示剂,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
(4)第一次滴定前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标准溶液的实际用量为______mL。
(5)若滴定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分别是:滴定前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______;滴定结束后读数时俯视液面______。
(6)若上述实验是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又多滴了半滴标准溶液(一滴约为0.05mL),此时混合溶液的体积为50mL,则混合溶液的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