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 A | B | C | D | E | F |
4 mol·L-1 H2SO4/mL | 30 | V1 | V2 | V3 | V4 | V5 |
饱和CuSO4溶液/mL | 0 | 0.5 | 2.5 | 5 | V6 | 20 |
H2O/mL | V7 | V8 | V9 | V10 | 10 | 0 |
(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
(3)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储氢纳米碳管具有广泛的用途,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来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C+K2Cr2O7+H2SO4=CO2↑+K2SO4+Cr2(SO4)3+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③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Ca2+、OH-、HCO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可判断,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导电能力随CO2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④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NA个,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请写出Na2O2与该反应氧化产物反应的化学方式______。
(2)磷酸(H3PO4)、次磷酸(H3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①H3PO2是一元中强酸,NaH2PO2为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②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对器皿实现化学镀银,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产物为H3PO4,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某品牌小苏打粉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计算该样品的纯度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当盐酸与小苏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5molCH3COOH所含氧原子数跟____gH2O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2)0.8molNO2与0.6molN2O4的质量之比为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
(4)将19gMgCl2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从中取出50mL溶液,其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为____。
(5)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①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写出FeCl2溶液通入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6、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1)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氯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下图是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和化合态,单质硫矿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 硫单质有多种,正交硫和单斜硫,它们均为硫元素的___________。
(2)H2SO4 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接触法制硫酸主要分三步:
①煅烧黄铁矿(FeS2);_____FeS2 + _____O2_____Fe2O3 + _____SO2 ___________;
②SO2 的接触氧化;___________;
③98.3% H2SO4 吸收:SO3 + H2O=H2SO4。
(4)Fe2O3 可用于焊接钢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反应产生672mL(标准状况)还原性气体,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8、CO和CO2是碳的两种重要氧化物。
(1)在标准状况下,11.2LCO的物质的量是____。
(2)标准状况下,11g CO2的体积是____。
(3)相同质量的CO和CO2所含的氧原子个数比是___。
9、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普、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含氯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常温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_______体积的氯气。
(2)新制氯水可以放在_______试剂瓶中(请选序号)
A.细口瓶 B.广口瓶 C.棕色细口瓶 D.棕色广口瓶 E.无色细口瓶 F.无色广口瓶 G.烧杯
(3)Cl2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l2溶于水后,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微粒除Cl2外还有_______。
(4)工业上将氯气溶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84消毒液”,它久置空气中会失效,某课外小组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出现_______证明消毒液已经失效。
(5)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呈稀粥状而失去漂白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的原因_______。
(6)实验室可以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7)以上内容未涉及氯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
A.密度 B.水溶性 C.颜色 D.还原性 E.气味 F.毒性 G.状态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一 | ① |
| |||||
二 | ② |
|
|
|
|
| ⑤ |
三 | ③ |
|
|
|
|
| ⑥ |
四 | ④ |
|
|
|
|
| ⑦ |
(1)表中元素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 (写元素符号)。
(2)表中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3)表中元素⑤、⑥、⑦对应的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
(5)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
11、已知离子反应:RO3n-+6I - +6H + R - +3I 2 +3H 2 O,试根据离子方程式必须“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判断:n=__________,R元素在 RO3n-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12、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倒转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一定量的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____ g NaOH。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3、以物质的量为“桥梁”的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根据计算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L;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将此溶液稀释到1000 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mol/L。
(2)现有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a L,该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 g;将该气体溶于1000mL水中,所得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如果所得盐酸的密度为ρg/cm3,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mol/L。
14、是制造电信器材软磁铁氧体,合成二氧化锰和制造其他锰盐的原料。用
粉与
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
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 |||||||
开始沉淀的pH | 8.1 | 6.3 | 1.5 | 3.4 | 8.9 | 6.2 | 6.9 |
沉淀完全的pH | 10.1 | 8.3 | 2.8 | 4.7 | 10.9 | 8.2 | 8.9 |
(1)已知“滤渣1”含有S和,写出“溶浸”中生成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加入氧化的是哪种离子______?
(3)“调pH”控制的pH为4.7~6.0之间,写出“滤渣2”的化学式______。
(4)“除杂1”的目的是加入除去
和
,分析该步骤不能通过调节pH除杂的原因______。
(5)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6)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不同价态的锰的氧化物,某小组称取一定质量的
固体在空气中加热,测得固体质量的残留率随着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从开始加热到A点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若D点对应的固体残留率为64.52%,写出D点残留固体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______。
15、碱式氯化铜 (Cu元素为+2价)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以废铜屑(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制备碱式氯化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水存在时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1)“溶解”时选用的是0.5mol/L的硫酸,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溶解”时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转化”步骤中加入的需要适当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45~50℃时,向CuCl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元素为+2价)。为确定该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量样品完全溶于稀中,配成100.00mL溶液A;
②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0.1722g;
③另取25.00mL溶液A,调节,用浓度为0.08000mol/L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
(离子方程式为
),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30.00mL。
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