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1)向Fe(NO3)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溶液先变为浅绿色是由于生成了___(写离子符号),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___。又变为棕黄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
(2)为测定某一混合铵盐的成分(只含NH4HSO4和(NH4)2SO4),若将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到50mL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该铵盐不会分解)。气体充分干燥后再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铵盐质量/g | 18.10 | 36.20 | 54.30 | 72.40 |
浓硫酸增重/g | 3.4 | 3.4 | a | 0 |
①样品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NH4HSO4和(NH4)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___。
③第三次实验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a的值为___。
3、填空。
(1)在25℃、101kPa的条件下。
①由,当生成
时,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436kJ的能量;由
,当断裂
中的共价键时,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243kJ的能量。
②对于反应,测得生成
时,反应过程中放出183kJ的热量,则断开1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
③有两个反应:a.,b.
。这两个反应的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相同物质的量的
、
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
时。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利用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已知:该反应中,2mol HCl被氧化时,放出57.8kJ的热量。
①4mol HCl被氧化时,放出___________kJ的热量。
②断开1mol H—O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___________kJ,中H—O键比HCl中H—Cl键___________(填“强”或“弱”)。
4、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
(1)该“价类二维图”中缺失的类别A应为_______。
(2)生活中的钢铁制品如废旧铁锅,使用时间长久后若要丢弃,应归为_______。
A.干垃圾
B.湿垃圾
C.有毒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
(3)在烧制砖瓦时,用黏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_______(填字母,下同)而制得红色砖瓦;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窑内会产生大量CO、H2气体,它们把该红色物质还原成黑色的_______,同时还有未燃烧的碳的颗粒,而制得了青色砖瓦。
A.Fe2O3 B.Fe3O4 C.FeO D.Fe(OH)3
(4)要实现Fe转化为Fe2+,可选用足量的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溶液
C.稀硝酸
D.浓硫酸
(5)要实现Fe转化为,除了将Fe与氧气点燃外,另外的方法是(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
5、通常所说的三大材料是指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下述材料中全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 (填字母,下同),全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________ 。
A.玻璃、陶瓷、水泥
B.玻璃钢、聚乙烯、超导陶瓷
C.青铜、碳素钢、硬铝
D.塑料、合成纤维、橡胶.
6、有下列物质:①石墨;②银;③氢氧化钠固体;④稀硫酸;⑤熔融氯化钾;⑥醋酸;⑦液态氯化氢;⑧硫酸钡;⑨氨气;⑩蔗糖。
其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属于电解质但熔融状态并不导电的有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
7、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氯化镁;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
(2)④的电子式为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⑥的形成过程___。
(4)除去③中少量②的操作是___,化学方程式为___。
8、(1)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方法一
① 氧化剂 、氧化产物 、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 。
③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方法二
④被氧化的物质是 ________
⑤若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HCO3-、OH-、NO3-哪些能大量共存。
⑥当生成Al3+ 时,可能存在 _。
⑦当生成AlO2- 时,可能存在 _。
9、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_______。
10、填写下列空白:
(1)含的
中所含的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2)已知和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和
,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3)质量相同的和
,其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4)同温同压时,所含原子数相等的、
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
(5)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11、将3.36L NO2(折算为标况)溶于水得到200mL稀硝酸(密度为1.04g·cm-3)。此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 转移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 容量瓶使用前有少量水残留
C. 定容时俯视读数
D. 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E. 用量筒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
12、“84消毒液”稀释一定比例后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某某牌的 “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84消毒液”:含25%NaClO(有效成分)、1000mL、密度1.192g·cm-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2)该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欲按包装说明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 mol·L-1
(3)一瓶该“84消毒液”能吸收空气中___________L的CO2(标准状况)。(已知:()
(4)该同学参阅该品牌“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500mL含25%NaClO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如上图所示的仪器中,500mL容量瓶是配制中必需的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利用市场购买的商品NaClO来配制可能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13、向10 mL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加0.5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Al(OH)3沉淀的质量(g)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
(2)O点到B点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
(3)反应至A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
(4)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5)若生成0.39gAl(OH)3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
(6)将Al(OH)3加热使其分解,向固体产物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
14、近年来,我国化工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是其中的一个研究项目。该研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与H2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Ⅱ.CO2与H2反应合成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1)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反应___________(I或II)。
(2)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I的反应速率减小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恒温恒容下,再充入CO
B.升高温度
C.恒温恒容下,向其中充入Ar
D.恒温恒压下,向其中充入Ar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下列说法可以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同时生成1mol的CH3OH
B.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3v(CO2)=v(H2)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4)H2还原CO电化学法制备甲醇(CO + 2H2 = CH3OH)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通入H2的一端是电池的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池工作过程中H+通过质子膜向___________(填“左”或者“右”)移动,通入CO的一端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1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是指导学生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论工具。
(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短周期元素中共有___________种金属元素。
(2)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3)用X形式表示出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___________。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位置信息,请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 族 | |||||||
ⅠA |
| 0 | ||||||
1 |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① | ② | ③ |
|
|
3 | ④ |
| ⑤ | ⑥ |
|
| ⑦ |
|
①②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③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⑤的单质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之间可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