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分类法在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下列物质:①、②
溶液、③
、④冰水混合物、⑤
、⑥稀硫酸、⑦
、⑧镁铝合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
(2)能导电的物质有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
(3)实验室中制取少量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标准状况下,11.2L的Cl2含有原子数为_______。
(5)已知实验需要硫酸,但实验室中只有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硫酸,该同学需要自己稀释,需要量取_______
的硫酸。
3、下列中均为分离混合物的一些方法,请用字母分别填空。
A. 萃取 B. 过滤 C. 结晶 D. 分液 E. 蒸馏
(1)___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_____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4)___________分离水和酒精。
(5)___________分离碘水中的碘和水。
4、Ⅰ.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可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②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③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④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Ⅱ.复合催化是工业合成甲醇的重要反应,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在催化剂、200℃的条件下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和产物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开始至2min末,以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
。
(4)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同时生成1mol
b.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时
d.密闭容器中不发生变化时
(5)在不改变上述反应条件(催化剂、温度、容积和的物质的量)前提下,要增大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6)写出甲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在特殊装置中可以实现原电池反应,分析原因是_______。惰性负极上应当通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5、现有10种物质:①稀硝酸;②CO2;③NH3∙H2O;④熔融 NaHCO3;⑤CaO固体⑥Cu;⑦蔗糖;⑧ Fe2(SO4)3固体;⑨酒精; ⑩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填序号,下同),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⑧的电离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Ba2+、NH4+、Cu2+、Mg2+、Al3+、Cl-、SO42-、CO32-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③另取少量上述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全部溶解,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标准状况下,0.5mol的O2体积是多少?__________
8、今有九种物质:①铜丝、②CO2、③盐酸、④石灰水、⑤液氨、⑥NaCl固体、⑦乙醇、⑧氯气、⑨液态K2SO4,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但是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9、向盛有K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后滴加氯水,
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
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 写出并配平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_____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
3)把KL换成KBr,则层变为__色:继续滴加氯水,
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
、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制取加碘盐(含的食盐)1000kg,若庄Kl与
反应制
,至少需要消耗
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10、(1)用14.2 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2)若从中取出5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g。
(3)若将这50 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 mL,所得稀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
11、在Fe2O3+2AlAl2O3+2Fe的反应中,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电子,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该反应中Fe2O3发生了__________反应,Al发生了________反应.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采用两种方法制取胆矾。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铜屑放入浓硫酸中加热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试剂瓶上贴的标签应该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选项)。
(3)通过上述反应后,经过一系列操作,若最终得到胆矾晶体25.0g,则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方法二:将铜屑置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H2SO4+O22 CuSO4+2H2O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6)充分反应后,将制得的硫酸铜溶液经过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即可得到胆矾晶体。
(7)对比两种方法,方法二相对于方法一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①制取等质量的胆矾消耗的硫酸的量少;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过下列步骤可以测定金属锡样品的纯度:
步骤1:将样品溶于盐酸中,将Sn全部转化为SnCl2;
步骤2: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将SnCl2全部转化为SnCl4;
步骤3: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现有金属锡样品0.613 g,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1K2Cr2O7溶液16.00 mL。
(1)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求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_____(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14、叠氮化钠()易溶于水,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安全气囊等。以下是制备
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适合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加热;反应Ⅰ中除合成的有机物外,还有一种盐生成,步骤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操作Ⅲ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3)叠氮化钠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生成氮气和金属钠,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所属的物质类型为_______,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步骤Ⅳ抽滤后的溶液中含有少量和
,
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写出碱性条件下,用NaClO除去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5、氢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近20年来,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1)写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2)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将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电池放电过程中,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3)某氢气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其中_______(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氢气,该极为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当标况下消耗氢气时,假设能量转化率为
,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