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写出化学式:Y______,Z______。
(2)X与Y能否共存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若能请说明理由______。
(3)Na2SO3与足量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Na2S2O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2S+S b.Na2S2O3+S c.Na2SO4+SO2 d.Na2SO3+SO3
(5)Y与稀硝酸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选择合适的试剂(适量)对下列待提纯的物质进行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相应化学方程式 |
(1) N2 (CO2)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 C(CuO)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3) NaNO3溶液(Na2SO4)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4、(1)已知有1H216O、2H2S、3H218O、3H2S、S16O2,这些分子中含有____种核素。画出18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________。能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
①碘升华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③HCl 气体溶于水 ④酒精溶于水
⑤冰融化 ⑥氢氧化钠熔化 ⑦NH4Cl受热分解 ⑧(NH4)2SO4溶于水
(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
①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 ②硒(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③铍的原子失电了能力比镁弱 ④氢氧化铝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5、Ⅰ.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该反应中
是___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写出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___________;将
与
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充分吸收后,固体质量增加了2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微粒:、
、
、
、
、
。
①碱性条件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3:2发生反应,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Ⅱ. 已知:,
。
(3)含有和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
,此时最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
(4)若向含和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当
、
、
完全被氧化时,c=___________(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6、现有下列物质:①硫酸氢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氢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 ⑩CuSO4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5)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6)写出①⑦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
7、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
(2)SiO2与焦炭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u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硝酸放在棕色试剂瓶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
8、(1)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制备现代通讯材料___(写该材料名称)的主要原料;以SiO2为原料,在工业上制备单质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在常温下,SiO2可与一种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重要应用是__。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根据下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
9、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铝与盐酸反应
②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测量稀盐酸与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由此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负极是___________,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锌6.5 g,则放出气体___________g。
10、M、X、Y、Z、W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与Y同主族,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内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Y是X的2倍,X、W的单质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的两种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M、X、Z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实验室检验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Z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3)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W的单质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此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写出一个能体现X、W金属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M、Y、Z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能比较Y和Z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氢化物酸性Z强于Y
B.Z的单质能与Y的氢化物反应得到Y的单质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强于Y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强于Y
11、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____________。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__________。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____________。
(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收集并探究氯气是否有漂白性的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的成分是___________,盛放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D装置用于收集Cl2,a、b两导管长度需要修改,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出装置A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无漂白性但在水溶液中有漂白性,则装置中Ⅰ、Ⅱ、Ⅲ处依次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序号 | Ⅰ | Ⅱ | Ⅲ |
a | 干燥的石蕊试纸 | 碱石灰 | 湿润的石蕊试纸 |
b | 干燥的石蕊试纸 | 无水氯化钙 | 湿润的石蕊试纸 |
c | 湿润的石蕊试纸 | 浓硫酸 | 干燥的石蕊试纸 |
d | 湿润的石蕊试纸 | 无水氯化钙 | 干燥的石蕊试纸 |
(4)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F装置溶液中含有Cl-___________。
13、(1)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44.8L NH3 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
14、二甲醚(CH3OC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CO和H2制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 (g) +4H2 (g) CH3OCH3 (g)+ H2O (g) ΔH = -206.0 kJ/mol
工业中采用“一步法”,通过复合催化剂使下列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反应同时进行:
i.甲醇合成反应:
ii.甲醇脱水反应:2CH3OH (g) CH3OCH3 (g)+ H2O (g),ΔH = -24.0 kJ/mol
(1)起始时向容器中投入2 mol CO和4 mol H2,测得某时刻上述总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
(2)请补全甲醇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甲醇脱水反应2CH3OH (g) CH3OCH3 (g)+ H2O (g) 在某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H3OH(g),测得某时刻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此时反应_______(填“已达到”或“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物质 | CH3OH | CH3OCH3 | H2O |
浓度/(mol/L) | 0.02 | 0.4 | 0.4 |
(4)生产二甲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
CH3OH(g)+H2O(g) CO2(g) +3H2 (g) ΔH = +48.8 kJ/mol
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n(CO)∶n(H2) = 1∶2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二甲醚的选择性分别如图1、图2所示。
资料: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二甲醚的CO在全部CO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
①图1中,温度一定,压强增大,二甲醚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②图2中,温度高于265℃后,二甲醚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__。
15、太阳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高纯硅的生产和应用。工业上以硅石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是常温下易挥发、遇水迅速生成其他物质的无色液体。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还原”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氯化”时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4)“氯化”、“分离”和“热解”的过程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理由是_______。
(5)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两种)。
(6)高纯硅中常含有微量杂质,比如铁,对其进行测定的方法如下。
准确称取0.300g高纯硅样品用氢氟酸和稀硝酸溶解处理,配成100mL溶液,用羟胺,难电离)将
还原为
后,加入邻菲啰啉形成橘红色络合物,再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吸光度为0.5(吸光度与
浓度的对应关系如图)。
①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
②酸性条件下,羟胺与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高纯硅样品中铁的质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