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称取5.40g草酸亚铁晶体(,
),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400℃时,剩余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
5.40g草酸亚铁晶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M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N点对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M⃗N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非金属性S_______Cl(填“>”或“<”),S与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比,酸性更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X的电子式_______;若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Z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Na2S2O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a2S+S b.Na2SO3+S c.SO2+Na2SO4 d.Na2SO3+Na2SO4
(6)已知Na2SO3能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24 mL 0.05 mol·L-1的Na2SO3溶液与20 mL 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反应时,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
4、下列是五种物质的化学式,请按要求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A.NaHCO3 B.Na2CO3 C.Fe2O3 D.Ca(ClO)2 E. KAl(SO4)2·12H2O
(1)俗称铁红的物质;______________
(2)一种常见净水剂;___________
(3)常用于焙制糕点的小苏打;____________
(4)制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石灰石和______________。
5、高铁酸钾(K2FeO4,极易溶于水)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因失去稳定性而发生离子的聚集以至沉淀,称为电解质对胶体的聚沉作用,简称胶体的聚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过程①中活性菌表现了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过程③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上述原理分析,作水处理剂时,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
(4)制备高铁酸钾常用的反应原理为(未配平)。
①通过该反应说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_______(填“>”、“=”或“<”)
。
②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6、已知在加热条件下Cu(NO3)2可以分解生成CuO、NO2和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此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Cu(NO3)2固体3.75克,可以产生标准状况下O2多少升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7、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其中,Ca(OH)2和B属于同类别的化合物;而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_________; B ________; C_______。
(2)写出由Ca(OH) 2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Ca(OH) 2在工业上的用途之一是______(写一条)
8、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图所示的物质的分类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从H、C、N、O、Na、S中任选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填表。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氢化物 |
化学式 | ①HCl ②____ | ③_____ ④Ca(OH)2 | ⑤Na2CO3 ⑥_______ | ⑦CO2 ⑧Na2O | ⑨NH3 ⑩H2O2 |
(3)写出⑧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___(填名称)与①的水溶液反应,并用④的水溶液检验该气体。写出检验该气体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9、某小组同学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问题。
(1)预测:从物质的类别来看,碳酸钠属于___类,可以与___等类别(至少写出两类)的物质发生反应。
(2)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①分别向盛有Na2CO3溶液和NaHCO3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 均产生浑浊 | 碳酸钠溶液:Ca2++CO 碳酸氢钠溶液:__。 |
②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 ①CO ②__。 |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固体的方法是__,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4)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__,反应方程式为___。
10、Ⅰ.非金属以其最低化合价与氢元素结合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大多为气态,因此被称为气态氢化物。、
、
都是我们学习过的常见气态氢化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物质 | N2 | H2S | NH3 |
电子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结构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溶于水呈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NH3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请写出检验溶液中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
Ⅱ.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用单质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4)用、
、
分别表示
、
、
。观察下图,判断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___________。
A.②③④①⑤
B.③②①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④①②③
(5)氨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和原料,如制取硝酸。请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中学化学实验室利用复分解反应来制备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1、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
(1)0.5molCO2的质量为____,其中含有____个CO2分子,共有____个原子。
(2)质量都是100g的H2S、CH4、CO2、N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____,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
(3)在____mL0.1mol/LNaOH溶液中含0.4g溶质;配制100mL0.1mol/L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____g。
(4)下列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Na2O2 B.H2O2 C.NH4Cl D.CH3COONa E.NaHCO3
(5)标准状况时HF为液态,而标准状况时HCl、HBr、HI为气态,主要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___。
12、(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反应)。
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肥皂泡爆破,并有爆鸣声时,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1)中一定时间内铁粉的消耗量,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反应,收集并测量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①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
②称取0.24 g铁粉与适量石棉绒混合,然后加热至无气体放出。最好选用__________规格的量筒(选填字母序号)。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D.1 000 mL
(3)现有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值,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CaCl2、碱石灰均足量)。
①若在装置A的试管中装入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3.7 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 g,C管增重0.22 g,则x的值为______。
②该装置还不是很完善,可能使测定结果偏小,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0mL浓硫酸(足量)中加入6.4gCu,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1)反应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生成SO2的体积为______L(标准状况下)。
(2)若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000mL,取出100mL,并向取出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39.61g,则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14、用如图方法回收废旧CPU中的单质Au(金)、Ag和Cu。
已知:①浓硝酸不能单独将Au溶解。②HAuCl4=H++AuCl
(1)步骤Ⅰ:酸溶。浓、稀HNO3均可作酸溶试剂,溶解等量的Cu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不同,写出消耗HNO3物质的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步骤Ⅱ:HNO3-NaCl溶金与王水[V(浓硝酸):V(浓盐酸)=1:3]溶金原理相同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1:1
①将溶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Au+_______NaCl+_______HNO3=HAuCl4+_______+_______+_______NaNO3
②关于溶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用到了HNO3的氧化性
B.王水中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酸性
C.用浓盐酸与NaNO3也可使Au溶解
(3)用适当浓度的盐酸、NaCl溶液与铁粉等,可按照如图方法从酸溶后的的溶液中回收Cu和Ag(图中标注的试剂和物质均不同)。
试剂1、试剂2分别是_______。
(4)步骤Ⅰ、Ⅱ产生的气体可用如下方法处理:
①与足量空气混合后用水吸收,生成物循环利用。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用酸性NaClO溶液处理,生成NO3-和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5、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N2的结构式是____。
(2)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转化过程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
(3)若“反应ⅰ”是在酸性条件下由NO与Zn作用实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